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用药丨要想读懂《伤寒论》,先要了解50味主药对症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在中医用药方面很讲究,其配伍也都有一定的法度。

温散表寒,善用麻桂

《伤寒论》中所涉及的表证,都是风寒之邪所致的表寒实证,辛温解表是《伤寒论》中治疗表证的基本法则。松原市中医院治未病科赵东奇

《伤寒论》所有解表的方剂,都是以麻黄或桂枝为君。

无论是解表正治法的麻黄汤、桂枝汤,还是解表权变法的大青龙汤、小青龙汤、葛根汤、桂枝人参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细辛附子汤等,无不突出以麻黄、桂枝挂帅,温散表寒。表寒实证重者,还需麻黄与桂枝合用,温散作用更强。

温肺化饮,姜辛五味

干姜、细辛、五味子配伍出自《伤寒论》小青龙汤,在真武汤方后加减中亦有体现。

干姜、细辛辛温,温肺散寒化饮,五味子酸涩,收敛肺气。干姜、细辛配伍五味子,散中有敛,开中有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化饮止咳平喘甚妙。

陈修园《医学三字经》言:姜细味,一齐烹,并自注金匮治痰饮咳嗽,不外小青龙汤加减。方中诸味,皆可去取,唯细辛、干姜、五味不肯轻去。即面热如醉,加大黄以清胃热,及加石膏、杏仁之类,总不去此三味,学者不可不深思其故也。

温通心阳,桂甘相配

《伤寒论》中治疗心阳不足证,或涉及心阳不足证的病证,均以桂枝配甘草来温通心阳。

例如治疗心阳受损心下悸,欲得按的桂枝甘草汤;

治疗表邪未尽,胸阳不振,见脉促胸满的桂枝去芍药汤及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治疗心阴血亏,心阳亦损,以脉结代、心动悸为特征的炙甘草汤,都体现出桂枝甘草相配,旨在温通心阳。

正所谓“一病必有一主方,一方必有一主药。”主药其药力居方中之首,应用时要大。在一个方剂中来,主药是首要的,是不可缺少的药物。在张仲景的配方里,也有许多主药起到重要功效!你知道都有哪些吗?来给你讲讲,伤寒论中的50味主药对症。

《伤寒论》50味主药对症

1、桂枝-------主气上冲,汗出,脉浮缓虚 ,上冲感和搏动感。

2、芍药-------主急痛,尤以脚挛急,腹中急痛,身疼痛。

3、甘草-------单味主咽痛,复方主治气液不足之症。

4、大枣-------配甘草主治动悸,脏躁。配生姜主治呕吐,咳逆。配泻下药可保护胃气。

5、麻黄------主治无汗而肿,兼治喘,身痛,身黄。

6、附子------主治脉沉微与痛症。

7、乌头------主治与附子相似,主痛症,主治腹中剧痛,关节疼痛或手足逆冷,脉沉紧者。

8、干姜------主治多涎唾而不渴者。

9、生姜------主治恶心呕吐。

10、细辛------主治恶寒不渴而或咳,或厥冷,或痛者。

11、吴茱萸------主治腹痛,头痛而干呕胸满,手足厥冷,脉细者。

12、柴胡-------主治往来寒热而胸胁苦满者。

13、半夏-------主治呕而不渴者,或治咽痛,咳喘,声哑,心下悸。

14、黄芪-------主治汗出而肿者。(黄芪症是汗出而肿,常有身困重。桂枝症是汗出而不肿,气上冲,常有关节冷痛。)

15、白术-------主治口渴而小便不利,兼治眩晕,四肢沉重疼痛,心下逆满,浮肿,下利或便秘。

16、茯苓-------主治眩悸,口渴而小便不利者。

17、猪苓-------主治小便不利者。

18、泽泻-------主治眩冒而小便不利者。(泽泻主眩冒,白术主渴,茯苓主悸。)

19、滑石-------主治小便不利而赤者。

20、防己-------主治下肢浮肿。

21、葛根-------主治项背强痛而不利者。

22、栝蒌根--------主治渴而不呕者。

23、黄连--------主治心中烦而心下痞者,兼治腹痛,呕吐,下利,脉促,血证。舌质坚老暗红,舌苔黄腻而厚。

24、黄芩--------主治烦热而出血者,兼心下痞,不利,干呕,胸胁苦满。

25、黄柏--------主治身黄,发热而小便不利且赤者,兼治热利。

26、栀子--------主治烦热而胸中室者,兼治身黄,心中结痛,不得眠,小便短赤。

27、大黄--------主治1)腹症:心下硬,坚,按之心下满痛。2)精神症状:谵语,心热,狂,烦,燥。3)大便症状:便秘,大便难。4)脉症:脉滑而疾,数而滑。

28、芒硝--------主治便秘,舌干燥而谵语者。

29、厚朴--------主治腹满,胸满,兼治咳喘,便秘。

30、枳实--------主治胸腹痞满而痛且大便不通者。

31、栝蒌实--------主治胸中至心下闷痛而大便不通者。

32、薤白--------主治胸腹痛,兼治咳唾喘息,里急后重。

33、石膏-------主治身热汗出而烦渴,脉滑数或浮大,洪大者。

34、知母-------主治汗出而烦,身热口燥渴,脉浮大者。

35、龙骨-------主治惊悸而脉芤动者。

36、牡蛎-------主治烦惊,口渴而胸胁痞硬者。

37、人参-------主治气液不足1)心下痞硬,呕吐不止,不欲饮食者。2)身体疼痛,脉沉迟者。3)烦渴,舌面干燥者。4)恶寒,脉微者。

38、麦门冬-------主治赢瘦而气逆,咽喉不利者。

39、阿胶--------主治血证,又以便血,子宫出血,尿血为主。

40、干地黄--------主治血证,尤其以妇人子宫出血为多。

41、当归--------主治腹痛,兼治崩漏,疮毒脓血。

42、川芎--------主治腹痛。

43、牡丹皮-------主治少腹痛而出血者。

44、杏仁--------主治胸满而喘,兼治腹胀便秘。

45、五味子------主治咳逆上气而时冒者。

46、桔梗---------主治咽痛,咽干而咳者。

47、葶苈子-------主治咳喘而胸腹胀满,鼻塞清涕出,一身面目浮肿者。

48、桃仁--------主治肌肤甲错,小便自利者。

49、庶虫---------主治经水不利,小腹满痛。

50、水蛭--------主治少腹硬满,发狂善忘,小便自利者。

看到这里,你一定明白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中50味主药对症是哪些了!在以后的中医用药中会起到很大帮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煌教授运用大黄、附子经验
经方学用录丨治咳“王牌”小青龙汤
《伤寒论》:乌梅丸、当归四逆汤、麻黄升麻汤关于治疗结肠炎、肠癌的效方
如何学习《千金方》?
应用中药经方的几点经验与教训
麻黄细辛附子汤方歌,功效与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