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詩詞作品(第二季)


自從2017年元宵節加入詩詞楹聯到今天一路走來,深有感觸。記得剛加入協會的時候我詩我不會寫,一次參加飯局,王會長要求大家抓鬮抽韻,各寫一首詩,那天我抽到的是'虞'韻,結果我寫不起來,後來王勤福先生幫我寫了一首交了作業。接著多次參加詩詞協會活動,每次都要寫詩,為了迎合大家,我最終決定學古體詩。


回想當初寫第一首七絕時對於平仄始終懵懵懂懂,後來依瓢畫葫蘆,總算勉強過得去,後來經過詩會會長王一平先生的指點,我寫了一首又一首。到了今天我自認為自己收穫已經頗大,從七絕到七律,我幾乎天天寫一首。偶爾看看自己前半年詩跟今天已經有了很大區別。因此我也愛上了格律詩,不管寫的好不好我都寫。我想李白,杜甫,白居易他們的一生寫出來的詩過千,但好的又有幾首呢?或許他們的爛詩也非常多,甚至超過今天的我們。或許幾百年後,我們中間很多人的詩也能流芳萬世。


對於如今的我來說,寫詩不是因為身在詩詞協會而寫詩,而是我愛上了寫詩才寫詩。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話我是相信的。多次聽人說寫古體詩沒前途,除了自娛自樂外沒有任何成就,或者說寫的再好也沒有任何出名獲利機會。每每聽到此話,我笑而過之。這些年由於愛好文學,我寫了多少博客?其實我不斷地在學習,在充實自己,為的就是將來有一天我能留下片字。生命是有限的,但文學的領域中是無限的,愿每一個生命都能在文學中開花,愿不管什麼時候的文學都有生命。



梧桐夜雨

文/冷雨清秋.陳麗梅

風雨梧桐葉盡殘,窗台雀鳥去歸難。

路車密集人聲噪,樓市攀高樹影寬。

萬里蒼天藏日照,一川碧水度霜寒。

多情歲月風華逝,世事滄桑淚未干。


殘荷

文/冷雨清秋

殘荷細雨話衷腸,難奈相思梦断肠。

莫道人生情愛盡,心花璀璨又紅妝。


秋韻

階前草木盡知秋,稻浪翻飛醉眼眸。.

楓葉霜紅縈舊夢,殘荷影落起新愁。

詩吟桂樹馨芳沁,情注鄉關翰墨留。

莫歎韶華今已逝,滿懷風月在心頭。


梧桐(秋)

梧桐枯木事难休,月落西山夢不求。

滿腹相思鋪滿院,一窗冷雨葬清秋。


秋景

丹桂飄香綴嫩芽,秋風瑟瑟鎖煙霞。

風吹稻穀波流彩,月照甌江影弄紗。

鴻雁孤鳴輕落葉,楓林浸染勝紅花。

心懷美景情思遠,縱目詩書萬物嘉。


塘河秋韻

山青氣爽葉流丹,柳拂塘河碧水寬。

風淡舟搖天地闊,雲輕雁去歲時寒。

弦歌裊裊全城樂,妙舞翩翩滿座歡。

極目秋光凝筆墨,神遊勝景賦詩壇。


南山遊記

一夜秋聲草木黃,甌江月滿雁行長。

殘荷落影風含語,丹桂寒煙蕊沁香。

鳥語空山峰石秀,客居寺院曉風涼。

捲簾夢境清如許,盡似桃源醉心房。


(二)

秋水淒淒草葉腓,羅山映碧翠相依。

殘荷逐浪新愁寄,桂嶺雲橫舊緒圍。

浮世塵緣多變化,平生翰墨獨光輝。

今宵有酒風中醉,冷月空懸待夢歸。


普門即景

宋來古鎮跨千年,倡學家風出世賢。

御史堂中添福祿,太師故里賦詩箋。

五橋柳色雲帆遠,兩校書聲桃李妍。

昔日文韜留雅韻,幽香百卉滿庭前。

老門臺.七律

龍鳳飛簷日月長,門臺歲月話滄桑。

青墻桂樹依塵壁,漢瓦秦磚映畫梁。

曾憶當年多富貴,今知晚境倍淒涼。

人生變幻無窮盡,世事悠悠翰墨香。


老屋.七絕

百歲滄桑一瞬間,曾經歡笑伴雲煙。

從今想念不相見,無限鄉愁心底牽。

【梧桐夜雨】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一聲梧桐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世人只知道梧桐是寂寞與淒涼的象征,可卻似乎忘記了,梧桐引得鳳凰落,沒有梧桐樹,招不來金鳳凰。鳳凰鳴矣,于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據說鳥中之王鳳凰,她最樂於歇與梧桐樹上,可見梧桐樹的高貴了,因此也有了'栽下梧桐樹,自有鳳凰來'之說。但是誰又能知道真正的鳳凰是什麼樣的呢?良禽擇木而栖,鳳凰雖然是神鳥,是高貴的象征,但是沒有梧桐樹她還能找到安歇的地方嗎?

