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4.636亿!苏轼《木石图》疑团已解还是继续?

上拍前就备受质疑

以3.8亿港元开始叫价

第一口价就加到3.9亿

……

苏轼《木石图》最终4.1亿港元落槌,4.636亿港元成交!


刷新了苏轼作品拍卖纪录


苏轼《木石图》落槌瞬间


随着这件拍品顺利成交

之前业界对其不一样的声音却还在


疑团是已解还是继续?

孰对孰错,我们再探讨一番!


苏东坡 《木石图》(局部)


1

质疑一(网友):《木石图》中米芾题跋线条纤细乏力,行笔连贯较差,与米芾行书“八面出锋”的刷书风格距离很远。在米芾、刘良佐、俞希鲁、郭淐四段题跋中,只有郭淐一人标出了具体的时间,这不太符合题跋的规矩与习惯。


香港佳士得中国书画部专家谢飞说这幅作品上的米芾书法跟以往看的不一样的观点有点不专业。这些笔法,字里蕴含着丰富的内容,都符合典型的米芾书法的特点。虽然跟米芾晚年的字有所区别,他晚年的字会更加丰硕一点,但整体的风格是没有太大的变化。每个书法家不同的年龄段,字的特点几乎都会不同,比如张大千,他的书法是典型的一个年代一种写法的,而且每个年代都有所不同的。但整体的风格气息是一脉相承的。所以,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我们认为这件作品是已知流传至今的苏东坡绘画中,最具可靠性的一件。


苏东坡 《木石图》(局部)


2

质疑二:(南京博物院古代艺术研究所的书画鉴定专家张蔚星关于纸张与印质疑)——《木石图》所用纸纸纹清晰,应为明代最普通的单宣,而苏轼常用的纸为澄心堂纸(宋代一种加工纸,纸质肤卵如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纹理较为模糊)。



3

质疑三:(《古籍》文道质疑印)“杨遵之印”《双松平远图》印面多字法稳健,章法有序,肥白充盈方寸之间。《木石图》明显线条粗细不均,字形呈倾斜势态,章法略显狭仄,白少留边过多。


“长宜子孙”“孙”字中的横线,却明显缩短,偏旁“子”的左右弧线包拢起的空间,也明显由方变圆,偏旁“小”的下部圆形空间则略有压扁,使得左右偏旁的上下位置亦产生微妙的差距。


“沐璘廷章”粗糙劣质的呈现效果,这种残损的印面、易出毛边的印泥、急躁的钤印手法都不似寻常真迹中所见的闲适清悠。


香港佳士得中国书画部专家谢飞这是明显的北宋典型的纸,纸是没法仿的,然后有南宋的印,印也是没法仿的。画面的气息、印的颜色、纸张与墨色都符合那个时代的特点,也绝不是清代仿的。宋纸隐约有二指宽的痕,成排列状,这是宋纸特有的。另外,这里有几方是南宋的铜印,叫水蜜印,这种印盖上去的颜色跟其他年代的印是有区别的。


佳士得中国书画部国际资深专家游世勋(Kim Yu):从后面题跋一路印证此作品。比方说,刘良佐提到,此画是当时苏东坡到润州,留下来给朋友的作品。刘良佐写这篇时,后面有一段诗词。米芾再来配合这个韵脚,写出另外一首诗。再加上此画裱工,从南宋到明之间已经裱好。从王厚之的印章、他的骑缝章,两张纸跟裱边之间,盖上去是没有距离的,表示没有重新装裱或动过。我们请教过北京故宫的老师。故宫里留下一些裱好的明早期作品,“天地”都有一条细细的蓝色线。材料上可以证明,此乃明代早期或更早之前,就已经流行下来的裱工方式。



苏东坡 《木石图》(局部)


4

质疑四:网友好奇,如此重要的作品,为何没有被《石渠宝笈》著录?这件作品是如何在消失百年之后重新回归大众视线的?


佳士得亚洲艺术部主席石俊生(Jonathan Stone):佳士得去年三月,在纽约的藤田美术馆专场上拍卖一批重要的中国艺术品,其中就包括有乾隆《石渠宝笈》著录的六件作品,是1915年恭王府卖出的,拍卖拍得近10亿元(港元)。珍藏拍卖相当成功。这次成功带来的名声与口碑,阿部家族主动联络我们。恰逢那时候我们书画部游世勋先生在日本征集作品,他知道此事后说“可以放下一切的其他工作,专门对接这件藏品的交易事项。”我们一看到实物之后,马上就确定这是真迹,历史上记载的就是这一件。并和收藏的家族紧密合作,最终赢得这个重要委托。后来因为私人洽购的买家有很多,我们跟阿部家族沟通了情况后,他们也同意以拍卖形式交易。


佳士得中国书画部国际资深专家游世勋(Kim Yu):目前知道的苏东坡传世画作仅三幅,除流失日本已久的《木石图》外,还有前《人民日报》社社长邓拓捐予中国美术馆的《潇湘竹石图》,以及曾著录于《石渠宝笈》、现由私人藏家收藏的《偃松图》


收藏家龚心钊曾记录《木石图》称其 ' 民国丁丑入于东瀛,余得影本存之 ',民国丁丑即 1937 年。据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板仓圣哲教授(Itakura Masaaki)研究,近代著录中对《木石图》有详细记载者,为知名古书画鉴定家张珩所著的《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张珩描述画面内容时写道:' 纸本墨画,无款,前作枯木一株,树干扭屈,上出二枝,树根小草,作随风披拂状,中间较大者,上偃如巨然法,树后巨石。' 其后又记述欲购此画而未得的过程:' 此卷方雨楼从济宁购得后乃入白坚手,余曾许以九千金,坚不允,寻携去日本,阿部氏以万余得去。' 白坚即当时北京著名书画商及古董商白坚夫,阿部氏即日本收藏家阿部房次郎,他曾频繁造访中国,并大量收藏中国古代书画名品。


如各方考证属实,则可以推论苏轼《木石图》于 1937 年由白坚夫售与阿部房次郎。该作此后一直在日本流传,下落不为公众所知。直到今年春季,佳士得拍卖行在日本进行藏品征集时,有日本藏家主动联系称手上有国宝,并发来图片,图片显示的正是这幅《木石图》。


不管孰是孰非

这都是国宝回归的一大幸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古木怪石图》-苏东坡现存最可信的绘画古迹作品赏析
4.6亿!苏东坡《木石图》香港成交,大家都爱文艺中年男
《木石图》以4.636亿港币创下中国古画最高记录!
苏轼 墨本书法《醉翁亭记》画作《墨竹图》
画 事 | 一千年前的孤独
宋·米芾《跋苏东坡木石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