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液体皂制作

先说说我翻译这篇帖子的原因,由于我开始学做手工皂是从英文网站学的,所以看了不少老外示范贴,固体皂和老中一样,大部分喜欢冷制法,也有一些喜欢用慢煮锅加热的热制法.而制液体皂,我看到的绝大多数都是要加热的,而且当时做好就可以加水稀释做皂液了.大多用慢煮锅(crock pot),也有用两层不锈钢锅隔水加热法,还有用烤箱保温/加热的(烤箱开180℉/82℃-实际温度比显示的要低一点,把搅拌好的皂糊放进去保温,每半小时拿出来搅一下),一般要5-6小时.我只在油管上看到一个最后用泡沫箱保温的制液体皂视频,名字就叫台湾式做液体皂,里面示范的好象也是个台湾人,但是她在前面搅拌部分,也是不时需要放在灶台上加热以保持70-8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所以也算不上严格意义的'冷制法'.完全象台湾人书里的'冷制法'-就是只在最初混合油碱之前把油加热到80℃,后面就不再加热了-我估计得在象台湾那样的热带还差不多,而且一次不能做太多,量少高温 电动搅拌棒,皂化才能快,一旦温度低下来,再怎么搅也没多大用处.我第一次做液体皂时,想省事不用慢煮锅,搅了好几个小时,先是电动搅拌棒打的,后手搅至搅不动,然后用毯子包了一天,又拿出放了一个月(也许不拿出来一直保温可能还好些),还是不管用,这还是在最热的夏天.后来反工,放慢煮锅里热了几个小时就透明了.然后直接加水配置皂液.


(注:此文中所有配图都是我自己做皂的图,不是英文原文中的配图,用的油也不太一样)

所以我觉得液体皂制作的关键是温度,可以看出液体皂的最佳皂化温度是70-80℃,而固体皂只要30-40℃就可以,所以固体皂可以通过常温下长时间放置,等待肥皂自己内部皂化完全成熟。而液体皂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就是皂化不完全。如果你的保温箱的温度能上60-70℃,那么也许可以用台湾人的方法,通过保温让皂糊自己成熟。否则,最好还是用慢炖锅或隔水加热法。

下面就是我的翻译,基本是逐字逐句翻译的,全文比较长:

Make Liquid Soap/液体皂制作

By David Fisher

翻译:birdfeeder

步骤一:做液体皂的基本准备

如果你对冷制皂的基础已经得心应手并且寻找新的挑战-淋浴时的新喜悦-那么就试试做液体皂吧。它会更复杂一些,需要更多的耐心,制作过程也有一些变化,但如果你仔细跟着步骤做,其实也并不是很难。

做液体皂和固体皂的主要不同之处是皂化油所用的碱不同。所有的肥皂,不管是固体还是液体,都是从油与碱之间的简单化学反应开始的。固体皂用的是氢氧化钠,液体皂用的是氢氧化钾。

就象我说的,液体皂更复杂一点,所以初学者最好用现成的正确的配方。我这里用的配方就是从Ellen Peacock那儿来的。是个简单易学很可靠的配方,兼顾了起泡沫和保湿的功效。

配方如下:

*16.5 oz Sunflower Oil(467.77g 葵花油)

*7 oz. Coconut Oil(198.45g 椰子油)

*5.5 oz. Potassium Hydroxide KOH(155.92g KOH碱,超碱10%多.)

*16.5 oz. Distilled Water for the Lye Mixture(467.77g 用来溶碱的蒸馏水)

*40 oz. Distilled Water to dilute the soap paste(1133.98g 用来稀释皂糊/制皂液的蒸馏水)

*Either 2 oz. of boric acid or 3 oz. of borax mixed into 10 or 6 oz. of water(2oz/56.70g硼酸溶于10oz/283.50g水,或者3oz/85.05g硼砂溶于6oz/170.1g水---用来中和皂液中过量的碱,不一定要用完它.还有硼砂很难溶于水,要加很热的水才行.)

*Approx. 3 oz. Fragrance or Essential oil, as desired(约85.05g 芳香精油,可选项)

*Soap dye or colorant, if desired(染色剂,可选项)

(译者注:先解释一下用碱量,老外一般喜欢最终的液体皂液澄清,所以为了确保所有的油都被皂化,会用超碱10%多一点,这是因为KOH的纯度只有90%,而网站碱计算器里没有考虑纯度.但这样一来,皂液中的碱就会过量一点1%-2%,就需要加入酸来中和.他们一般用硼砂或者硼酸水溶液,一点一点加入,中和掉多余的一点碱。我也看到网上有人用柠檬酸来中和的。当然如果你不超碱就不需要最后的中和步骤,最多皂液有点点浑浊,但放置几天,等白色的油酸沉淀到底部或浮在表面再装瓶,只要中间澄清皂液部分,把底部的沉淀部分扔掉就行了.)

