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世仅存!明朝万历年间状元试卷 看完我严重怀疑这是印刷的


明朝状元考卷真迹让人叹服


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到清朝结束,延续了1500多年,为中国的历朝历代选拔了大量的人才,同时为中国的社会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这1500多年了,通过科举考试,总共产生了700多名状元。然而由于改朝换代,很多状元试卷都没有能保存下来,着实让人惋惜。


目前我国保存的唯一一份状元试卷,是明朝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状元赵秉忠的状元卷。目前该试卷保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保存在山东青州博物馆。


赵秉忠(1573—1626)字季卿,1573年出生于青州府益都县(今山东省青州市),出身官宦之家,父亲赵僖官至礼部右侍郎。


赵秉忠十五岁补府学生。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殿试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任侍读学士、礼部侍郎,官至礼部尚书。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被黄尊素弹劾去职 。天启六年(1626年)去世。思宗崇祯三年(1630年)追复原官,赠太子太保,赐祭葬 。


自从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度以来,经过1300多年的发展,总共产生了800多名文科状元,想知道古代状元试卷是什么样子的吗?这篇文章就和大家看看目前大陆仅存的一份殿试状元卷,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赵秉忠,出生于山东青州府,是明朝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的状元,官至礼部尚书(部长级)。赵秉忠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因为得罪了明朝阉党,罢官回家。如今他当年的殿试试卷成了国家一级文物,被收藏在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

由于当时的状元试卷由礼部管理,因此在礼部任职的赵秉忠利用职务之便拿出了自己的试卷,返乡的时候带回了家乡。从此赵家子孙把这份试卷当成传家宝一样,代代相传。1983年初,赵秉忠13代孙赵焕彬交给青州博物馆。

该状元试卷一共21折册页,长47.6厘米,宽14.1厘米,用黄绫子装裱,一共2460字。卷首有朱红笔提写的“天下第一甲第一名”,卷尾页有九位阅卷官朱红签名。状元卷的保留,弥补了明朝宫庭档案和中国封建科举制度状元卷的空白。

赵秉忠状元卷实拍

赵秉忠状元卷实拍

赵秉忠状元卷实拍

赵秉忠状元卷实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世仅存!明朝万历年间状元试卷,看完我严重怀疑这是印刷的
现存唯一一份状元试卷,看过的网友纷纷表示:字迹比印刷的还漂亮
大陆保存的唯一一张科举状元试卷,被后代献给国家,曾被保安偷走
老汉酒后不慎说漏嘴,称有一祖传珍宝,博物馆规劝数次后无偿上交
中国历代状元书法墨迹(1)—(3)
明代孤本“状元卷”探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