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湾五角场与'大上海计划' ,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现在的上海五角场发展得热火朝天,正逐步成为一座高级现代商业城。可很少有人还知道“江湾五角场”的鲜为人知的历史。1927年,新建立的国民政府想要抓住上海这条中国的命脉,开发江湾,建设“大上海”,作为中华民国的“第二首都”(经济首都)。
“大上海”的“市中心区域”并不在江湾旧镇的中心,它的中心设在江湾区的东部,靠近黄浦江的7000亩规划区内,后来称此为“江湾五角场”。
江湾五角场的规划,是由美国规划专家和中国设计师一起制订的,比较科学和先进。如“五角场”,是五条马路形成的放射广场,它用三条马路:黄兴路、其美路(今四平路)和翔殷西路(今邯郸路)分别接通杨浦、虹口和闸北;用两条马路:翔殷路、淞沪路通向“大上海”腹地。在五条放射主道之间,各有横向的马路加以联结,如同蜘蛛网一样,结成密度平均的中心道路网络。
它不像——般的城市道路垂直平行分布,成“棋盘状”。广场联结的“蛛网状”社区,其好处是马路的分割比较细致,更多的房子可以临街,容易销售。只可惜1932年爆发“一.二八”淞沪抗战,北上海成为战区,虹口、宝山、闸北、杨浦几乎所有的新式事业都受到日军战火的严重破坏。建设中的“大上海”被殃及,江湾繁荣又一次受挫。
1932年《淞沪停战协定》后,中国政府继续建设“大上海”。几大市政项目,如“上海市政府新厦”、“江湾体育场”、“上海市图书馆”、“上海市博物馆”都在这一时期落成。正当《中央日报》大肆吹嘘一个新的世界级大都市将在五角场兴起的时候,1937年的“八一三”抗战爆发,市北又成了主战场。总是从吴淞口进入上海的日本人,一贯偏爱住在虹口、闸北、杨浦、江湾地区。八年中,他们一直企图把这一块日占区改造成“小东京”、“东洋乐园”。他们修复了“大上海”的南部地区五角场附近的旧建筑,还号召本土的民众来“大上海”享受洋场繁华。计划中要迁移56万日本人到江湾五角场。
一时间,五角场到处是小灯笼、小酒铺,路上是脚着木屐、身穿和服的妇人。然而日本人根本没有建设“大上海”的雄心,他们只想霸占、掠夺。江湾的蓬勃青春,正是断送在日本军人的蹂躏之下。江湾五角场与'大上海计划”犹如在柬埔寨的丛林中找到了失落的吴哥窟,当你穿行在上海东北角的那片大众居民区时,会被突然映入眼帘的一些隐匿于居民楼、学校和医院中的宏伟楼宇而感到惊叹。
与现今上海的高楼大厦形成对比,东北角的杨浦区是一块上海“新贵”们很少涉足的“贫瘠”之地,区内东南部的沿黄浦江地区是昔日中国工业的荣耀之地,而北部江湾一带则曾经有过一个经过周密规划的大上海新城的“市中心区”,而后它又神秘地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在翻开一张外国人绘制的老上海地图时,你会发现在非常远离租界downtown的地方绘制着另一个独立城区的道路轮廓,并标注为“Chinese Civic Center”. 这便是大上海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另一个市中心区,一个凝聚着光荣与梦想的地方。
1930年代的上海市中心区规划根据孙中山先生的《建国大纲》,1929年7月上海特别市政府第123次会议通过《大上海计划》,划定今江湾五角场东北地带作为新上海市中心区域。该计划各项工程于1930年上半年开始建造,在一片农田间修筑了一系列道路,并以新市政府大厦为中心,完成了运动场、图书馆、博物馆、市医院、卫生试验所、国立音专、广播电台、中国航空协会等建筑。
在数年间陆续建起了一座不可思议的上海新城,而与租界中的另一个市中心遥遥相对。旧上海特别市府大楼、上海市博物馆(今长海医院内)、上海市图书馆(今同济中学内)所构成的主题建筑群气势雄伟,是国内少有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中国宫殿式建筑,其在营建时亦是当时最先进的政府办公大楼。旧市府大楼坐北朝南,博物馆、图书馆分立东西两翼,各相去1公里左右。
2015年最火爆微信排行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角场的变迁
沪说 | 一条连起两区的马路,一座服务两区的车站——有故事的东宝兴路
图说抗日战争之遭受日寇蹂躏的上海
上海:长海医院内的飞机楼
看懂上海:虬江路的市井气息
上海散步(组图)六十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