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肖少卿:针刺补泻透刺术治验

以有形调无形

以无形治有形

无法胜有法

法无定法

一叶知心 巫娜 - 茶界 II

 肖少卿(1923.3—)男,江苏泰兴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43年毕业于江苏省泰兴师范学校;1951至1954年在泰兴县广陵区老庄联合诊所任所长,兼任县卫协会委员、区卫协会主任;1954年结业于泰兴县中医进修班;1956年3月毕业于江苏省中医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1988年退休。历任针灸系教授、针灸教研室和经络教研室主任、中国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教授等职。兼任中国针灸学会经络研究会理事、华东地区针灸学会理事、全国高等院校中医药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中医杂志》和《国际临床针灸杂志》特约编辑等职。

      从事针灸教学、临床、科研工作50余年,擅长中医内外科,精通针灸,善治100余种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对中风失语、昏迷、吞咽困难等的治疗有独到之处

作者对本人几十年来临床惯用而行之有效的针刺补法、泻法和平补平泻法三个刺激量的定量、定性作了总结,介绍了针刺补泻透刺术治疗偏头痛、急性腰担伤、胃下垂、胆道如虫、中风失语等病症的经验。

针刺治病的临床效应,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机体的虚实状态;二是经穴的主治效能,三是针刺的补泻作用。就此三者临证时如能有机结合,运用得当,每多应手取效。其具体运用是在辩证施治的原则指导下,进行循经透穴针刺。施以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不盛不虚则平补平泻之的手法,以起“阴平阳秘”、“以平为期”之效,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兹就有关针刺补泻手法和常见病症的透穴针法简介于下:

一、针刺补泻的基本手法
针刺补泻手法,古今论述甚多,诸如捻转补泻、提插补泻、疾徐补泻、开阖补泻、呼吸补泻、迎随补泻以及烧山火、透天凉、从阳引阴、从阴引阳等单式、复式手法。但临床最常用的手法有三种:即补法、泻法和平补平泻法。此三法,可算为各种补泻手法的基础,它贯穿于各种手法之中,堪称“万变不离其宗”。现就我多年来临床惯用而行之有效的针刺补法、泻法和平补平泻法三个刺激量的定量、定性及其运用方面,列述于下:
1.泻法:凡捻转针体回旋角度超过360度,提插深度超过0.5寸者,为强刺激、亦称泻法。本法多用于暴病闭厥、疼痛痉挛和癫狂病症等。
2.补法:凡捻转针体回旋角度不超过90度,提插不超过0.1寸者,为轻刺激,弱刺激,也称为补法。本法多用于久病体弱、元阳暴脱(中风脱证、虚脱、休克之类)、肾阳亏虚、神经衰弱等症,同时,本法还适于某些重要部位的输穴,如眼部的睛明、承泣、球后、上明等;延髓部的风府、哑门等。
3.平补平泻法:凡捻转针体回旋角度在180度之间,提插在0.2~0.3寸之间者,为中刺激,亦称平补平泻法。本法多用于不盛不虚的一般病证;邪实正虚者,则先泻后补等等。

二、常见疾病的经穴透刺
我国运用针刺透穴治病之法始于扁鹊,其后《肘后备急方》、《玉龙歌》等医籍中亦有此记载,本人在此基础上,进行辨证归经,循经取穴透刺,施以适当的补泻手法,辄获良效,本人通过三十多年来的临床实践,对三十多种病症(头痛、眉棱骨痛、面瘫、鼻炎、耳鸣、耳聋、牙痛、中风失语、梅核气、哮喘、心绞痛、胃痛、呕吐、呃逆、胃下垂、胆道蛔虫、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痛经、阳痿、遗精、滑精、遗尿、小便癃闭、胸背挫伤、胁肋痛、高血压、癫、狂、痫症、脱肛、眼睑闭合不全等)取得满意效果,兹举隅四例,以供参考:
1.偏头痛
患者钱××,女,38岁,1982年1月12日初诊。
主诉:患左偏头痛三年余,曾经某医院检查为“神经性头痛”。经服止痛片及中药,症情虽有好转,但每遇劳累及情志不遂,辄易发作。近一周来头痛加剧,伴头晕目眩,心烦易怒,面赤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辨证:属少阳头痛,由肝郁化火,风阳上扰少阳经络,脉络受阻,不通则痛。
治法:平肝潜阳,熄风通络。取丝竹空透率谷(左侧)、太冲透涌泉(双)。用2.5寸毫针从丝竹空向率谷沿皮透刺,施平补平泻法,以疏调少阳经气,祛风通络。继取太冲透涌泉,施以泻法,以滋水涵木,平肝潜阳,均留针20分钟,隔日一次。经针二次后,头痛减轻,十次告愈,追访二年,未见复发。

2.急性腰扭伤
患者李××,女,54岁,1980年4月23日初诊。
主诉:清晨挑水扭腰,疼痛剧烈,经服活络丹、云南白药、外贴伤湿解痛膏等,均未获效。症见腰痛颇剧。不能俯仰转侧及下蹲,检查脊柱无偏曲,腰椎无凸出,唯两侧腰肌有压痛。辨证:腰肌扭伤,脉络瘀阻,不通则痛。
治法:行气活血,散瘀定痛。取内关透外关(双),用1.5寸毫从内关向外关透刺,施以泻法,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一次。正当施针一分钟时,其感应随着手厥阴、手少阳经向胸胁部放射,10分钟后腰痛减轻,30分钟后腰痛消失,活动自如。

