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图说景深】

透镜成像不可能像人的双眼观看景物那样远近一目了然,这便有了摄影的专业术语“景深”这个词,如果用一句话解释什么是景深,我想应该是:结像的可接受清晰范围叫景深。

      不少朋友喜欢参照他人的拍摄数据拍摄,这样的做法是不明智的。大家都知道,与景深有关的三要素是镜头焦距、光圈大小、物距远近。但是,不同型号的镜头结像比不一样,同一支镜头不同焦距时结像比不一样,拍出同样大小的景物自然拍摄距离就不一样,距离改变可接受清晰范围也要改变。所以,除了掌握三要素的原理,了解自己使用的镜头才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说“了解自己使用的镜头才是最重要的”?举个例子:涵盖了相同焦距的变焦镜头如70-200,18-200,18-105都有100mm的焦段,我们把焦距都选在100mm,站在相同的位置用相同画幅相机拍同一朵花,这朵花在画面中结出的影像大小却是不同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镜头的放大倍率不同(这里不讨论什么是放大倍率),那么,要取得相同大小的结像,在焦距不变的前提下只有改变拍摄距离,拍摄距离的改变便直接造成景深的变化,要想得到相同的景深则必须调整光圈等一系列动作。相机的拍摄数据中无法记录拍摄距离,一款定焦镜头的放大倍率,最近对焦与最远对焦的放大倍率也是不一样的(镜头参数一般都说最大放大倍率指的是最近对焦距离时),如此说来,您还会盲目效仿他人的拍摄数据吗?所以,了解自己的镜头在不同的焦段,不同的拍摄距离,不同的光圈时的景深变化才是最重要的。

      P1  把景深控制在整朵花,背景绿叶模糊。



      P2  这张可以使用长焦端和适当开大光圈把背景彻底糊掉



      P3   景深控制在中景以后,前景糊掉。



      P4  同P3



      P5  景深只控制在中景,前后景全都糊掉。



      P6  这是张值得多说几句的片子,转接莱卡100mm定焦,放大倍率1:2--1:5,佳能把最大放大倍率0.5倍以上的镜头称为微距镜头。



      P7  微距拍摄,只有几毫米至几公分的景深,控制景深便成了画面取舍的关键,如果说P1--P5是宏观控制景深,那么P6可以用控制微观景深来形容,二者的道理是一样的,区别在于后者需要细致的观察和极大的耐心。这张类此P5的手法,1是主体的后景,2是前景,景深控制在只要中间。



      P8   这张也值得一说



      P9  当拍摄距离近到只有数公分时,景深只有几毫米,此时镜头必须垂直你所要表现的“主体”,我需要两只花蕊都清晰,那么如果从花蕊形成的三角平面的三个点拉三根绳到你的感光材料中心,这三根绳的长度应该近似相等,这个理念不但在微距拍摄时经常用到,在控制宏观景深时也会用到。


      

          P10  我觉得平时多做下面的练习会加深对景深的理解



          P11



           P12



 

我从前说过,摄影好比一个人的独舞,把我们掌握的知识和技巧最后表现在“咔嚓”一声,剩下的留给他人评说,这个过程才是享受,如果是这样,你已经不仅仅是在照相了。

       无论说的对错,只要对您有帮助,我会很高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读相机镜头中的那些名词 — 焦距、焦段、光圈、景深
玩转微距摄影,这些微距拍摄技巧你知道几个?
虚化背景与景深控制
关于超焦距对焦法(出难题,这是初学者么,累死我了)
拍人像,光圈优先,光圈2.8,我怎么不能虚化背景呢?
微距摄影教程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