窗前的梧桐樹,經過一個秋冬風雨的肆虐,葉子凋零,枝幹脫落,她再也沒有了昔日的那份淡然與風采,有的只是經歷滄桑後的疲憊。她曾經是最高貴最繁華的象征,沒有梧桐樹就招不來金鳳凰,沒有金鳳凰的梧桐樹再也沒有高貴的姿態。這或許就是世間萬物的規矩,相互相成。那麼離開梧桐樹庇佑的金鳳凰,她的命運又是如何呢?沒有了梧桐樹這塊歇息地,她還能找到比這更適合她的歸宿嗎?世上的事情誰又知道呢?唯有她哀怨的鳴唱,聲聲訴說著思念與愛戀。

從那時開始,我便愛上了梧桐樹。當我一次次看著她在風雨中掙扎,搖曳著無力的殘葉時,我深深體會會她內心的那份孤獨與彷徨,我更理解了她那顆冷漠的心埋藏著深深的思念與愛戀。我憐憫她的無奈與無助,我更憐憫她閱盡繁華後,淒苦的心情。
註②:【家園印跡】前幾天在普門轉了一圈,發現很多民房已經騰空,昔日繁華喧嘩的村落,如今變得格外的冷清。記得我上次來的時候是今年的三月份,那時的情景與今日截然不同,那時村中居民生活如常,見到我們到來一半質疑一半驚喜,不斷詢問我們這裡是不是要拆。如今整個村落已經沒有居民居住,顯得格外冷清和蕭條,騰空的房子上除了那個用紅筆寫的'拆'字特別醒目外,再也無法找到它昔日的繁華。普門村曾經是永強最有歷史人文的村落之一。

普门之名始于南宋,據《普门张氏家乘》记载,始祖於宋末由福建莆田赤岸普門堂遷此,故名'普門'。它也是明朝嘉靖大學士張璁、天啓朝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張天麟故里。故村中大多數居民為張姓,作為龍灣歷史文化名人後人,張璁系張氏四派第六世,世稱'文忠公',至此普門張氏已經傳承至今已是二十四世。
說到張璁作為龍灣人都不會陌生。張璁(公元1475年-公元1539年),字秉用,號羅峰,浙江溫州府永嘉(今溫州市龍灣區)三都人,明朝嘉靖年間重臣,'大禮議'事件中重要人物。後因避諱,由世宗欽賜名孚敬,字茂恭。官至內閣首輔。世稱'張閣老',因在位期間清廉奉公,又被賜稱為'太師'。卒謚文忠。著有《禮記章句》、《大禮要略》、《羅山奏疏》、《羅山文集》。

《明史·本傳》稱張璁:'他若清勳戚莊田,罷天下鎮守內臣,先後殆盡,皆其力也。'明萬曆本作《國史傳》贊張璁:'清勳戚莊田,罷鎮守內官,百吏奉法,苞苴路絕,海內治矣。'明人黃光升《昭代典則》中稱張孚敬(張璁)奏革各省鎮守內臣及清勘皇親莊田,土官得行其志,黎庶得安其寢,天下鼓舞若更生,其功萬世不可泯也。
他不僅是一位政治家、改革家,而且還是一位詩人。他一生寫下了大量詩文,留給後世一份值得我們去深入挖掘和弘揚文章作為布衣出身的宰相,在溫州民間生活了將近半個世紀,在瑤溪創辦書院,去過茶山、仙岩、江心嶼等地,對這裡的人民與土地有著特殊的感情,並留下許多贊美詩篇。自此普門內至今有張天麟家廟(永中人稱三都郡)其香火鼎盛,保佑永嘉場一方平安。並有張璁祖祠,其文化淵源深厚,其後人傳承了讀書之家風氣,活躍在龍灣文化圈內。普門張璁祖祠西側這條名為'太師路'的道路也因此而得名,屹立在普門太師路的張聰祖祠現已經被列為國家文保單位。並成立張璁文化研究會,研究會為挖掘普門人文歷史資源,以弘揚道德教育,為龍灣的歷史人文、文明創建注入新的活力。

