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军物流保障基地建设(下)

河北译普赛斯信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信息来源:译普赛斯技术咨询团队摘编

三、美军物流保障基地的主要建设措施

美军注重按照联合作战保障和供应链一体化运作要求,优化物流保障基地职能和构成要素,紧紧围绕部队用户需求提升保障效益与质量。
1、区分层次类别明确物流保障基地职能定位
美军物流保障基地网中的保障实体,因隶属关系、保障层级不同,职能任务也相应有所区别。总部级物流保障基地,即国防后勤局配送中心,负责三军通用物资的接收、存储、维护、包装、发送等。军种级物流保障基地,如陆军器材司令部的军械仓库、维修仓库,海军供应系统司令部的舰队工业与供应中心和空军器材司令部的三大后勤中心等所管辖的物流设施,要负责本军种专用物资和武器装备保障。美军战区级物流保障基地是由驻战区各军种后勤,如陆军战区持续保障部、海军航队后勤开设的固定物流保障基地,或是在海空运输途中的装卸载港口、战区水陆交通线上开设的野战物流设施综合体,负责为本军种或其他军种部队提供战役级物资装备的供应保障。部队级物流保障基地,多开设于常驻基地中的物流设施综合体,战时则由相应的部队后勤在作战地带后勤地域或前方作战基地中开设。
2、优化物流保障基地人员组成与功能要素
美军的24个总部级物流保障基地共计有1万人左右,其中既有不同军种的官兵,也有文职人员和承包商雇员等。目前,国防后勤局的9个国防配送中心已根据非核心能力外包政策交给地方人员运营,另外15个由来自不同军种的上校或中校军官领导。据2015年10月统计情况,这些配送中心的领导分别是陆军7人、海军7人、海军陆战队1人、文职人员9人。美军的军种直属和驻战区的物流保障基地,相关情况与此类似。部队级物流保障基地(站点)则由营连级后勤分队开设、运行,人员主要是现役或预备役军人,在非“直接敌情”威胁地域也可将部分工作交由承包商雇员承担,各级各类物流保障基地的编成要素方面,设置则较为灵活。根据任务需要和物流职能区分,一般都设有负责计划、接收、存储、维护、包装、发运和信息化管理等职能的相应部门或力量,工作区包括接收、存储、加工、包装(包括加贴射频识别标签、打码等)、整合、发运,以及物资回收场地与设施,其中又可区分为综合性或单类物资作业区域。
3、加强物流保障基地作业装备与信息系统建设
美军物流保障基地的机械化作业水平较高,配有适于在基地营区内或野战条件下进行作业的叉车、货盘、集装箱、打包机、传送带、加工作业线等成套物流设备,以及具有特殊存储或包装要求的作业设备设施。从2002年开始,美军要求进入补给链的所有物资都要尽可能地加装射频识别标签,以使发往各后勤单位的批量物资或发往作战部队的成套与零散直供物资都具备静态和动态条件下的可见性。与此相适应,美军物流保障基地在各作业区域广泛应用射频识别技术,区分物资、包装、基本单元、组合单元、集装箱、运输工具6个层级增强可视化能力。同时,在出入口安装识别问答器,以掌握物资状态、数量、位置、来源和去向等信息。为提升物流作业信息化水平,美国国防配送中心近年来装备了新研制的“标准化配送系统”,可与全军后勤数据中心、各战区和军种、运输司令部和国防财会同等的信息管理系统联通互动,以支撑各项业务工作运行。美军的战区(军种)级物流保障基地和部队级物流保障基地,则配有21世纪全球作战保障系统军种后勤子系统(区分为旅及旅以下部队、战区和军种部层等),可利用相应类别物资的标准信息管理系统处理有关业务。
4、采取综合措施提升整体物流保障能力
美军注重根据部队日常维持和行动任务需要,统筹兼顾军事效益与经济效益,应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技术与做法,采取分级存储、上下衔接、划区保障、定向供应,采用筹储与供运相结合、逐级保障与直达保障相结合、水陆运输与海空运输相结合、定期主动供应与按需及时发放相结合、批量供应与配套保障相结合的运作方式,成体系提升物流保障基地网的保障能力。其各级各类物流保障基地大都存储有多类物资,通常情况下,本土后方的战略级库存物资的储备量一般平均为1年左右的所需量,本土或战区的战役级库存物资储备量为3~6个月,基地或前方的战术级库存物资的储备量为1个月或1-2周,但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美军设在本土的17个总部级物流保障基地—国防配送中心,其中4个战略配送平台负责支援本保障区内的各前方配送站,同时支援海外相应方向,并可直接为有关部队用户提供保障;13个前方配送站负责保障区域内军种物流保障基地和一般部队用户,并可支援海外相应方向。海外的7个国防配送中心,其中3个战区配送平台负责为相应的海外前方配送站和战区物流保障基地提供支援,同时也可直接为有关部队提供保障,军种物流保障基地主要负责为全球相应区域本军种的下级物流保障基地和作战部队提供支援或直接保障;战区物流保障基地负责支援战区内广布多个国家的战术级物流保障基地,也可为部队提供直接保障。美军的体系化物流保障能力建设成效明显,据国防部绩效评估文件反映,美军总部级物流保障基地近几年的请领满足率,即不需要紧急采购就可用所存储物资满足部队需求的平均比例为90%左右,用户满意度为90%以上。在美国本土,从部队用户提出申请到需求得以满足的用户等待时间基本上都能控制在24-48小时以内,从本土到海外供应链条上,用户等待时间最短的为1-7天。近几年,全球范围内美军各军种部队的用户等待时间平均为10天左右,较10年前缩短了近50%。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美军印太战区打造自适应基地
指挥官概述美军后勤保障的若干方面
参考阅读:美军(卫生)组织体制
迪戈加西亚基地有3点值得关注:驻扎美军海上预置部队,支援潜艇作战
什么是美军未来的预测性后勤?
陆军多域作战中的保障行动:差距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