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花盛开》 竹雀图

宿万盛画、吴小如题字。

自有幽人喜此静态之美。丙戌夏,吴小如题。

语出《易经·履卦》:“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孔颖达(574—648)解为:“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仅仅是幽居岩户,不能唤作隐士,还必须践履大道,守正不阿,坚持内心的安恬和清静才行。

古往今来,文人雅士素来喜竹、爱竹、养竹、颂竹。竹子常用来比喻人的品质高尚,虚心有节、直而不弯。君子有与竹子一样的品质,正直不阿,有志有节。正所谓:未曾出土便有节,纵使凌云仍虚心。苏东坡曾作一首诗曰:“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魏晋·南北朝文学家陶渊明,不仅爱菊亦爱鸟,他的一首五言诗这样写道:“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群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这说明只要人们与鸟为友,就能有一个“花影不离身左右,鸟声常在耳东西”的幽然环境,亦此画之态也。

吴小如先生与作者

我画竹重在笔情与墨意,羊毫濡墨,任其浓淡,我试图用淡墨的气韵,浓墨的醒豁,线条的骨力画出竹子的高洁气质,有诗云:“可知不薄今人处,取法犹然爱古人。”画者不是模仿,而是取华弃粕,自成一体,妙笔生花,探求新境。“绿润高枝应运生,一枝一叶总关情,窗前佛竹生翠色,任尔东南西北风。”

欣赏一件绘画作品,首先不在于它像或不像,而在于绘画作品的主题,或者说绘画作品中所辐射出的某种观念、某种思想、某种情绪,能否紧紧地抓住观赏者的心弦,能否给人以充分的艺术审美享受,并使人从中获得某种启迪和教育。应该说,这才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真正目的。就国画而言,内行人看画一般是看画面的整体气势,用美术术语来说就是先体味其“神韵”,或者“神似”,然后再看它的笔墨趣味,构图、着色、笔力等。最后才看它的造型,即像不像或“形似”。内行人的这种抓“神韵”的欣赏方法当然是抓住了实质,因为“神韵”就是一种高的艺术审美享受,常常是中国画家们的追求达到的目标。一般的人要从画中去体验到一种“神韵”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不但需要一定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绘画方面的基本知识,特别是通过绘画而训练出来的一种“感觉”。所以要很好地欣赏绘画,还得具备多方面的才能和艺术修养。“自有幽人喜此静态之美”吴小如先生一语道出了画作的意境,不仅读懂了画作的恬淡深邃,更是一语道出欣赏画作的不同视觉产生的不同的感悟。

宿万盛、笔名夜石、号万盛园、国家一级美术师。擅作写意花鸟画,有宿桃子之称。2008年,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与黑龙江日报集团共同主办《花鸟啁啾情染墨,宿万盛国画作品展》2014年,应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孔子学院邀请在俄罗斯远东大学举办《宿万盛国画作品展》2015年,黑龙江省博物馆举《宿万盛作品特展》暨《黑龙江省博物馆藏宿万盛作品精选》集首发式。作品320件被黑龙江省博物馆永久性收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齐白石国画竹子卖548万!冷军挑战,画彩竹反超3倍,卖1725万!
这不是国画,是油画!其独特的绘画语言风格,让这些作品别具国画神韵
这不是国画,是油画!其独特绘画语言风格,使作品别具国画神韵
画家李江艺术创作:充满平凡生活情趣,闪动古今东方神韵
他笔下别具国画神韵的油画太养眼了,被专家评判:比吴冠中的油画更有韵味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梁永学绘画鉴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