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飞花令里看税收

编者按


     飞花令是古时候人们经常玩一种“行酒令”的游戏,是中国古代酒令之一,前段时间《中华诗词大会》火遍全网,让大家一览古诗词的独特魅力,而上海姑娘武亦淑在“飞花令”环节的精彩表现,更让这一颇具古韵的雅令屡上热搜榜榜首。税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在历朝历代都扮演着关键角色,今天我们就借“飞花令”,领略一下“税收”在古诗词中的独特魅力。

小雅 大田

有渰萋萋,兴雨祈祈。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简析:本诗出自诗经,是周朝时期庶人丰收后祭祀田祖的颂歌,先秦时期周朝实行“井田制”,普通庶人除担负为贵族耕种井田和服役的义务外,允许保留一部分“私田”,在丰收年,“私田”基本可以保障庶人不会挨饿受饥,这首诗歌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庶人阶层对井田制的肯定。

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简析:唐初沿袭隋制,在税赋方面实行租庸调制,除了“租庸调”之外,基本没有什么苛捐杂税,加上统治者爱惜民力,与民生息,唐王朝历经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在唐玄宗开元年间达到全盛,老百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官府则不加赋而国用足,各地仓储皆满,一个小小的州城,户口就有十几万,足见一时之盛。

重赋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

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

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


简析:唐初为便于开疆扩土,在边疆设置节度使节制诸军,由于缺乏对节度使权利的限制,唐玄宗天宝年间爆发了安史之乱,由于烽火连天,中国北方一度出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悲惨景象,传统租庸调制已经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唐德宗年间开始推行“两税法”,把征税原则由按人丁转为按贫富,扩大了征税面,一切杂徭、杂税全部取消并入两税,不再另加征收,白居易此诗就是记载朝廷明令不得另派杂税的情景。

秋获歌

墙头累累柿子黄,人家秋获争登场。

 长碓捣珠照地光,大甑炊玉连村香。

 万人墙进输官仓,仓吏炙冷不暇尝。

 讫事散去喜若狂,醉卧相枕官道旁。


简析:南宋沿袭唐制,实行两税法,定税计钱,折钱纳物,以钱计算税额,折合成实物交纳,陆游此诗记载了丰年老百姓争相将税粮送到官府的大仓里,收粮的官吏累得满头大汗,摆上桌子的饭菜顾不上吃都凉了,既表现了丰收年里老百姓欣喜欢乐的心情,更勾勒出无比和谐的征纳关系。

无题

献策金门苦未收,归心日夜水东流。

扁舟载得愁千斛,闻说君王不税愁。


简析:此诗为明代学子陆世明所做,陆参加省试未第,乘船回家,经过临清时,钞关税监以为他是商人,让他交税,陆以此诗给税监,诙谐的表达自己穷的叮当响,没有钱,只有满腔的“愁绪”,税监看了诗后不再难为陆世明,且送他大笔馈赠,明朝时期设置钞关,对过往船只、商品征收关税,山东临清为当时的八大钞关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注释 税收问题
历史大发现10:明朝3%最低赋税,成为扼杀资本主义果实的砒霜-今日头条
【税文化】古诗与税收
一叶知秋从“月饼税”看到了什么
霞浦诗联作品(第719辑)
《渔家傲》六出流杯飞花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