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惊丨万万没想到!古人不怕热!

乾隆御制掐丝珐琅冰箱


盛夏酷暑,要想吃到冰镇食物就得有冰,可古人夏天哪儿来的冰呢?原来,古人会把冬天的冰保存下来,留在夏天用。这个方法有很长的历史了。《礼记?月令》记载了上古天子之礼:每年隆冬季节,江河之水冻结实了,天子命人凿冰窖藏;来年仲春,又命人开窖取冰,同羔羊一道,到宗庙祭祀。祭完了,余下的冰留给自己夏日享用。此后藏冰成为一种惯例,东汉末年,曹操在邺城设冰井台藏冰;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年),专门设置冰井务一职掌管此事。


古代藏冰的地方,古籍记载叫做“凌阴”


  北京夏日炎热,定都于此的明清两代,藏冰之风更盛。明刘侗、于奕正著《帝京景物略》说:“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编氓(平民)得买卖。”这说的是明代官府颁冰和民间卖冰的事。清代也是如此。北京北海琼华岛上原有一座“雪池冰窖”,是当年北京最大的冰窖,专供皇帝使用。此外,北京还有多处官府冰窖,都由工部掌管。每年伏日开始,到立秋日止,各衙门官员都能领到工部发放的“冰票”,凭票领冰。民间卖冰有两个来源:一是民间窖藏冰,二是官府冰窖藏冰。民间怎么会卖官府藏冰呢?原来,“颁冰”之制日久生弊,有些官员会将冰票折价卖给卖冰人,官方的冰就流入民间了。


明清时的冰箱


  有了冰,北京的夏天就不那么难熬了。清严缁生《忆京都词》自注说:“冰窖开后,儿童舁卖(抬着卖)于市。只须数文钱,购一巨冰,置之室中,顿觉火宅生凉。余戏呼为水晶山,南中无此物也。”旧北京的夏日,不但有卖冰的,还有卖冰镇食品的。常见的有冰镇杏干、柿饼、酸梅汤等等。严缁生是浙江人,他说南方夏日无冰,其实也不全对。据载,苏州葑门外也有二十四座冰窖,只是不遇上严寒的冬天,这些冰窖是没冰可藏的。不过,如果不是太挑剔,南方夏天也是有“冰镇”食物可吃的。晚清黄式权在《淞南梦影录》中说:“梅炎藻夏之时”,“我辈浮瓜雪藕,借涤烦襟”。这里所说的浮瓜雪藕,就是用冰凉的井水浸过的西瓜莲藕,那口味比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恐怕也不差吧。中国古代有冰箱和冰激凌吗?




  说来有趣,曾国藩喜欢给人看相,他不是用“麻衣相法”,而是根据自己多年的观察,形成了一套独到的相术,写成了一本叫《冰鉴》的书。为什么书名要叫“冰鉴”呢?原来“冰鉴”的意思是以冰为鉴(镜),比喻洞察事理。“冰鉴”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中国古代的冰箱了,而且时代还非常久远。周代有“凌人”一职,其职责是在隆冬时节组织凿冰、藏冰,来年开春时制作一种叫“鉴”的容器。鉴的样子就像现在的瓮。古人把冰块放入鉴内制成冰鉴;再把各种熟食或酒水放入其中冷藏。效果跟现在的冰箱差不多。周人常举行祭祀,祭祀完毕后,诸侯、大夫等按爵位高低领取祭品——牛羊猪肉之类。祭祀可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要保证领回的祭肉不腐败,可就全靠这“冰箱”了。




  要说冰激凌的发明跟中国人有点关系,应该不为过。宋代民间经济繁荣,冷食花样翻新,出现了往冰块里加水果或果汁的冷饮。到了元代,蒙古人喜爱奶食,他们把果浆、牛奶加入冰里,这种冷饮就有点冰激凌雏形的意思了。后来,马可?波罗把这种配方带到了欧洲。1560年,法国卡特琳皇后的一个私人厨师,为了给皇后换换口味,把奶油、牛奶和各种香料一股脑儿地倒进冰里,结成了一种半凝固状的冷食,和现在几乎一样的冰激凌就这样诞生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以冰鉴储藏食品 设取冰官员“凌人”
古人是如何用冰来消夏避暑的
有哪些中国历史冷知识?3
古人夏天吃的冰棍让人作呕 冰块储存售卖由官府管制
中国古代的冰箱是怎样的
炎炎盛日,古人哪来的冰块趋避暑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