你还需要:

*融碱的一些工具

*大的crock pot(国内的可以用不锈钢或者陶瓷内胆的慢煮锅,用最低档/保温档火力)

*温度计,秤,量杯

*电动搅拌棒

*可能用到捣土豆泥用的捣碎器和扁平状打蛋器,用橡皮刮刀也可以。

*还有足够多的耐心--这是必须的

万事具备了吗?那就开始吧。

步骤二:混合碱液和油

液体皂还有一个不同之处是“热制”-不是仅依靠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还要通过各种加热方式来补充热量:比如用双层锅隔水加热或者用烤箱加热,或者用慢炖锅crock pot来加热。这个配方也可以用隔水加热法或烤箱法,但我更喜欢用慢炖锅法.因为所有的东西都在一个锅里,火力很小也很平稳,不需要象隔水加热法那样随时监测锅内混合物的温度。(作者用的慢炖锅是 Rival Crock Pot)

还是回到做皂。

称出油倒入慢炖锅,火力调到“低档”。整个过程中的混合物温度保持在160℉加减10℉左右。(大概65-77℃之间)

当油在加热的同时,可以制作碱液,注意安全操作。如果你以前从没用过氢氧化钾,也不用紧张。它比钠碱的溶解要激烈一点:会发出沸腾的响声。这是正常的。

当碱液完全溶解澄清后,就可以慢慢倒入油中。你不要等它冷却。暂时还不要用电动搅拌棒,只是手动搅拌使油碱混合。

然后,象在冷制时那样,开始用电动搅拌棒加速搅拌。刚开始看上去有点分离,持续搅拌。

步骤三:让皂糊到达Trace

现在是开始需要你耐心的时候了。根据你所用油的不同,到达T的时间会很长。有时会长达30分钟(对于电动搅拌棒来讲,这已经算很长时间了)。液体皂的'T'和冷制过程的'T'很象-有点象布丁状-也许更象是布丁和苹果泥的混合-当你把皂糊轻蘸回去时有很典型的痕迹或者站立/隆起形态。这时电动搅拌棒已经起不到什么真正的搅拌作用了,所以在下一步开始之前,最好确定你已经达到了很好的很重的'T'。

步骤四:煮皂糊

一旦皂糊到达了'T',你将需要更多足够的耐心。用长柄勺或橡皮刮刀,好好地彻底地手动搅拌皂糊,把电动搅拌棒上沾着的皂糊轻轻甩落到锅里,然后把盖子盖上,开始等待。可以歇会儿了。

大约15-20分钟后检查一下。如果有分离,就搅拌均匀,然后把盖子盖上继续煮。每隔20-30分钟,检查搅拌一次。

在经过3-4小时的煮皂糊过程中,形态会发生改变,经过几个“阶段”-如果你少看到某个阶段也不用担心,有时一个阶段会很短,容易错过观察。我通常观察到的阶段如下:

1.厚苹果泥状

2.煮熟的带气泡的custard(类似蛋挞中间糊糊的一种甜点),软糊糊状

3.掺水的土豆泥状

4.太妃糖状

5.奶油凡士林状

6.半透明凡士林状

经过这些阶段中,每隔大约半小时搅拌一下。在太妃糖阶段时很难搅,几乎搅不动,尽可能地使劲搅吧。这时候用捣土豆泥的东东可以帮助打破太妃糖的状态。然后,就在你觉得没有尽头希望渺茫的时候,它开始变软,进入凡士林阶段,变得越来越半透明。

步骤五:测试皂化是否完全

一旦你成功达到了这3-4小时的标记,皂糊变软并且变得半透明,就可以进行测试,看看煮的时间是否足够了。用两盎司(约56g)煮开的纯净水,里面放入一盎司(28g)皂糊。搅拌使之溶解。一旦它完全溶解(大概几分钟),查看是否澄清。如果只是有一点点混浊,那就OK.这可能是所用油的混合物(如果没有超碱,油会相对多余一点点,就会这样)。因为皂液在最终配好经过静置一段时间后,还会更加清澈,所以问题不大。如果皂液是奶状或者非常混浊,那就说明还没成功,你要么煮的时间不够长,要么油碱的用量有问题。

(译者注:对于超碱的配方,如果皂化完全,就看皂糊是否透明以及融水的皂液是否澄清就可以。而对于不超碱,或者有点超脂的配方,就看皂糊是否透明,以及融水的皂液的PH值是否在8左右,如果太高说明里面的碱还没有完全皂化掉。如果超脂太多,即使已经皂化完全,皂液也会比较浑浊。)

步骤六:稀释皂糊兑制皂液

如果测试的皂液在凉下来时还是保持澄清,那么你成功了。但你还需要最后一点耐心-稀释皂糊。把40盎司的蒸馏水煮开,倒入皂糊中,用长柄勺搅拌一下。

现在可以关掉慢炖锅了。把盖子盖上开始等它溶解。

过个一小时左右稍微搅一下。皂糊应该已经软化,但还是会有一些没融化的皂糊块,把盖子盖上继续等待。

通常做液体皂时,我会计划好在这时盖上盖子去睡觉,把它放一晚上溶解。如果你想积极参与,就不停地等待和搅拌。捣土豆泥的东东可以帮助破开皂糊,其实什么都不用做,等待就好。

