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漯河 “村社共建”强村又富民

9月4日,漯河市郾城区新店镇新店村,连片的玉米地丰收在望。村民徐东敏把家里的3.6亩土地托管出去,从种到收都不用自己操心。“我在家做点手工活儿,丈夫外出打工,比之前多挣两份钱。”她高兴地说。

徐东敏能当“甩手掌柜”,得益于漯河市探索的“村社共建”(即“村级党组织+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为农服务中心”)新模式。漯河市供销合作社指导乡镇建设为农服务中心,村级党组织集中流转农民土地后,由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依托为农服务中心,对托管的土地实施规模化经营,提供从种到收再到销的全流程服务。

托管出去的土地,被“管”得咋样?徐东敏发现自家的玉米地变样了,田里铺设了滴灌管,“村里把一家一户的小块田变成大块田,机械化耕种,水分、肥料直接输送到玉米根部,肯定比俺种得好!”

“今年麦收后,我们首批托管700亩地,采用夏玉米密植高产高质新模式,通过滴灌水肥一体化、合理密植栽培等技术创新,保障玉米实现增产、增收。”新店镇供销合作社主任崔广才说,市农业部门专门对今年滴灌密植玉米进行测产,大田亩产1600斤,比传统种植玉米增产600斤,增产率达60%。

村集体经济薄弱一直是“五星”支部创建路上的“拦路虎”,“村社共建”为集体经济增收注入强大动力。按照托管协议,新店镇为农服务中心托管试点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土地实行“吨粮保底,盈余分红”,吨粮扣除托管成本后每亩1500元归农户,超出部分收入扣除300余元滴灌设施费用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为农服务中心五五分红。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集中1000亩土地,每亩增加收入300元左右,仅靠土地规模化经营,村集体每年能增收30余万元,可轻松实现“五星”支部创建“产业兴旺星”的目标。

“'村社共建’重在通过测土配肥、滴灌密植、统防统治等农业新技术做大增产这块蛋糕,同时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对增产蛋糕进行合理切分。”漯河市村社共建的策划者、市供销合作社监事会主任刘振阳介绍,按照新店方案,农民每亩收入1500多元,比流转给大户每亩增收500多元;村集体每亩增收300余元,为农服务中心利用增收部分建立村社共建风险基金,实现了强村富民、合作共赢。

在新店村,为农服务中心已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的综合平台。中心展柜上,摆满了农药、种子、化肥等各类农资产品;后院仓库内,智能配肥机、自动浇灌机、打药车一字排开。“通过土地取样,智能配肥机调制,量身定制的化肥比常规的复合肥效果更好,一袋还便宜10元钱。”该中心农技师王盼盼正为前来咨询的农户讲解。不只是化肥,中心所有农资都是全省集采集配,价格便宜品质有保障。

崔广才介绍,为农服务中心不只是“田保姆”,还能提供烘干仓储、农民培训等10项服务,构成农业社会化服务“一条龙”。今年麦收季遭遇“烂场雨”,漯河市供销合作社调集系统内为农服务中心、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大型联合收割机124台,安排机手155人,引入周边地区大型联合收割机110台,组织烘干设备16组(套),累计抢收22.26万亩,烘干粮食5760吨。

“今年,漯河市'村社共建’在有条件的乡镇、村开展试点,明年计划建设示范乡镇10个以上,力争2025年实现乡镇全覆盖,更好地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漯河市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唐峰说。

(来源:河南日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含山县供销社:把脉“三农” 精准施方
驻村干部述职报告
“村社合一”如何壮大乡村产业
基础薄弱乡村如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产业扶贫36计】如东镇长福村:村社合一 连体叩开致富门
乡村公共财的作用与生成逻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