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盖伊•希伯特:基于真实 用灵魂创作

携手一道,走近中国青年电影

 “作为编剧,我个人的写作初衷是希望能够为社会带来贡献。从一张白纸到产生想法,继而挖掘这些想法,最终以剧作的形式呈现,这其中不止是编剧的技巧,还有其背后作为创作者(编剧)的社会责任感。我们要向世界打开自己的心扉,去审问一切,与人性对话,为爱与和平。”

在英国电影一百多年的历程中,纪录电影运动、自由电影运动等为世界影坛贡献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英国年均出产90部影片,产值达8亿英镑,其中既有优秀的本土影片,也不乏出色的海外合拍片。即便在英剧认知更甚的今天,英国电影依旧用它高超的拍摄技术和引人入胜的主题成为世界电影届的佼佼者。中国电影基金会吴天明青年电影专项基金第四期“大师之光”青年编剧高级研习班特邀英国著名编剧盖伊·希伯特担纲导师,从“基于真人真事的剧本写作”和“用灵魂写作”两方面,深刻剖析英国影视创作的奥妙之处。

第四期“大师之光”青年编剧高级研习班,由中国电影基金会吴天明青年电影专项基金联合中国(渤龙)影视产业基地共同举办,活动立足国际视野培养优秀青年编剧,为中国电影新生力量向更高行业标准迈进助力。中国电影基金会吴天明青年电影专项基金联合国内外各大电影节、影视公司及专业影视院校,为青年电影人提供培训、推广及资金支持,逐步发展成为中国青年电影人才的孵化器;中国(渤龙)影视产业基地在中央”文化大发展“指导方针下,结合天津“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战略优势,以打造一个高水准、全方位的影视文化产业链条为己任,引进国际影视工业先进理念,最终打造一条中国最具创新性的影视产业生态链。

导师介绍

作为英国著名编剧、制作人,盖伊·希伯特创作超过20部电影剧本,其中《天空之眼》获得2016年英国编剧协会最佳编剧奖等3项国际大奖和2016年棕榈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提名等9项提名,该片于2017年1月在中国大陆院线上映。他创作的电影剧本4次获得英国电影电视最高荣誉BAFTA英国电影学院奖,包括《奥马爆炸事件》(与保罗·格林格拉斯)、《从未有过的童年》《共犯》和《天堂五分钟》;其中电视电影《共犯》获得蒙特卡洛电视节最佳演员奖和其余2项提名;《天堂五分钟》剧本获得圣丹斯电影节世界电影单元最佳编剧奖和Ewart-Biggs和平奖,此外,该片还获得了国内外电影电视节8次大奖和10项提名。

本次,盖伊将这些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带进青年编剧高级研习班的课堂,揭晓英国剧作迷人魅力背后的故事。

用“灵魂”写作

找寻属于自己的声音

1

大概是英国人特有的冷幽默,盖伊在上课之前便和大家透露自己“15岁时逃离学校,并不喜欢阅读(编剧)教材,但爱做白日梦让他觉得自己适合写作、编剧。”这个非传统学院派的导师,用自己在编剧行业数载的切身经验,告诉在场的青年编剧和导演们:讲好一个故事是非常错综复杂,应该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而不是跟着他人的方法,毕竟每个人看世界的方法都不尽相同。

对于写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写,盖伊坦言花了20年的时间去摸索,让创意落地不易,更多的时候是无法成形而遭遇废止。就他自己而言,迄今为止大概有25部剧本完成拍摄,这背后是超过不止500多个想法从来没有能够实现,有超过50次剧本已经开始动笔了,但是最终写不出他想要的东西,“最后不得不扔进垃圾桶。”所以他告诫青年电影人要学会包容自己的挫折,面对失败能够继续站起来前行。

