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为银川人,你知道贺兰山的秘密吗?
解读贺兰山之谜
贺兰山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中的地位

作者:高原

在黄河与贺兰山之间,就是我出生与成长的家乡银川。也正因如此,我对黄河与贺兰山有着如同对父母般的敬爱。在多年对关于贺兰山文化的研究中,越来越深感能成为银川人是件多么令人骄傲的事情。

今天的贺兰山虽然在全国和全世界都不是闻名遐迩之地,但是在商周之前,贺兰山对中华民族文明史产生的作用却是极其巨大的。其实,从当今贺兰山文化所显现出的底蕴也还是能够感受得到的。

贺兰山岩画之谜

贺兰山最宝贵的文化资源不仅是西夏文化,而且还有距今近8000年至1万年的华族史前岩画。贺兰山早期岩画与中国众多山脉所刻岩画相比,年代更为久远,为早期华族先民祭祀文明的遗痕。其核心便是贺兰口的人面像岩画。据岩画研究工作者统计得知,居于贺兰山贺兰口人面像岩画的数量和密集度位于全世界此类岩画的第一位。为什么在地域不大的宁夏银川一个并不出名的贺兰山会有岩画?并且还有居于世界第一数量的人面像岩刻?

早期岩画,这个在商周之前的文明履痕,进入文献是在战国及北魏时期。现在有诸多学者普遍认为岩画为游牧民族的文化遗存。我并不同意此观点。首先,早期华族先民制作的岩画,是农业文明发展到一定时期,族群在精神领域有所需求的前提下而诞生的文明遗痕,其内容便是以祭祀为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内容。其次,在商周之后,处于岩画地区的游牧民族在远离中原文化区域的条件下,继续在岩石上制作岩画,也是必然的。其内容有祭祀、也有模仿祖先的岩画内容、同时也有记载本地生活内容的。

在中国,不是每座山都有岩画的,那么,史前文明最为重要的人面像岩刻群,为什么会在贺兰山留下遗痕?


贺兰山的“不周山”之谜

有关中华民族远古文明史最早的记载只有在《山海经》中寻找痕迹。其中有这样的记载:《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山海经·西山经》:“(长沙之山)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山(中略),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这是记载关于不周山的地理位置。此书同时也告诉我们与不周山相关的诸多中国远古著名的神话故事,如共工怒撞不周山、女娲补天等等,使后人明白不周山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座山,并且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中的一座圣山。中国古史相传不周山是人界唯一能够到达天界的路径,其中女娲补天就是由于共工在不周山发怒了,将天撞了大窟窿,女娲才手持五彩石从不周山登上天去进行修补工作的。那么,这座只在古史传说记载中出现的不周山具体位置在哪里呢?现今存在多种说法,有人在解释不周山的时候,盯住《山海经》把“不周山”说成是“有山而不合”的字面,“周”是圆圈合围之形,“不周”自然就是合不拢之意,再进一步发挥想象,把不周山说成是“环形山带缺口”。于是乎满世界在找这种山型的山脉。显然,这种说法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山海经》里言“赤水”、“河水”,应是同一条河流。所谓“赤水”,是指这条河是含有红砂壤的泥河,而所谓“河水”,在古代传承使用称谓上只专指黄河,那么,“赤水”及“河水”应当说就是黄河。

七十二连湖代表了什么?

不周山“东望泑泽”,而泑泽又为“河水所潜”,那么,泑泽应当在不周山的东面方位,也就是确指在不周山与黄河之间,有一片广阔的连湖地带。此处所说的泑泽,在远古时期很可能是相连的大湖泊。那么,这种在山的东方与黄河的西方之间,又有着湖湖相连的地貌在哪里呢?就是今天贺兰山与黄河之间且有着陆续相连的湖泊地貌。后被宁夏人民称作的“七十二连湖”,在远古实则是今“七十二连湖”乘以若干倍以后的地貌。今天银川及周边几大著名湖泊均是远古地貌泑泽所遗留下来的,由于银川市改革开放后大面积开发建设,填埋了若干湖泊,才导致现在位于黄河与贺兰山之间的湖泊数量变少。

赤水(黄河)有西有东,不周山有东有西,中间是黄河搬移和渗透造成的连湖区,那么这座不周山和这一段黄河,是南北伸延和流动的,之间隔着广阔的连湖区而互相平行。那座南北伸延的高山和跟它平行的南北流动的黄河,以及那山、那河之间大片大片辗转勾连的湖群是不是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的贺兰山呢?

中华民族的圣山——不周山


在黄河周围的山脉,与大河南北走向平行的山,且之间还有众多湖泊的只有贺兰山。《山海经》还有句话:“不周山北望诸囟此(zi),即”不周山北望(卓)(子)“,(卓)(子)也就是今天贺兰山北边的卓子山。将贺兰山论证为中华民族远古时期的圣山不周山是有着诸多的学术实例论证的,此文只是从地理方位加以论证。


远古时期不周山作为中华民族的圣山,并被记入史册,其原因就是因为不周山是华族远古史上的祭祀中心,也就是当时天下华族权力与文化的核心区域。在不周山有一个祭祀中心,也就是今天的贺兰口,这就是贺兰口有着全世界最多最集中的远古人面岩刻的原因。远古没有相片,祭祀人物就要刻人面像。这些人面像并不是相同或者类似,实则是明确标出名号的,而不是随意的刻画。从贺兰山远古时期留下来华族早期的岩画得知,4000年以前的岩画皆为远古华族先民以谐声的象形字(看似画,实为字)祭祀华族古帝的文字,这就是汉字在大谐声时期的文字形态——象形字。是汉字的最初形态,这便是汉字在甲骨文之前的文字形态。文字在它诞生的那一刻就是带着读音的,也就是说,汉字的形与音是同时诞生的。

贺兰山岩画可以将中国的文字史提前了不止3000年。我在十多年对华族远古史的研究中深切体悟到,多次的重复就不能谓之巧合,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没有贺兰山岩画做为研究史前文明的金钥匙,就无法打开全世界远古文明神秘的大门。这就是贺兰山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存在的伟大意义!