更多有关稀释皂糊的信息,简单的稀释参考表,可以看我的“液体皂稀释表格”(就是不同量的水兑出不同浓度的皂液,在另一个网页,没有翻译进来)

步骤七:中和皂液(译者注:不超碱,或者超脂的配方可以不需要这一步)

除了用碱不同和煮皂糊,液体皂的制作配方也和固体皂不同。如果你把大多数液体皂配方通过用碱计算器来计算,你会发现似乎碱用的太多了!事实上,液体皂的配方通常会有10%的碱过量。这是为了确保所有的油被皂化掉。(因为KOH的纯度只有90%)最后多余的一点碱(1%-2%)将会在这一步被中和掉。

在皂糊完全溶解于水后,就该中和皂液和添加芳香精油了。

把慢炖锅打开,加热到180华氏度(80摄氏度)左右。

用另外的容器制作你的中和试剂。你可以制作20%的硼酸溶液或者33%的硼砂(20 Mule Team牌)溶液。硼酸溶液是用8盎司的水加2盎司的硼酸。硼砂溶液是用3盎司的硼砂放入6盎司的开水。要点是要搅拌均匀并确保它很烫。因为当溶液冷却时,硼砂或者硼酸就会沉淀出来-那样就不会溶于你的皂液了。

每磅皂糊(是皂糊而不是加了水的皂液)约加3/4盎司的中和试剂,那么此配方有大约2.8磅的皂糊(加水稀释之前有45.5盎司的皂糊,约等于2.8磅),所以要加2盎司(2.13四舍五入到2)的中和试剂溶液。太多的中和试剂(尤其是硼酸)会导致混浊,所以最好少用点取保守的2盎司。

慢慢地把中和试剂倒入重新加热过的皂液,充分搅拌均匀。先加一盎司,等会儿让它充分溶解。然后再加另外半盎司。然后,如果皂液仍然很澄清,再加入最后的半盎司。

步骤八:加芳香精油和颜色

在你中和了皂液以后,趁着皂液还很热的时候,可以加入你想要的芳香精油和颜色。

我一般加入2-3%的芳香精油。那么对于此配方就是约3盎司。我用的是熏衣草和bois de 玫瑰混合精油。

加入精油并搅拌均匀。同样,如果你要加颜色(记得要把皂液本身的琥珀色考虑进去),一次只加几滴,搅拌均匀。

步骤九:让皂液静置或“封存”

等皂液冷却下来后,把它装入一个大的瓶子中。放在一个凉爽的地方静置一段时间。在静置的阶段,不溶性的颗粒会沉到瓶底,原先由不溶性颗粒和加入的精油所导致的一点轻微混浊会消失,皂液会变得很澄清。Catharine Failor建议静置1-2周,我觉得1周通常就足够了。当你把皂液倒入它最终的瓶子或容器时,小心不要晃动到沉淀物...不然你又得再次静置了。

步骤十:享受你的液体皂

你成功了,就是它了。

你可以在“液体皂作品画廊”看到所有的步骤。如果你已经做到了这一步,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进入了液体皂制作的世界。那里有几乎和固体皂一样多的配方和花样。不同的油再加一点点不同的技巧就能得到不同的产品-从轻淡的液体洗手液到香波到浓重的沐浴露。(译者注:我曾经在一个英文论坛看到有人在配方里用20%的棕榈油,这样得到的液体皂在温度低的时候很容易变得非常混浊,她利用这一特性把皂液增稠并加入云母粉,最后得到香波状的很厚的皂液,也很漂亮。液体皂在低温时变混浊和皂化不完全时的混浊是不同的。皂化完全的液体皂低温混浊时只要把瓶子放在热水里浸一会儿就会重新澄清,而皂化不完全的液体皂液就不行。)

下面几个月,我会用液体皂技术做更多的作品,但如果你想要深入进去,那么没什么比Catharine Failor的《Making Natural Liquid Soaps》更好的读物了。

我也在“Candle and Soap Making Forum”论坛开了个帖子,谈液体皂制作中的问题和诀窍。请在那儿贴出你的诀窍和问题,大家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好好玩吧。


===全文完===


原文地址:https://www.thesprucecrafts.com/basic-liquid-soap-recipe-516965

最近才做的固体皂

更新于 2018-07-1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古的手工皂入门教程
手工皂的制作方法
液体皂制作失败如何挽救
干姜洗发皂的配方及详细操作步骤
冷制手工皂的制作方法(纯橄榄油皂为例) - wangzhengrong555的日志 - 网...
冷皂的制造过程和配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