有了这样的精神觉悟,涉及具体创作,盖伊从自己的角度进行剖析。他觉得有些类型的创作有其固有的模式,比如以影片《英雄的旅程》为例,这类动作片的创作模式是为主角设立目标,在目标实现过程中设立障碍,这是此类故事成功与否的模版一样的设定。它的戏剧核心是“设立障碍”,假定克服障碍失败,作品类型便是悲剧;能够顺利跨越障碍的便成为了情节剧。在盖伊看来这套模版是大部分成功商业片的基础,行之有效。

在利用固有模式进行剧本创作之外,盖伊自己的经验更多集中在以分享人性和人生旅程为主题的创作里,相比《英雄的旅程》这样概念化的作品,他认为情感上的联系对观众而言能够引起更大的冲击,能够让观众真正投入。而这些达成情感共鸣的东西,是我们的人性和同情心,即作为编剧,要依托自己毕生经历,用灵魂进行创作,写出发自内心的声音。

对于编剧创作,盖伊认为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思考故事的时间,让观众产生思维上的参与,以及面对人性。作为编剧,准备工作十分重要。你可以花十几天的时间完成创作,但是为了酝酿想法(即思考故事)也许会花掉你十年的时间。而不断被提及的“人性”是他多年创作的重中之重,他借用德国著名导演哈森的名言:诸如战争片这类暴力类型影片,需要一个有爱的、有温度的、有人性的框架去展示。同时,盖伊以自己的改编作品《俄国新娘》为例,播放其中的部分片段,为青年电影人讲解了其如何折射人性的特点和特质,即生而为人,所做出的失败的选择,并且为之承担后果。

在刚刚过去的奥斯卡中,获得最佳外语长片的《罗马》就是盖伊眼里触及人性的典型杰作。

在盖伊看来,编剧这一职业类似攀岩,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够登得上顶峰,不仅需要担忧自己的技能是否足以克服艰险,还必须想象自己攀登的过程,为每一步做好准备,需要讨论和征求意见;同时又类似于跨栏运动员,编剧也具有相应的节奏,如果一开始的节奏没有掌握好,可能导致剧本创作失败。

问自己“你是谁,你在社会当中的角色是什么?编剧就是讲故事的人,讲故事的力量可以赋予那些沉默的人声音。这是编剧的职责,这个职业有能力去创造,和改变,去帮助其他人在社会当中找到属于他们的声音。这是盖伊认为编剧最大的使命和责任。

此外,他提及一些以轻描淡写甚至是庆祝的方式来渲染暴力、谋杀的影片,其对实际生活和社会的影响是负面的,影视作品对于大众的影响有时无异于广告作用,故事影响着我们的行为。编剧和影视工作者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无论国籍如何,都是用人性通用的沟通方式在讲故事,同样也可以用仇恨的语言讲故事。如何选择?盖伊谈到备受关注之作《罗马》,赞许它用共通的人性光辉把大家联系在一起。

《罗马》剧照

和其他所有这些职业都一样,盖伊觉得编剧在社会当中有着自己的职责,要记得“责任”这个词。围绕着篝火大家能想到什么?童话。那不仅仅是用来消遣、娱乐,同时也成为警言,我们作为人类在生命的不同周期需要不同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即使我们是讲一些很简单诙谐的、博君一笑的故事,也不能忘记自己沉重的责任。

书写真实   

萃取生活与人性真谛

1

纵观盖伊创作的大部分作品,或者源于真实社会实践,或者来自真人真事改编,比起虚构和创造美好,他更喜欢直击真实人性。他提及科波拉在古巴某电影学院墙上的两句涂鸦,一是“艺术永不眠”,这句话对于编剧来说,即永远在寻找故事、寻找想法、寻找一些瞬间和碎片,这些碎片最终会组成一个完整的个体,形成一段故事,你或许永远不会知道会在何时何地看到真相。所以要和遇到的每个人交流,更努力、更勤奋,听取他人建议,保持谦虚,保有合作精神。另一句是“第一幕,清楚;第二幕,万物要有趣;第三幕,短。”不过盖伊坚持,前人或大师的经验可供参考,每个人要用自己的方式创作才最有效。