与银川为邻的阿拉善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贺兰山的东侧为银川,西侧为阿拉善左旗。众所周知“阿拉善”名字的诞生来源于“贺兰山”的音转,而阿拉善现在闻名于全国乃至世界的,却是由于石头。

贺兰山的背面即是阿拉善,“贺兰山”与“阿拉善”同音同义,全是华族远古语音[gala]的遗音。据考证,“贺兰山”,唐称曷拉山,隋称贺兰山。魏源《国朝绥抚蒙古记三》云:“贺兰山厄鲁特者,俗称阿拉山也”。阿拉山即贺兰山,今阿拉善得名于此。阿拉善在远古属不周山文化带,因此,在阿拉善出现的远古石器加工场所并不奇怪。

阿拉善玛瑙石就是女娲补天的五彩石?

据《山海经》载,女娲在不周山练五彩石继而登天将共工撞破的天补好。那么,女娲所练的五彩石来源于何处?现在已有人考证在某某处,全国各地有30多个争议女娲的地方都想把本地作为女娲炼石补天处。女娲做为华族远古文明史上一位开创父系氏族先河的母系族群领袖,在不周山有她的祭祀神主是不奇怪的。


首先我对她老人家的定位是人,而不是神。她是不可能飞上天的,她也不可能在她的那个时代将普通的石头靠人力提练出五彩缤纷的色彩。正是因为华族远古文明史上祭祀文明的盛行,将华族古帝做为祭祀的主要对象,久而久之便形成神性。在不周山祭祀文明衰落及中原文明逐渐崛起以后,远古文化遗存信息便由祖辈口耳相传,其结果自然就形成了神话。后世出现文献才将华族流传下来的甚至已被篡改失真的远古文明史记载入册,今天的我们也只能从中找出仅剩不多的远古痕迹。

神话传说女娲高举五彩石补天的地点在不周山,那么,我们既然考证贺兰山就是远古时期的不周山,而女娲补天所用的五彩石又在哪里呢?

阿拉善盛产奇石,其中有名的是玛瑙石。今天,出自阿拉善的玛瑙石依旧五彩缤纷。如图所示,这种石头在今天看都是五彩缤纷,晶莹剔透、异常美丽,就不用说几千年前的阿拉善,这种五彩缤纷的石头一定是数量巨多且个体较大。这才会有相关连的神话传说的诞生。

贺兰山所承载的文化,我们了解的还远不够深。挖掘及弘扬贺兰山文化,是我们这一代宁夏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高原,回族,大学本科学历,曾发表诗歌和散文。现为银川市青少年宫职工,中国岩画学会理事。

2003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探究远古岩画文字及彩陶纹饰的解读工作。通过对大量岩画和彩陶纹饰的解读,提出了对于史前文明遗痕的两层解读法。在研究象形文字时,提出大谐声时期文字在“借音说”的基础上,一定存在“借形说”的理论。这对研究远古文明史的方向,提供了新的方法论。

作品有与高嵩先生合著的《岩画中的文字和文字中的历史》(2007年出版,此书作为首创“岩画文字学”的开山之作,被宁夏博物馆收藏并展出),个人专著《史前华族文字解读举例》(2010年出版,同年4月人民网载:被加拿大图家图书馆和美国国家图书馆收藏;2011年又被美国夏威夷大学中文图书馆收藏)、《史前彩陶纹饰解读举例》(2013年出版)。这三本专著运用音韵学及文字学对远古文化遗存的解读扩展到域内外一些少数民族及原始部落的民俗领域,从而加大了民俗研究的学术深度,此项学术成果同时也向全世界证明古埃及学已不仅仅只掌握在西方学者手中。其中,《史前彩陶纹饰解读举例》为国内首部解读彩陶文字的专著”。

曾参加2013年第九届内蒙古河套文化研究会(岩画语言研究),发表论文《泛河套文化圈之文化语言趋同——内蒙的岩画与其它岩画的相通性》、2014年(贵阳)国际岩画年会,发表论文《岩画究竟告诉了我们什么?——岩画,一部伟大的中华民族史前文明史》、2015年(北京)中国岩画研究保护100周年国际岩画论坛,发表论文《一项现今刻不容缓且利在千秋的重大工程——保护岩画》。



宁夏老人终于有自己的报纸了

《宁夏老年》是宁夏老人自己的报纸,传播的都是宁夏人、宁夏事。有时候可能是发生在你身边的一个小故事,真实的情感让你感同身受;有时候可能就是你身边的一个人,那种熟悉让你倍感亲切;有时或许就是宁夏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给大家的生活增添了一份乐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嵩《岩画中的文字和文字中的历史》
丝路从太阳神岩画的传播开始
贺兰山岩画的深秋:一方永恒神秘的地方
阿拉善岩画即阿拉善岩刻
【原创】王雅彬:守护——致敬贺兰山守护人
走进内蒙古魅力驼乡-苍天般的阿拉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