3.胃下垂
患者蒋××,男,71岁,1981年7月26日初诊。
主诉:素患胃病,钡餐透视诊为“胃下垂”(胃小弯至髂峰连线距离1.6cm,胃大弯至骼连线距离7.6cm),经服药治疗未效。
症见形体消瘦,面色萎黄,食欲不振,食后胃部牵引沉重,消化延缓,脘腹痞闷,基则呕吐,舌质淡,苔薄腻,脉弱无力。
辨证:脾胃虚弱,中气下陷。
治法:补中益气,升提举陷。取提胃三点(水突(右)、滑肉门、梁门),加灸中脘,气海。用1.5寸毫针直刺水突1寸,施平补平泻法;用3寸长毫针从滑肉门向梁门透刺,亦施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一次,用艾条温和灸中脘、气海,至皮肤潮红为度,隔日针灸一次。
经治二次后,胃都沉重感减轻。呕吐亦止;针九次后诸症消失,饮食倍增,精神矍铄,钡透复查已属正常,追访二年未见复发

4.胆道蛔虫
患者赵××,女,19岁,1989年5月18日初诊。
主诉:右上腹部突然疼痛,逐渐加剧,并吐出蛔虫3条,伴有呕吐,面黄肌瘦,查察两眼巩膜蓝点,面现白色虫斑,下唇内侧有散见白色小颗粒,粪检有蛔虫卵(+++)。
辨证:胆道蛔厥。
治法:驱蛔镇痛。取迎香透四白(右侧),用1.5寸毫针,从迎香向四白透刺,施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一次。经针刺3分钟,腹痛大减,20分钟腹痛若失,即服乌梅丸加减之剂,翌日排出蛔虫10余条,诸症消退,而告痊愈。

5.中风失语
患者陈××,女,73岁,1990年3月21日初诊。
主诉(其女代诉):突然昏仆,伴右侧肢体偏瘫,不能语言,已20余天,曾于10天前经CT检查提示脑血栓形成。中医诊断为肝风挟痰上蒙清窍所致,曾经服中药和针灸十六天,神志转清,右侧肢体功能活动有所好转,听力较好,但仍不能讲话。诊患者脉象弦滑,舌质红,苔黄腻,二便调和,唯喑不能言。
辨证:由于肝风挟痰,上扰清窍,阻于廉泉,暗不能言。
治法:平肝化痰,开窍发音。取哑门用2.5寸毫针向承浆向刺入2寸深,施补法(弱刺激10秒)即拔针,继取天突用3寸毫针从胸骨柄上缘内侧向下呈90度角直刺2.8寸深,亦施以补法10秒钟,不留针;再取廉泉用3寸毫针向海泉、金津、玉液各透2.8寸深,施以泻法,不留针。取神门用1.5寸毫针从神门向阴郄、通里、灵道透刺,施以泻法,留针3分钟,以开窍发音。更取丰隆直刺1.4寸深,太冲透涌泉亦刺入1.4寸深,均施行泻法,留针5分钟。
经针治一次后,患者随能学话,针三次后,语言恢复如常。
三、经穴透刺的治疗结果:
对上述30多种病症共治疗2596例,其中显效者(其本痊愈)为1826例,占70.3%);有效者(症状改善)为550例,占21.18%,总有效率达91.5%。无效者(症状无变化)为220例,占8.48%。

四、几点心得体会
1.以经络学说为依据:即“经络所通,主治所及”如采用内关透外关治疗急性腰扭伤,内关功能宽胸利膈、活血镇痛,手少阳三焦经“布于膻中,历络三焦”,取其络穴外关,功能宣通三焦、行气活血、散瘀定痛,故而获效。
2.以输穴主治功能为基础:经穴透刺法是充分发挥两穴主治的双重作用,如阳陵泉透刺阴陵泉,阳陵泉是足少阳胆经的合穴,又系筋之会穴,故本穴除善治胆病外,还能治疗全身肌肉疼痛;阴陵泉系足太阴脾经的合穴,除主治脾病外,还能治疗脾湿下注所致诸疾,因此可舒筋宣痹,健脾除湿,用治下肢麻木,膝关节肿痛等症有效。
3.以辨证施治为准则:经穴透刺虽有浅深,方向有纵横,手法有强弱(补泻),但必须依据寒、热、虚、实和病情的轻、重、缓、急而进行辨证施治、即《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灵枢·经脉》云:“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4.以继承发展造福人类为宗旨,经穴透刺法是《灵枢.经筋》的“燔针劫刺……以痛为输”之进一步运用和发展,古代应用火针治疗风寒湿痹,以取阿是穴针刺。嗣后历代医家不仅如此,并运用输穴透刺治病。这种经穴透刺法,不但能治局部病症,而且还能治疗内脏病症。

本文摘自《针灸学报,作者:肖少卿,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针灸取得神效特效的关键点
中医针灸针刺之术2
《中医刺灸》(全本)
针灸治疗—现代急症刺灸法,针灸技术
中医刺灸针刺的得气与补泻症状/治愈方法/诊断
略论毫针基本手法与平补平泻及平针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