那么,基于真实生活的创作和这个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是什么?盖伊用自己《从未有过的童年》《5月33日》等进行了解读,这两部影片分别涉及青少年虐待和人格障碍,他通过长达多年的跟踪采访,从与受访者建立信任到将他们的故事集结成文字再最终以电影的形式予以呈现。盖伊坦言面对这些“破碎的人生”,他面对的不止是创作一个剧作那么简单,平抚自己的内心以及如何更多的帮助到这些真实生活中的受难者后来也成为他工作的一部分。

在所有这些创作里,尤其是基于真人真事,盖伊表示确定基调和拍摄视角非常重要,在整部影片创作过程里,编剧并非主动权最强的那个,所以你和你所塑造的角色和原型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你必须永远和他们站在同一个战线上。基于真实的创作会给你带来源于生活的灵感,也让你负担更多属于编剧的社会责任,因为这些真实发生的事情,真相往往超乎人的想象。

当然,影视创作并非个人行为,编剧始终要面对制片人和导演的意见。在英国这样由制片人来雇佣导演和编剧的体制下,用一定程度的妥协来满足导演制片人的需求是有必要的。不过,作为编剧的坚持,是向制片人确认他所雇佣的导演是否能够尊重编剧的创作,确保故事的方向从始至终得到保持。

教学相长   

青年电影人创作答疑

1

主要以理论讲解和影片分析为主的课程,盖伊也欢迎每个在场的青年电影人随时提问互动。

盖伊的讲座令学员沉浸其中

对于“《天堂五分钟》里有很多的插叙,比如说双线叙事,一些插入镜头和声音技巧,就是两个人之间情感对比的手法特别好。我想请您分享一下,您之前就有过这样的设计吗?”,盖伊觉得,

我主要是扮演着一个倾听者的角色,他们俩会跟着我叙述他们的想法,我会跟着他们的思路并且给他们设置假设性的问题。在创作过程中,一开始我是希望写一个关于和解的故事,但是他们俩都告诉我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的故事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我只能按照真实发生的事情来写。对于我来说更重要的是体现这个故事的可信度,因为在故事中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一直到现在爱尔兰的国情都属于一种比较微妙的状态,因此我们必须要非常小心地处理这样的关系。

对于“在真人真事创作当中,有时候我们可能需要创作一些主旋律的题材,比如说劳模的事迹,素材不是特别多,又没有时间和条件深度挖掘和采访,我们如何把它形成一条线,既有真实性,同时又不乏戏剧性。”盖伊觉得,

从我个人的创作经历来说,比如《从未有过的童年》,我的经验是要尽可能利用手头现有的资源,想办法寻找最好的方式和角度来讲故事。当然各国对于影视作品的审查制度不同,中国也有自己的影视作品审查制度。在现有条件下,多做尝试,想方设法呈现类似的故事,把这样的故事说出来总比什么都不说要好,对于创作者来说,有挑战总是好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创作。

对于“你在写这个剧本之前,对原型人物做了多长时间的采访,在采访的过程中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获取她的信任?”盖伊回答道,

创作《从未有过的童年》前期调研花了大概一年的时间,但是具体获得信任这个过程就比较复杂,因为原型自幼到我见到她(十八九岁),她从来不相信任何人。一方面她对于我以她为原型创作这件事情非常激动,最开始她见到我的第一反应是启动自我防御机制,因中间花了大概三四年的时间,包括写剧本、拍摄、播出,总共花了三四年的时间,才把我们的关系调整到一个比较正常的状态。

学员们珍惜机会,请盖伊留下寄语

触碰真实,并以生活亲历者和观察者的身份进行创作,是盖伊带给青年电影人宝贵的一课。作为编剧、影视创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职责,被再次植入每个青年电影人的心里,成为未来创作道路上的指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飞:我对小说的剧本化保持警惕
一道编剧的哲学题:我想写什么?我能写什么?我要在哪写?
剧本创作基础知识
编剧想要视觉化创作,需要抛弃哪些观念?
没硬核设定,就得有很好的故事
电影剧本创作入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