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学技术的价值及其时代特征
18世纪,一位贵夫人在参观美国杰出科学家富兰克林的实验室时,曾经问道:“您做的这些工作有什么用?”富兰克林反问道:“新生的婴儿有什么用?”,现在看来,这位贵夫人无意中涉及了当时人们普遍不解的一个重大问题——科学的价值。而富兰克林的回答则正代表了近代科学诞生之初多数科学家们对科学价值的认识——科学的价值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显现出来。

  近代科学诞生之初,并没有显示出重大的实用价值。近代科学家们基本认为,科学是有关自然、社会和意识的系统而合理性的知识体系。科学研究的本质体现在发现新现象,提出新问题,创造新知识,建树新的理论和方法。科学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与合理解释上。

  近现代科学的某些成果,它们的价值也并未都直接体现为现实生产力,而基本体现在认知层面,体现在对真理的追求,对世界的合理性解释。科学的认知价值,曾经而且依然体现在对人类思想解放的推动。历史表明,人类文明的进步首先要有人类思想新的解放。近代科学所特有的注重实证,倡导理性和批判精神,成了启蒙运动思想的核心要素,在推动欧洲社会告别神权迷信和封建统治,进入现代文明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正是由于哥白尼天文学、开普勒天体运动力学、牛顿力学等,使人类形成了对宇宙的唯物论认知;正是由于达尔文的进化论,人类开始从物质运动和变化的角度看待生物与人类的起源及进化,形成了科学的生命观;正是由于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人类对自身的意识有了更加科学的认知,推动了科学认识论的形成;正是由于普朗克的量子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玻尔的原子论、薛定谔和狄拉克的量子力学,人类的认知深入到微观快速运动的物质世界,拓展到广袤的宇宙和宇宙诞生之初,形成了新的物质观、宇宙观和时空观。

  今天,科学的认知价值仍将对人类的思想进步产生重大影响。目前人类正在探索的基因组、干细胞、脑与认知以及暗物质和暗能量,正在不断完善的宇宙、生命、人类演化理论和模型,无疑还将引发科学和哲学等发生重大变革,并将进一步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同时,科学中所蕴含的理性思维方式,也影响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现代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越来越重视数学与建模方法等实证研究思路,并且更加走向定量化。而注重实证性,注重定量化,注重理性、公平、和谐,又恰恰是当今公共治理的核心所在。

  技术本质上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方式,它从诞生之初,就体现出推进人类物质文明进步、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价值。火的发明,使人类掌握了抵御寒冷的武器,扩大了人类的活动时空。农耕技术的发明,使人类开始有了相对稳定的衣食来源,并进而带动物质交换、社会组织等文明形态的出现,由此,自然人开始演变成社会人。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纺织机等劳动机械的发明与改良,拉开了工业社会的序幕。电动机的发明,电力的使用,又将人类带入电气化时代。而肇始于20世纪后期,至今仍方兴未艾的信息技术,不仅将人类带入信息社会,而且还推进了经济全球化和知识化的进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正在酝酿的生物技术革命及其资源化、商业化和市场化,所带来的影响有可能会与信息技术的影响同样广泛和深远。

  技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技术的社会价值内涵也因此有了新的扩展。技术、尤其是不断发展高新技术的创造能力,已经成为产业、行业和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决定着国家和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并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高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已成为国家安全的保障,成为抢占科技、经济和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的关键所在。推动技术创新与发展的动力已不仅源于技术人员的发明和创造欲,更源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拉动,源于科学新知识的推动,源于科学家与工程师对于宇宙、生命和社会进化的认识所得到的启示和学习模仿。

  在全球化的今天,技术创新必须面对全球市场,必须重视关键技术的原始创新、自主创新和系统集成。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技术创新必须遵循市场规律,走社会化、产业化和规模化的道路;必须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必须推进官产学研之间的结合。没有国立科研机构和大学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人才的供给与支撑,企业的技术创新不可能有较大较快的发展,其活力也不可能持久。没有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则不可能真正完成由知识、技术到产品、工艺的完整创新价值的转化与实现,完成科技知识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同时,技术创新也需要良好的科技知识和成果的溢出机制,需要风险投资的介入,需要孵化器、高技术产业园的集约效应等。

  评价技术创新,主要应看创新成果的市场价值,应看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作用,看创新成果对提升国家、地区或企业竞争力的贡献,而不能仅仅根据论文和专利的数量来评价。

  从传统上看,科学的起源与技术的起源属于两个不同的分支,科学来源于对神学自然解释的不满,来源于人们对宗教桎梏的挣脱;而技术则起源于人类的生存需求和中世纪欧洲形成的工匠传统,起源于社会经济发展对工具和装备复杂性、精确性与多样性需求的增加。但是到了19世纪中后期,特别是20世纪以来,科学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和速度促进了技术的创新和突破,进而引发了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导致了人类社会的重大变革,也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因此,科学的价值已不局限于认识论的范畴,在现实生产力方面也有了明确的体现。爱因斯坦的光电理论导致激光的产生。建立在孟德尔、摩尔根基因论基础上的育种理论导致农作物品质的优化和产量的大规模提高。维纳的控制论为重大而复杂的工程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催生出智能生产线。物理学对于微观世界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推动了微电子和纳米技术的发展。如果没有数学算法的发展,也就不会有信息技术的迅猛飞跃,而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更是模糊了科学与技术的之间的界限,等等。资料表明,近些年来,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技术发明专利呈不断上升的态势,在当今世界,任何重大的技术创新都离不开科学创新的支撑。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在创造新的物质价值的同时,由于科学技术还能够开发新的能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治理环境,保护生态,为保障人类的健康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撑,提高国家和社会的安全防护能力,使科学技术价值的内涵不断扩大。科学技术除了是对客观世界的系统认识,是正确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之外,同时也是技术与管理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是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基础和技术支撑,是国家安全能力的保障,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大决策和立法的重要依据,是创造就业和解决贫困的手段,是科学教育和终身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石,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可以说,谁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谁就掌握了优势,谁就掌握了未来。因此评价科学创新的价值也就不能仅仅看其科学的理论意义及其在科学史上的地位,更应该看其对人类经济社会进步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报》2005年9月5日第7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段伟文 | 给科技创新构建伦理软着陆机制
未来科技发展趋势是什么?
彰显科学文化的自觉
科学普及到底有什么价值?祛魅醒世、经世致用、传世相继!
意向性科学与科技发展的新方向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