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急性红白血病合并骨髓坏死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第五阶段第29期-A(总第148期)2016.11.28...

病例提供: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

整理:窦心灵 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

校审:吴 茅    浙江省人民医院


病例介绍

患者,女,18岁;

因皮肤瘀斑伴腰骶部及四肢骨骼疼痛1周,神志不清3小时于2005年5月15日入院。

患者于1周前发现右下肢皮肤瘀斑,伴腰骶部及四肢骨骼疼痛,无发热、牙龈及鼻腔出血。

在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RBC 3.65×1012/L,Hb 112g/L,PLT 30×109/L,WBC 9.9×109/L;凝血功能检验:PT、APTT、TT均明显延长。

予止血芳酸、维生素K3、安络血等药物治疗,3天后出现恶心、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间断性黑便,予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12小时前家属发现患者嗜睡,临床考虑脑出血,予脱水、降颅压、止血等处理,并于髂后上棘行骨髓穿刺,骨髓液为暗红色稀薄液体,送髓片和外周血片到我院会诊。


第一次骨髓涂片所见如下:

外周血片所见如下:


外周血分类100个WBC见有核红细胞16个


据此,各位老师会对第一次髂后上棘骨髓穿刺的髓象,下什么初步诊断呢?可能的病因是什么呢?

吴侠老师:@窦心灵--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有骨髓坏死?

陈宏伟老师:骨髓坏死,可能的原因有感染和肿瘤等@窦心灵--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

严美芝老师:窦老师早上好,骨髓坏死

茹进伟老师:同意上面老师意见:骨髓坏死,骨髓坏死大多见于转移癌,急白和淋巴廇,外周可见幼红幼粒,不排除转移癌引起

吴侠老师:@窦心灵--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骨髓坏死,但有幼红,凝血有异常,不能除外白血病引起的坏死,换部位穿刺看看

庄顺红老师:@窦心灵--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同意骨髓坏死,原因多样,外周血有幼稚细胞,肿瘤首考,但患者年轻,WBC正常,Hb可,白血病证据不足,TTp/HuS?自身免疫病?

窦心灵老师:有核细胞胞浆模糊,外形不整,胞核深紫黑色,模糊不清,坏死细胞之间及成熟红细胞边缘可见粉红色无定形物质。

提示:此部位骨髓坏死,建议多部位骨髓穿刺。


再补充两幅血涂片



我想各位老师,此时心中的想法可能会起一些变化?

吴侠老师:@窦心灵--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原始细胞啊

刑铭芬老师:原始细胞,外周血有,骨髓没有?

高杰老师:白血病引起的骨髓坏死,而后者又反过来导致白细胞的不高?

刑铭芬老师:坏死是局灶性的?再次骨穿就有了?白血病?

高杰老师:窦老师后面两张图片是再次骨穿的吗?

窦心灵老师:@高杰 --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高老师,第一次的

朱松山老师:@窦心灵--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有可能是骨髓坏死后引起的髓外造血

窦心灵老师:个人认为,髓外造血时,一般情况下以中、晚幼粒和中、晚幼红为主,原始细胞一般较少见。

林慧君老师:@窦心灵--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窦老师辛苦了,骨髓坏死,血片可见原始细胞,考虑急性白血病可能(第二幅血片原始细胞好像可见奥氏小体)

幸娟霞老师:@窦心灵--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窦老师辛苦啦赞同各位老师,年纪这么轻,白血病导致的局灶性骨髓坏死?

