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文解字:德


不惑,是对于仁义礼有完全的了解,有完全的了解后,所以不惑!30岁是而立之年,而立是做事能循礼,但并不完全了解!


孔子说:“智者不惑。”又说:“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即 表明了智和仁的关系。因此,不惑是对于仁义礼有完全的了解,达到智者的地步。


他也说因为学习“道德经”的部分原因,现在看什么都顺眼了,由心而发,感觉很自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他对这句话的理解并没有条条框框的思维,而是很实在的内心感受:他的心就是一,是指这个善念和善心,只要善心在,就会生出两个善心,三个善心,千千万万个善心。世界都因善而改变,那还有什么看不顺眼的呢?所以最终得到的将是整个万物反馈回来的善念,那到时能量是有多大啊!


修之于身体,其德乃真!由心而发的修行,对世间持有善念,这样的德行才真(翻译有点粗糙,请原谅)!

那什么样的德才是真的呢?何为德呢?和得到的“得”又有什么关系呢?一一为你揭晓:

书法由赵老师提供,古时候的德是少了一划的

德字可以拆解成:彳+直+心

彳: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就是德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传递的一种品行。

直:正见也,中通外直。——《说文》

心:这里可以理解成一个人的心智,想法,想法影响行为!

在甲骨文时期,人崇尚自然,眼所看即是道,心行一致,所看所行所想即是德。后人讲身心合一,一切以心度之,就是凭良心。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常养五德十善
【传统文化】“德”字的内涵
人有十善心 天地悉皆归(音频鉴赏)
弟子规 山林子 慧商 自然智慧诗
二程教育思想 (二)
★儒家学说概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