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 谨|长岭短行拾疑

长岭短行拾疑

作者:吴  谨

暮春时节,我随一群朋友去造访古田县城西的长岭村。村道曲曲折折地延伸至村子。村庄看似平常,却颇具传奇色彩。这里过去是连接福建上、下府的官道必经之地,岭头隘口有座简朴的古亭,称长岭亭。长岭村自清中叶以来,闻名遐迩,是因为她曾经为国家培养了一位虎贲悍将——甘国宝。我们在长岭只有半天的采风时间,但此行却引发了我许多的思索,并颇有所得。

甘国宝其人,我是打小就知道的。这位人物在古田,对于我们的上几代人来说,应是无人不知;对于我们这两代人来说,可能是皆有所知;而对于我们的下一代而言,则可能是鲜有人知了。也许是随着岁月的流逝,那些乡土文化的潮声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吧。

甘国宝,字继赵,清雍正年间武进士,乾隆时杰出的虎将,曾官至福建陆路提督,兼闽阅操大臣。然而对于他的人和事,长期以来都有几个未解的疑团困于我的心中:其一,甘国宝到底是屏南、福州(闽县),还是古田人?其二,他是否真是先担任领侍卫内大臣(正一品),再任九门提督(从一品),而后才任游击(从三品)、参将(正三品)、副将(从二品)、总兵(正二品)、提督(从一品),官从大做到小?其三,他到底是像闽剧、评话、民间传说中所表现的那样属不学无术,生性好赌,品行顽劣之人?还是一位侠肝义胆,忠勇仁爱,百姓拥戴的威武神将呢?……

 现在普遍认为,甘国宝是屏南县人,虽然1997版的《古田县志》为他立传,这其中是有缘由的。我国至今没有一部完整版的清史权威志书,所以也无法从中查找到有关甘国宝的记录;清乾隆版《福州府志》也没来得及收录甘国宝这位名宦。根据1999年版《屏南县志》载:甘国宝“祖居古田县二十二都(今屏南县漈下村)。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出生于古田县二十六都(今屏南县小梨洋村)。……康熙五十四年,举家迁往古田县长岭村。雍正四年(1726年),复迁居福州文儒坊。”事实上,在甘国宝出生时,世上并没有屏南县,直至他迁居文儒坊时,街坊们也只知道他是来自古田县的小伙子。雍正十一年(1733年)十一月,他中武进士,金榜上题的仍是“甘国宝,福建古田县人”。

雍正十三年(1735年),朝廷割古田县北十三个都,新置屏南县,至此,关于甘国宝的属地之争才开始。有人认为,甘国宝出生时,没有屏南县,应算古田人;有人认为,甘国宝出生在如今的屏南县地域,应算屏南人;也有人认为,甘国宝后来搬迁到福州三坊七巷,就算福州(闽县)人了。

笔者在长岭村瞻仰了甘国宝的父亲甘觉非(疑为俗家法号)的“京侯墓”并参观了甘国宝的故居。甘父墓碑主要内容云:“出俗八世支祖觉非京侯甘公之墓,诰封一品夫人八世妣王太君甘母”。甘国宝把父亲葬在古田长岭,而不是屏南或福州,说明他或他父亲已认定了古田是故乡。同时,墓碑上的“八世支祖”更能说明问题,这意味着甘国宝认定他父亲已“出祖”到古田了。那么,甘国宝,应是正宗的古田人,尽管当时已有了屏南县。至于福州三坊七巷,算是甘国宝的居所,但不是故乡。

屏南设县后,建了乡贤祠,但当时无乡贤可供祀,所以向古田“借”了与屏南地域有关的张疆等进行奉祀。几十年后,古田的甘国宝逝世,因为他祖籍在屏南县,自然也被“借”到屏南去了。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人们认为甘国宝、张疆等是屏南人,也就自然而然了。

再来探究甘国宝的官阶问题。甘国宝的为官履历颇为丰富,据有关记载,他一生的职务转换超过20次,且任职地点也频繁更换。一些志书认为他先担任领侍卫内大臣、九门提督,后担任游击、参将、副将、总兵、提督等。如果这样,则甘国宝的任职就出现官越做越小的反常情况了。笔者在长岭村听到许多关于甘国宝的传说故事,说明甘国宝是一个在民间被重度神化过的人,一些事迹并不一定是当时真实存在的。故而,对于有人推断甘国宝初宦时因不是满、蒙高官,无权领受“领侍卫内大臣”、“九门提督”等一品职位,认为甘国宝并没有担任过这些官职,笔者持赞同态度。因为这样一来,甘国宝的历任路线“御前侍卫(三等、二等)--游击--参将--副将--总兵--提督”就显得很自然了。当然,根据史书记载,九门提督在甘国宝在世时,只是正二品官,后来才改为从一品,但这并不影响本段主题。而民间传说甘国宝曾救过乾隆,并被认作皇表弟,自然是在为他30岁时就有资格当一品官“创造条件”,在心态上是可以理解的。

在相关的闽剧、评话、传说中,都提到甘国宝少年时性情顽劣,好斗嗜赌,经常惹事生非,属于“浪子”之列,只是后来“回头”是岸,步入正轨了。但事实上,甘国宝应是文武双全的高才,自小擅武爱画好书,属科举正途出身,应归于“根正苗红”之列。试想,他21岁中武举,25岁中武进士,此功名的获得,除了要有过人的武艺之外,还要有很高的学问,否则是过不了会试第三场 “试策二道、论一道” 之难关的。

甘国宝是清代著名的神勇良将,功勋卓著。对于良将的判定,春秋时期的孙武在《孙子兵法》中就有这样的标准:“将者,智、信、仁、勇、严也”。甘国宝智勇双全,言行一致,治军严明,且刚中有柔,爱民如子,诚可谓“全面达标”,是朝廷难得一见的全能良将。至于民间对他的另类塑造,并无伤大雅,反而使甘国宝能亦庄亦谐地活跃于后世朝堂与市井的多彩舞台,彰显独特魅力。

关于甘国宝的生平,至今仍存在着不少的谜团。当然,这也为甘国宝披上了浓重的神秘色彩,留给后人以更多更大的想像空间……

附:

1、古田长岭村甘国宝父墓碑图

2、闽剧《甘国宝》中甘国宝对自己出身的表述图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号 : YYYUUU7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文钩沉|"屏南"佳名缘起:天文分野,皇帝赐名!
“福州十邑”:宁德的古田、屏南两县
《福建苏氏人物志》屏南苏一乾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085)福建省屏南县甘棠镇漈下村
福建宁德古镇——探秘之【屏南长桥村】
福建省一个县,人口仅15万,名字是皇帝所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