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天快报

□王微?吉玛?埃斯特拉达(Gemma Estrada) 

  尤尔根?康拉德(Jurgen Conrad) 

  李昌镛(Sang-Hyop Lee)                            

  朴东炫(Donghyun Park)

着全球市场需求下降,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放缓,中国经济增长必须更多依赖国内市场。与制造业不同,服务业所包含的运输、科学研究、房地产服务等无形产品更适合国内市场,因此服务业将成为中国经济再平衡的关键。然而,中国服务业尽管保持着快速增长,但仍落后于发达国家在相同发展阶段时的水平。此外,中国服务业还是以传统低端业态为主导,知识密集型的高端业态发展较慢。服务业转型升级和提高竞争力面临着沉重的监管负担、严格的准入门槛、不友好的政策环境等障碍。政策调整应重点关注开放服务业竞争以提高效率,不仅是提高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和创造就业数量,还包括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刺激出口增长。

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强大引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加快。但2008-2009年金融危机后,外部环境发生实质性变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都开始下滑。因此,后危机时代中国为了维持经济增长,除了出口这个重要的增长引擎外,也将更大程度地依赖国内需求。


服务业在中国经济再平衡进程中将发挥关键作用。与制造业相比,服务更加面向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消费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各种各样高质量且可负担的服务。此外,由于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协同效应,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帮助制造业实现产业升级。服务业劳动密集型的特点,也意味着服务业可以成为就业的重要来源。


中国服务业部门经历了长期高速增长,1978-2015年平均增速达到10.56%,为经济增长和就业做出了极大贡献。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1978年只有23.9%,到2013年上升到了46.1%(按当年价格计算),首次超过了制造业的比重,且这一趋势还在继续。数据显示,2016年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了56.9%,比制造业高出19.4%。显然,中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服务业正在成为主要的增长引擎。


与此同时,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也从1978年的12.2%快速上升至2015年的42.4%,成为吸纳就业的主阵地。2015年末服务业就业人数达3.284亿人,是1978年的6.76倍。也就是说,服务业在过去三十多年平均每年提供730万个新增就业。


主流观点通常认为制造业效率更高,但实际上服务业也帮助提高了中国经济的效率。2000年以来,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每个从业人员在单位时间内产出的实际GDP)的年均增速达7.6%,比同期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高出1.1个百分点。1997-2009年间,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TFP,衡量劳动和资本投入之外的生产效率)的年均增速为1.9%,比1981-1996年的0.1%有了大幅提高。

 

发展差距和结构性问题

尽管取得了如此之大的成就,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仍落后于其他国家同等发展阶段的水平,不仅仅是该部门对GDP和就业的相对贡献,也包括服务业的结构构成以及总体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服务业发展的不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仍较低。2015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0.5%,比其他GDP水平类似的经济体要低17个百分点。


2.服务业就业比重仍落后于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也落后于国际标准。在过去30多年,中国服务业就业比重比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平均低10个百分点左右。


而在巴西、马来西亚等中等收入国家,服务业就业比重并没有远远低于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这意味着中国服务业在创造就业方面仍有巨大潜力。推动劳动力从生产效率低的农业转移到服务业有助于提高整体效率水平。


3.服务业的结构升级(从批发、零售、运输、仓储等商品流通性服务业向金融、计算机服务、商业服务、通信、法律和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升级)仍处于早期阶段。中国服务业目前仍是以传统低端和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为主导,这些服务业的重要性在1990年之后已经下降。结构升级正在进行,中国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在40%左右。不过,与其他上中等收入国家相比,中国在服务业结构上仍有不小的差距,比如马来西亚和泰国的高端服务业就占到服务业总产值的45%左右。此外,尽管城市地区的服务业发展更快,但服务业结构升级仍然较慢。虽然中国多数大城市人均GDP超过了11000美元(1990年美元),从国际经验看服务业占GDP比重应超过60%,但只有不到一半的大城市的服务业占比重超过50%。


4.服务业领域的产业集中度差异过大。一方面,银行等服务行业集中度过高,由少数几家超大型企业主导。前五大商业银行都是国有企业,占银行业总资产的44.3%。另一方面,零售等高度竞争的行业集中度很低,以大量中小企业甚至个体工商业户为主体。以零售业为例,虽然近年来形成以连锁企业为代表的一批大型零售企业,但连锁零售百强企业的在全国零售业销售额中的市场份额并没有太大变化。这主要是因为零售业整合受到限制,不利于大型零售企业提高竞争力。


5.中国服务业部门需提高国际竞争力。国际竞争力不足体现在1995 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逆差规模持续扩大。与发达国家服务贸易出口结构相比,中国明显处于劣势。中国高端服务占出口总额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很小。而在出口导向的中国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持续流入,显示出该部门国际竞争力的显著提高。相比之下,中国服务业由于受到准入门槛的限制,大多数外商直接投资都流入了房地产服务业。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管制阻碍了中国服务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


6.中国服务业生产率相对较低且不平衡。中国服务业生产率落后于其他国家同等收入水平的阶段,主要原因是传统、低生产率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仍占主导,现代高端服务业发展较慢。中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与亚洲其他上中等收入国家有着不小的差距。举例来说,中国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约为马来西亚的49%和泰国的82%。另一方面,不同所有制的服务业在生产率上也有明显差异。一项研究显示,中央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最有效率,效率从高到底的依次还有私人企业、地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企业。

(作者分别为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洲开发银行经济学家,吴思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根:无工业,不强国
【美国经济】2017年美国GDP分行业核算数据
经济学人:中国即将步入后工业化时代
中国过早去工业化的大风险
不应盲目提升第三产业占比
为什么工业对中国仍然重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