补充病例资料:

3小时前患者出现昏迷,行头颅CT检查示:左侧额、颞、枕、顶部硬膜下血肿,血量不少于45ml;蛛网膜下腔积血。遂以“脑出血”急诊转我院重症医学科。

查体:

T 36.6℃,神志不清,浅昏迷,右下肢小腿皮肤可见2cm×3cm的瘀斑,余皮肤黏膜未见黄染、皮疹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眼紧闭,双侧瞳孔不等大等圆,右侧直径约4.0mm,左侧直径约4.5mm,直间接对光反射消失,颈抵抗( )。心肺无异常。腹部平软,肝、脾未触及。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RBC 2.48×1012/L,Hb 79g/L,PLT 59×109/L,WBC 18.0×109/L;凝血象:PT 29.14s,APTT 46.96s,TT 22.57s,Fbg 0.68g/L,FDP 58.5mg/L,D-dimer 1285 μg/L,3P试验阳性。遂行髂前上棘骨髓穿刺。 

第二次骨髓涂片所见如下:

请问各位老师,对第二次髂前上棘骨髓穿刺的髓象,下什么诊断呢?

沈利民老师:以上几幅图像MA。

李婷老师:也有可能是mds,都是红系,粒系,巨核怎么样?病态明显吗?

窦心灵老师:@李婷--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全片巨核115个,未见产板巨,未见明显病态巨核,血小板散在分布。

庄顺红老师:@窦心灵--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有少量原粒细胞,按当时应是m6a吗?

吕彩云老师:@窦心灵--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窦老师你好,各位老师好,感觉肿瘤或者MDS导致的坏死,如果是M6的话,第一次HB还可以,搞不懂了,等窦老师的谜底,另外瞎猜是否减肥过度导致的骨髓坏死,这样的病人也有啊,第二次骨髓怎么看不出一点点坏死的样子,迷啊太想知道啦!

窦心灵老师:@吕彩云--浙江省湖州第一人民医院?吕老师,换部位了,第一次髂后,第二次髂前,这就是所谓的“局灶性骨髓坏死”。

周明晓老师:巨大原始红细胞

庄顺红老师:@窦心灵--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原始细胞占多少?

窦心灵老师:@庄顺红--浙江大学金华医院血液室?庄老师,原粒6%

吕彩云老师:@窦心灵--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窦老师原始粒细胞不高啊,难道M6早期,还是MDS,等谜底了。

窦心灵老师:

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系15.0%,红系83.5%,粒:红=0.18:1。粒系比例明显减低,原粒6.0%;红系比例极为增高,原红8.0%,早幼红12.0%;全片共见巨核细胞115个,未见产板型巨核细胞,血小板散在分布。外周血片可见原始和幼稚粒细胞,计数100个白细胞见有核红细胞18个。PAS染色:幼红细胞可见粗颗粒状及块状强阳性(当时未采集图片)。 

蒋锦文老师:M6

庄顺红老师:@窦心灵--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wHo 02年08年版M6用的是NEC,红系可以原幼为主也可以成熟为主,与16版差别较大,局灶性坏死可以解释,制片因素非常小。

窦心灵老师:@庄顺红--浙江大学金华医院血液室?庄老师,第一次骨髓液抽出来就呈果酱样,应该不是制片因素。

茹进伟老师:按时间应该用可以放M6,M6引起的骨髓坏死比较罕见,2005年的病例是不是按2002WHO标准报?@窦心灵--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

窦心灵老师:@茹进伟--广东省乐昌市人民医院?是的,茹老师,应按WHO2001标准报。@庄顺红--浙江大学金华医院血液室@茹进伟--广东省乐昌市人民医院??二位老师,假如这是个新病例,该报什么结果呢?

庄顺红老师:@窦心灵--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第一次,骨髓坏死。N02,只能归MDS EB1

陈宏伟老师:@窦心灵--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第一次骨髓报骨髓坏死,第二次骨髓若按照您当时的时间报M6a最合适,若按照WHO2016版新分类报应该报MDS-EB1更合适。个人浅见,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还有就是友情提示大家:临床抽骨髓时加肝素再涂片,也会造成假性的骨髓坏死,请见下图,这是我们微信群讨论过的。


窦心灵老师:@陈宏伟--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陈老师,我们都是现场涂片,未加抗凝剂

