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直到错过才知道,他竟是真正的知己

图:赵佶《听琴图》局部

上一篇讲到,苏东坡于黄州困厄中写下《寒食诗帖》,名震古今,该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黄庭坚对该帖有至高的评价:

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

黄庭坚不仅是苏轼门下得意弟子,也是互相唱和的知己好友。

他们之间,言语爽直,既惺惺相惜,又以斗嘴为乐,好玩的故事很多。

苏东坡曾评价黄庭坚书法,字虽清劲,笔势有时太瘦,像“树梢挂蛇”;黄庭坚回道,您的字固然好,有时也觉得过于肥扁,很像“石压蛤蟆”。

二人相对大笑,认为对方都说中了自己的缺点。

图:黄庭坚题苏轼《寒食诗》

有些玩笑,亲密好友开得,其他人却开不得。南宋曾敏行《独醒杂志》记载了另一个关于直言缺点的故事:

元佑初,山谷与东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 山谷曰:“何故?” 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 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

绍圣中,谪居涪陵,始见怀素《自叙》于石杨休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祐以前所书大异。始信穆父之言不诬,而穆父死已久矣。

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

钱穆父即钱勰,比黄庭坚大11岁,擅长诗、文、书法。此人是杭州人,吴越王之后,有家族世传的文采风流,他本人官至朝议大夫,爵位是会稽郡开国侯。

穆父性格爽快,管不住自己的嘴,对朋友也没有顾忌,当面就说黄庭坚的草书“俗气”。

俗气?!

他可能不知道,“俗”这个字,对黄庭坚意味着什么 ... ...

图:黄庭坚书法《致立之承奉足下帖》

黄庭坚这个人自幼聪颖,少年成名,后出入于苏轼门下,是有名的“苏门四学士”之一,生前甚至与苏轼齐名,称“苏黄”。

在诗词和书法上,黄庭坚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中国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歌派别——江西诗派,开山祖师就是黄庭坚,对后世影响极大。

黄庭坚论诗,高标便是:不俗。

他强调要多读书,胸中要有万卷书,笔下才能无一点凡尘气。我们现在还常常引用他的名言:

士大夫三日不读书,

则义理不交于胸中,

对镜觉面目可憎,

向人亦语言无味。

黄庭坚在书法上的光辉,甚至强于诗词。其行书和草书,可称精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图:黄庭坚书法《松风阁》

他学习书法,起初师法同时代的书家周越。时人学起来容易,因此也易沾染俗气。

黄庭坚之才华,是个例外,世人称赏有余,从来没有人说俗。

只有钱穆父。

黄庭坚曾说过,人生最为讨厌的,就是一个“俗”字。当自己遇到这样的评论,怎么做不到一笑了之。

他心下疑虑,直到十多年后,在涪陵遇到怀素真迹,悉心临摹,废寝忘食。不能不说是受到了钱穆父的刺激。

知己,不仅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懂你,欣赏你。

知己,更有当面敢批评的诤友,懂你,激励你。

黄庭坚晚年的草书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明代沈周有过这样的评论:山谷书法,晚年大得藏真(怀素)三昧,此笔力恍惚,出神入鬼,谓之“草圣”宜焉!

当年催促他进步的钱穆父,已经没有机会再见到了。

绍圣三年,黄庭坚年过半百,贬居四川,生活清苦,却也自得其乐。草书李白《秋浦歌》十五首,并在后面记了这样一段话:

余少拟草书,人多好之,唯钱穆父以为俗。初闻之,不能不嫌。已而自观之,诚如钱公语,遂改度,稍去俗气。

既而人多不好。老来渐懒慢,无复此事,人或以旧时意来乞作草,语之以今已不成书,辄不听信,则为画满纸,虽不复入俗,亦不成书,使钱公见之,亦不知所以明之矣。

如果没有苏东坡的赞赏,不会有我们所知的那个黄庭坚;

如果没有钱穆父的批评,

也不会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庭坚草书艺术探源
黄庭坚被批不会写草书,最后竟以草书绝品传世
黄庭坚《草书诸上座帖》
宋朝最高水平的草书,此书法已入化境!
黄庭坚草书《廉颇蔺相如传》,笔转龙蛇,虎虎生风!
为什么书法家指自己早年之作为赝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