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数据、AI等大显身手!中国利用最新科技防止疫情蔓延

外媒称,中国正利用最新科技防控疫情,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都在防止疫情蔓延上发挥重要作用。

大数据作用明显

据日本《朝日新闻》2月15日报道,在新冠肺炎疫情严峻的中国,政府利用大数据等最先进的技术防止疫情蔓延。

在中国很多地方政府的官方网站上,都有急寻公共交通工具同行乘客的信息。卫生部门呼吁那些与确诊病例同乘过公共交通工具的人能主动联系他们。这些信息具体到高铁、飞机、公共汽车的班次和具体时间。

据中国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字,截至2月13日中国已经通过大数据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49万多人。

报道称,还有不少企业为这次疫情启用了高科技设备。例如北京的清河高铁站启用了监控摄像头的人脸识别和体温监测功能。

此外,武汉市的集中隔离医院火神山医院开启了远程诊断系统。2月9日,火神山医院与北京某军队医院已经进行了首次远程诊疗。

报道认为,受此次新冠肺炎影响,中国面临医院人手不足和远程办公等难题,预计各种远程服务今后将迎来发展高潮。

另据日本《读卖新闻》2月15日报道,中国的手机用户近日收到了一条短信,称可以通过发送短信的方式,查询近15天和30天内途经的省市信息,助力疫情防控期间的复工复产安全。

报道称,人们可以利用该服务证明自己没有湖北旅行史。中国官方表示,现在是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每个人的动向都能被清晰地掌握,强调位置信息对防止疫情扩大起到重要作用。

湖北省、江西省等地还通过无人机提醒户外活动的人员佩戴口罩、监测行人体温并播洒消毒液等。浙江省温州市利用机器人为隔离人员送饭送药。

报道称,在云南省,人们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进入商业设施时,需要通过扫描二维码上传手机号码,以便在确定感染者后寻找和检查接触者。

AI加速患者确诊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2月14日报道,处在抗击新冠病毒疫情前线的医务人员面临迅速诊断出感染者的压力。专家说,植入人工智能的医学成像设备正在开始为他们的工作提供协助。

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全球开展业务的医疗人工智能公司推想科技称,该公司开发的一款应用软件正在帮助中国10多家医院的医生发现这种新病毒。


市场研究公司亿欧国际常驻北京的分析师优素福·图纳通过电子邮件告诉《华尔街日报》,冠状病毒会导致肺部出现所谓的毛玻璃样异常状况,这些状况可由CT影像揭示。他说:“你可以通过查看患者的肺部CT扫描图来详细确定他是否感染了冠状病毒。查看数以百计的CT扫描图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此这些基于深度学习的工具可以加速这一过程。”

图纳说,快速诊断“极其重要”。他说:“武汉有大量疑似病例,因此他们需要使用CT扫描之类的其他技术。人工智能帮助医生快速分析大量的医学影像,从而支持诊断过程。”

报道称,从一开始,人工智能就成了抗击新冠病毒疫情的一个因素。

总部位于英国的数据与分析公司IHS马基特公司的医疗技术分析师布维塔·贾尼说:“我的预计是,目前专注于肺部筛查的其他许多人工智能技术公司也将参与到开发类似算法的竞赛中。”

气象部门显身手

据埃菲社2月14日报道,为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政府动用了多种工具,其中最为有效的工具之一就是气象预警大喇叭。这是一种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可以帮助在偏远的农村地区传播疫情防控的相关信息。

西班牙国家气象局的气象信息专家比阿特丽斯·埃尔韦利亚对埃菲社说,中国政府动用中国气象局的预警发布系统,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个重要举措。这些农村地区的大喇叭通常用来发布气象预警,以提醒人们防范台风之类的气象灾害。

▲2月14日,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传播,河北省滦州市范庄村使用无人植保机喷洒消毒液。(于爱双 摄)

埃尔韦利亚说,中国气象部门“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为抗击疫情提供了重要手段。中国气象局将其基础设施用于应对与气象无关的其他紧急状况,这是非常值得称道的做法。

这位西班牙国家气象局的专家说,在创纪录的短时间内建成的武汉市火神山医院大门口附近,中国气象部门安装了自动气象站。该自动气象站能够及时获取气象信息,有助于为火神山医院施工建设及后期运行提供“精准天气预报”服务。

报道称,自疫情于去年底暴发以来,中国气象部门与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还动用了其他多种信息发布渠道,例如手机短信、社交媒体、电话、网站、显示屏等,以传播预警信息、风险提示、通知公告、科普知识等。

文章编辑 | 董磊

微信编辑 | 冯灵逸

微信审核 | 田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AI天团出征 从上海走向世界
当重庆气象遇到百度智能云:天有可测风云
今年的水灾风灾真的没能提前预警?我们和两位非官方气象专家聊了聊
从非典到新冠肺炎,17年后战“疫”背后的科技力量
#后疫情时代的新思考#“大数据+行业”渗透融合全面展开,新业态正处酝酿期丨数据猿公益策划
AI抗疫时刻:中外的异与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