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化修养与白石翁精神——品沈周的诗画及其为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对文人诗画有着“诗画本一律”的赏评理论。这一理论对后世文人的文化修养、对中国诗画的结合,尤其是对“文人画”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吴门画派”的开创者沈周便是在这样的影响下不断学习、发展、升华,最终自成一家,成为明代画坛的领袖人物。

自隋以后,各封建王朝均设科考选拔官吏,科举成为文人实现抱负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到了明代,却与盛唐时期发生了明显差别。这一时期的科举制度已经背离其建立初衷,成为封建王朝统治文人思想的工具。许多文人在不知不觉中便偏离了文人志趣,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傀儡。在这种背景下,明代诗文的发展受到严重阻滞,以宫廷“院体”绘画为代表的“文人画”虽然有所发展,但萎靡柔媚之风过盛,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人志趣的展现。而沈周一生不应科举,家居读书,吟诗作画,优游林泉,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其诗文书画中蕴含着浓厚的文人志趣,体现出高雅的文化修养。

值得注意的是,沈周在诗文书画各领域都有着深厚的造诣。然而,其书画在中国文艺史上产生的影响,却比其诗文所产生的影响更加深远。这是为什么呢?笔者以为,是文化修养使然。

能诗会画是沈周自身文化修养的良好体现。纵观我国古代文艺史,大家层出,各有千秋,但却有一共同点:能诗者多识画,能画者多知诗。北宋文学家、画家张舜民在《跋百之诗画》中总结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充分肯定了“诗画同源”的理论。一个文人倘若只是擅诗或只是擅画,那么其文化修养犹是欠缺的。可以说,诗与画都是古代文人在自身文化修养达到一定高度后,“聊写胸中逸气”的需要,只是二者的载体不同罢了。沈周潜心诗文书画数十载,文化修养极为全面,表现在纸绢上,则如苏轼所言:“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苍茫浑厚的粗笔水墨,配上遒劲书法所书诗作,成为沈周高水平文化修养的最好体现。而从他的艺术表现形式上来看,由于书画比诗文更加生动形象,所以给欣赏者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给历史留下的印迹也更为浓重。

对文艺作品的欣赏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追根溯源的过程。品味沈周的诗画作品也是这样,先要从画作来看,得其大意,之后层层深入,最后在其题画诗上准确了解画家所思所想,统揽作品精髓所在,领略大家文化修养之深。

沈周之画,须从中年、老年两个阶段来欣赏。沈周早年出入于宋元各家,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刚柔并用,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故而在其中年时便跻身画坛领军人物之列,创作时用笔严谨,外表柔顺,内藏筋骨。《庐山高图》便是出自中年沈周之手。此图仿王蒙笔法,自下而上,山峦层叠,由近及远,草木繁盛,实为巨幅山水之精品。《诗经·小雅》中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句。沈周正是借此意来表达自己对老师陈宽的崇高敬意,歌颂老师道德之高尚。晚年时期的沈周,性情更显开朗,多年的诗文书画创作使其文化修养得到升华。在这一时期,他运笔随心,用墨粗简,风格上大显豪放之气,气势雄浑宏大。观其晚年所作《千人石夜游图》,虽是写实作品,但却并不追求对自然景物的真实再现——粗直水墨为树,随意几点为苔。显然,他更注重的是对事件本身的记录。此时沈周的文化修养较中年时期已经有了质的飞跃,真正做到了胸中有丘壑。

千人石夜游图

如果说,沈周之画给人以稳重雄浑之感,那么沈周之诗带给读者的则是天真淳朴之情。读沈周的题画诗,有助于纠正观赏者对画作情感掌握的偏失,从而帮助观者更好地品味其画中的文化修养,了解其创作时的真情实感。他在《高枕听蝉图》上题道:“客有叩门都不应,自支高枕听新蝉。”只此一句,便描绘出自己因贪听蝉声而无暇顾及敲门客的天真之态,同时也表达出自己旷达高雅的文人志趣。再如他在《雨中山图》上的题画诗:“老眼看书全似雾,模糊只写雨中山。”此句使人读来双眼一润:纵使自己老眼昏花,书卷都难以看清,还是要把眼前模糊的景致描绘下来——这无疑是一位老艺术家对艺术淳朴感情的极好体现。当然,除了题画诗,沈周的其他诗作也体现着他的性情之真。晚年的沈周,作诗《老年三病》以自嘲,其中有“俯眉作字仍虚画,触鼻看书反差行”之句。“俯眉作字”“触鼻看书”想来可笑,但却是沈周晚年进行创作与学习的无奈之相。沈周虽已是一家之宗,但其对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的心态可见一斑。

雨中山图

作为一位生活在封建时期的文人,沈周同当时的许多文人一样,有着清高自爱的风骨,但他又有别于普通封建文人——豁达乐观,平易近人。结合沈周“白石翁”的字号,不妨将沈周这种精神面貌称之为“白石翁精神”。

据清钱谦益《沈石田先生诗文集》卷十《沈石田先生事略》记载,成化二十年甲辰,黄应龙来访,适一道士携沈周拟倪云林画竹索题,黄题曰:“千亩何尝贮在胸,出尘标格有仙风。疏髯短鬓俱成雪,消得人称白石翁。”沈周对其曰:“吾年六十(虚岁),则更号白石翁矣。”自此,沈周所作诗画开始使用“白石翁”印。本是一句笑谈,随即拿来当字号,恐怕只有沈周才能不拘如此。在《六十自咏》诗中,沈周以“山花笑我头俱白,头白簪花也当春”自嘲自励,更是把老当益壮的乐观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

“白石翁”这一字号虽始于沈周晚年,但“白石翁精神”却贯穿沈周的整个艺术生涯。由于诗文书画闻名天下,沈周常常要应对要书求画者“屦满户外”的场面。即便是“贩夫牧竖”向他求画,也从不拒绝。对于画家而言,每一件作品都弥足珍贵。而沈周对身份卑微的人都能慷慨相赠,这与当时的诸多文人形成了鲜明对比。有人甚至伪作沈周作品,求沈周题款,他也欣然应允。其随和如斯,其豁达如斯!

沈周就是这样以“白石翁”精神来面对生活,以老者特有的豁达、随和心态为人处世的。刘大为先生在《生命的体悟,艺术的再现》一文中提到:“艺术语言形式的探索离不开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创造中国画的绘画语言,这是历史性的选择,也是时代的命题。”此言之于沈周,恰如其分。

明代中后期,“文人画”迅猛发展,沈周所创的“吴门画派”被尊为画坛之首,沈周也站在了文艺界最前沿。一方面,他在师古与创新的探索中,为后世“文人画”的创作开一新河;另一方面,他的豁达、随和心态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文人,其精神万古流芳。时至今日,提及“吴门画派”,提及沈周,未有不肃然起敬者。这就是“白石翁精神”的力量,这就是文化修养的力量。

庐山高图

来源:《中国书画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品赏析】吴门四家:沈周作品欣赏(十)
明代沈周东庄图册南京博物院藏
老夫平生负直气,欲一发泄百不遂|吴门画派魁首“白石翁”沈周
沈周春山闲亭图
明代杰出书画家沈周__白石翁的这篇《西山纪游图跋》,有黄庭坚的味道!
终于找到齐白石的渊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