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豆蔻年华

豆蔻一词,典出唐朝杜牧《赠别诗二首之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意思是说,姿态轻盈举止优雅正是十三年华,就像二月初枝头上含苞待放的豆蔻花。看尽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人,卷起珠帘故作娇俏的美女没有人比得上她。

这是杜牧在扬州期间,写下了这首诗赠给一位歌女。诗中用早春二月初树梢上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来比喻十三岁的少女。因此,豆蔻后来就被用来专以形容十三、四岁的年轻美少女。豆蔻,也可写作“豆蔻” 
豆蔻,是一种植物,其种类有草豆蔻、白豆蔻、肉豆蔻三种。一般用来专称白豆蔻。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外形像芭蕉,叶厚,果实状似葡萄,黄色,有辛香气,可入药。豆蔻约一丈多高,在初夏开花,秋季结成果实和种子。豆蔻花未大开时就显的非常丰满,故俗称为“含胎花”,因此也就成为少女的象征。

  另外,古人对人生不同阶段的年龄都有不同的代称,女子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特殊叫法。女子十三、四岁称为“豆蔻年华”,典出唐朝杜牧诗中之意。十五岁称为“及笄”,古代女子年满十五岁而束发加笄,表示成年,又称笄年。据《礼记·曲礼上》载∶“女子许嫁,笄而字。”是说,女子成年许嫁才能命“字”,故女子尚未有婚嫁之约,称为“待字”。

  女子十六岁称为“二八年华”、“破瓜”、“瓜字初分”。二八是指“二个八的年纪”,又“瓜”字在隶书及南北朝的魏碑体中,可拆成二个八字,八加八就是十六。而女子到了出嫁年龄称为“摽梅之年”,取自《诗经·召南·摽有梅·序》:“摽有梅,男女及时也。”摽梅,原意是指梅子成熟后从树上掉落。

  女子二十岁称为“双十年华”、“桃李年华”。双十就是二个十,即二十;又二十岁正如桃花、李花盛开时的艳丽动人。另女子二十四岁称为“花信”,每年春天,花开季节所吹的风称为“花信风”。小寒至谷雨,四个月共有八气二十四候,每气有三番,每候有一种花的信风,故又称为“二十四番花信风”。因此,古人认为要吹过“二十四番花信风”才会进入夏季。 

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这是唐朝杜牧临别扬州之际赠给一位相好歌女的《赠别诗二首之一》。

你知道里面有哪些成语吗?

没错!

——“娉娉袅袅”“豆蔻年华”“春风十里”。

其中“豆蔻年华”这个词,通常来比喻十三岁的年轻美少女。



古代各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称谓,我们来了解一下:

不满周岁——襁褓

两三岁——孩提

7岁(女)——髻年

8岁(男)——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3至15岁——舞勺之年

15至20岁——舞象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至20岁——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女)——摽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一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高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豆蔻年华是几岁,豆蔻年华的意思
为什么古代诗文中常用“豆蔻”比喻少女?
杜牧赠别二首
醉读诗词之 豆蔻梢头二月初
古代为何把13岁女孩称为豆蔻年华?看完涨知识了!
杜牧一首赞美女子美貌的诗,语言精萃麻利,情感真挚明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