陈宏伟老师:@窦心灵--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知道,我只是想起来抗凝剂肝素也会造成假性的骨髓坏死,如果大家今后遇到了多一条思路,提示临床医生不要这么做吧。

窦心灵老师:楼上各位老师的发言、分析解读很精彩,既有对WHO2001和2008标准的回顾温习,又有对2016新版标准的解读,让大家受益匪浅!我试着对该病做了思考和总结,不妥之处,还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提示:AML-M6骨髓象。

临床诊断:1.AML-M6合并骨髓坏死;2.DIC;3.脑出血。

给予脱水、降颅压、止血、抗炎、输注红细胞和血小板,及对症和支持治疗

  2天后,病情无明显好转,家属放弃治疗,患者于次日凌晨死亡。


病例思考:


WHO(2008)标准,该患者骨髓象红系比例达83.5%,虽然原粒细胞仅占6.0%(ANC),但已达到NEC的20%以上,诊断为急性红白血病(AEL)或FAB分型的AML-M6,应该问题不大!但根据新修订的WHO(2016)AML与相关肿瘤类型,虽然该患者有核红细胞比例>80%,但原始红细胞比例仅占8%,未达到标准要求的30%,所以未达到纯红系细胞白血病(PEL)的诊断,应该诊断为MDS-EB-1更为合适。

病例小结:

    急性红白血病为少见类型白血病,即FAB分型的AML-M6,该病包括红血病和红白血病。典型的红白血病可依次经过以下三个连续阶段:红血病期,红白血病期,白血病期。临床上出血程度一般较轻,多为鼻腔及牙龈出血,内脏出血少见。该患者骨髓象红系比例达83.5%,虽然原粒细胞仅占6.0%,但已达到NEC的20%以上,外周血片亦可见原粒细胞,提示其可能尚处于红血病期,或红血病期向红白血病期的转化阶段。

    骨髓坏死主要是指造血细胞和骨髓基质发生面积不等的坏死,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骨痛等。白血病引起骨髓坏死的机制,是由于髓内白血病细胞的过度增生,压迫血窦致血窦扭曲、破裂,髓内血供减少,造成骨髓组织变性和坏死。对于疑有骨髓坏死的病例在骨髓穿刺时应特别注意抽出液的外观。其外观可呈棕红色碘酒样,果酱样或暗红色稀薄液体。涂片染色后镜下可见有核细胞轮廓不清,胞膜及胞核结构模糊,成熟红细胞呈溶解状,细胞之间常有均匀分布的粉红色嗜酸性物质,可能系有核细胞胞质溶解后所释放的蛋白质成分。可大片或局灶性坏死。骨髓坏死常见于白血病、恶性肿瘤及镰状细胞贫血,Rose提出也可能与DIC有关,该患者合并骨髓坏死可能是由白血病和DIC两种因素共同所致。白血病并发DIC者主要见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于其他类型者则极少见,该患者PLT<50×109/L、PT延长3s以上 、APTT延长10s以上、 Fbg 明显减低、3P试验阳性、FDP>40mg/L、D-dimer 明显增高,符合1999年第七届中华医学会全国血栓与止血会议制定的白血病并发DIC的诊断标准。 

  出现皮肤瘀斑、消化道及颅内多部位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使巨核细胞生成受抑及成熟障碍致血小板生成减少;同时因存在DIC,引起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大量消耗所致。该患者最终因合并DIC、消化道及颅内出血、脑疝形成及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因此,对于临床有发热及骨痛症状,骨髓穿刺提示骨髓坏死的患者,应考虑有白血病及恶性肿瘤等的可能,应进行多部位骨髓穿刺,以便及时确诊,以防漏诊和误诊。

欢迎到君安医学细胞平台下载更多资料并参与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AML-M0
不典型细颗粒型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您看出来了吗?
一例IgM-k型的LPL/WM 病例分享
第六阶段第12期-A(总164期)2017.4.10
心灵时空 2010.02.15(大阪)
不仅在骨髓当中,白血病【髓外浸润】会影响哪些部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