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达命自洒落,忧谗避毁徒啾啾
图片来自网络

一年有四季,奈何诸多生灵浮生易逝;遇人多争执,岂知胸怀格局有高有低。

痴人因噎废食,愚者畏溺自投,看似贻笑大方,实则比比皆是。

秀才遇到了兵,满口之乎者也,即便头头是道,终归对牛弹琴。

总道人生多烦忧,不顺心意便火冒三丈,遇人不淑总争论不休,一言不合就你死我活。

何不学学古人的洒落,能拿起也能放下,忘了八九烦恼,常想一二快乐!


01 跟三季人讲理,受伤的总是你

每当遇人烦扰,气不可遏又说理不通时,总会用这个故事安慰自己:

客曰:“年之季其几也?”
子贡笑答:“四季也。”
客曰:“三季。”
孔子闻声而出,察然后言:“三季。”
客乐,笑辞夫子。
子贡问时,子曰:“四季也。”
子曰:“此时非彼时,客碧服苍颜,田间蚱尔,生于春而亡于秋,何见冬也?”
图片来自网络

曾仕强教授说:读懂这个故事,可以多活十年。

人生在四季轮回里,蚱蜢春生秋死不见冬,若不顺着他说,争论三天三夜也没结果。

这个世界上三季人很多,越是不懂的人,讲话声音越大,与他们争论吵架,费心费力又不讨好。

庄子说:夏虫不可语于冰,笃于时也;曲士不可语于道,束于教也。

诸多争吵的根源,往往在于个人的局限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自据理力争,必定不欢而散。

所以孔子教导我们,“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人不说人话,就是鬼话连篇;见鬼不说鬼话,肯定死的很惨。

下次遇到这种事,不如呵呵一笑,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三季人啊。


02 放下烦恼布袋,便是逍遥自在

弥勒佛是我最喜欢的佛,除了胖的可爱,还有他爱笑的达观境界。

“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多少自在”。

人生于世,总要背起包袱,承担着来自工作与生活的压力与责任。

布袋越走捡得越多,走得越远越沉,既然那么累了,何必再去捡那些徒增烦恼的布袋。

图片来自网络

一直喜欢这个关于放下的小故事:

老和尚携小和尚游方,途遇一条河,见一女子正想过河,便主动背女子趟过了河,放下女子后继续赶路。
小和尚嘀咕:师父竟背一女子过河?岂不是犯戒了?老和尚叹道:我早已放下,你却还放不下。

我们看到,勾践卧薪尝胆复了国,刺客十年练剑报了仇,国仇家恨另当别论。

可是,生活中更多的人,却是因为小小的恩怨一直耿耿于怀。

人生苦短,既然你那么恨他,为何却花费那么多时间惦记他。

以怨报怨,注定冤冤相报;以德报怨,干戈便会化为玉帛。

既然烦恼往事成追忆,放下布袋多自在!


03 退一步大智慧,让一尺敬三分

哲人说:“有智慧的人随时从周围取得快乐,没有智慧的人希望别人给他快乐。”

因此,有智慧的人随时随地可以快乐,只要退后一步,天地万物都会使你快乐。

古代的两个胡同,就把退让的智慧展现的淋漓尽致。

“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

明朝年间,董笃行在京城做官,接到家信,因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董笃行修书一封,建房时让出几尺。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结果两家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清朝年间,礼部尚书张英与邻居叶府,因院墙发生纠纷。张英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叶府很受感动,命家人也把院墙后移三尺,于是也有了一条巷子,世称“六尺巷”。
图片来自网络

仁义胡同和六尺巷,而今成为世间美谈,每每念及多有感慨。

可曾看到,因为争个座位大打出手,因为吃个烧烤拿刀砍人,因为抢个车道车毁人亡,因为去外滩看个烟花踩死36人。

我喜欢的退让哲学是,你欺负我,我原谅你;你再欺负我,我原谅你;你还欺负我,那就变本加厉的欺负回去。


人生失意常八九,贵在不思八九之苦,常想一二之福。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放不下的布袋太多。我们总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把别人的垃圾放进自己的包袱里。

天地虽大,一念向善,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不愿做圣贤,也能幸福快乐心安理得。

人生达命自洒落,忧谗避毁徒啾啾。既然看破也说破,何不悠然且为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禅的智慧——烦恼、得失
“放下”的智慧
周国平:哲学就是为了追寻快乐
[转] 看人间百态 品人间百味
转] 趟过人生四季的河
人生大智慧 就在容天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