張天麟(15861639),系封疆大吏。字季昭,號平符。永嘉場三都普門人。為官清廉不阿,拒賄懲貪,博學多聞,著有《宦游紀事》。張天麟家廟坐落在普門村(三都)五芳巷,始建於明崇禎中期(1645年)前後。傳說到了清乾隆年間,三都普門土地堂又遭火災,延及家廟,因此張氏四派子孫,在乾隆五十二年(1788年)左右,在原址上集資重建張天麟家廟。
普門太師路張璁祖祠右側有老橋五座,她們分別為'聚賢橋、衣冠橋(漪觀橋)、太師橋',另兩座雖然無名,但看起來也有些年歲,它們共水色一天,估計大拆大整過後將來她們是普門這個村落唯一存在的印跡了。祖祠左右各有學堂即永中二小和龍灣技校,每每路過祠堂邊總能聽到朗朗讀書聲。

老家拆遷有感①

文/冷雨清秋

斷壁殘垣隱舊城,紛飛敗葉緒愁生。

甌江水暖漁船到,田壟秧青白鷺驚。

寂寞紗窗篩月影,枯黃草木伴蟲聲。

鄉間風物兒時夢,不捨依依故土情。


重遊故土憶從前,雨細風斜碧攏天。

壟上蟾蜍歌婉轉,山中纖竹舞蹁躚。

牛耕禾綠田園美,春種秋收稻穀鮮。

幽靜鄉村多野趣,雞聲鴨語自陶然。


皇岙村

柳舞花明影弄紗,孤鴻翠草指朝霞。

國安暮鼓圍千樹,千佛晨鐘響萬家。

喜鵲耕雲迎日照,昏鴉抱月度星華,

人間妙境平生戀,世事春風自古誇。


丁酉年八月遊國安寺有感②

千年古剎話春秋,枯座蒲團萬众修。

款款清風峰上過,潺潺溪水澗中流。

人聲鼎沸炉香旺,佛手塵飛信女留。

驅疫消災彰德善,同沾福祉洗煩憂。


龍崗寺

烈日羅峰樹慾昏,春風澗水徑嘩喧。

龍崗古寺鐘聲響,繚碧殘陽嶺色吞。

夜枕廂房無舊緒,曉窗院落有新魂。

禪音陣陣消仇怨,貝葉層層去悶煩。

註①【家園印記】:黃石村因地處龍灣區大羅山支脈黃石山的北麓而得名。她倚山面江,位處甌江南岸下游沖積平原,北瀕甌江,與樂清市的磐石隔江相望。她分別由山北、沙岙、三十畝、四十畝四個自然村組成。據宰初有宋末林姓始祖林仕(號百二)自福建赤岸遷居到此,清乾隆嘉靖年間再有孫姓始祖邦元(字天長)由永中巷底孫氏分支遷入。現該村以林、孫、陳、章等姓氏為主。其中三十畝村因古時永嘉後渠陳氏遷居於此,墾田三十畝故名。而四十畝古時平陽人遷居墾田四十畝因而得名。
雖說是窮鄉僻壤之地,但這裡民風淳樸,村民以農民、漁民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歸,日子雖然過得艱苦,但確是其樂融融,鄰裡之間和睦相處。現在黃石村雖然已經一片廢墟,但她曾經的風物,卻存記憶,這或許就是鄉愁。故鄉,是世界上最難忘的記憶,或許她沒有風景,但她對此生活多年的人們而言卻是世上最美的風景所在。不管時光怎麼流逝,歲月怎麼變遷,故鄉的山,故鄉的水、故鄉的人、還有那些流逝的時光,都深深刻在每個人的心中。


註②:十一期間,窩在家裡整整六天,直到七號這天突然想出去逛逛,想了半天無去處,決定去皇岙看看各位先賢的墓碑,感受下龍灣的文化。皇岙山據說是風水寶地,龍灣的歷史文化名人項喬、王瓚、張璁祖墓、張璁夫人等人墓地聚集於此。山下下來又去了國安寺,本來想拜訪主持師傅,恰巧主持不再寺內,不過另有師傅招待,中午在寺內用餐。

國安寺千佛塔,位於龍灣區瑤溪街道皇嶴村五峰山東麓國安寺前,亦稱國安寺塔或國安寺石塔。明弘治《溫州府志》載:'國安院',在華蓋鄉,唐乾符四年建。清光緒《永嘉縣誌》僅記載:國安寺,在膺符鄉,唐乾符間建。千佛塔建於北宋元祐五年至八年(10901093)建,六面九級實心,原通高18米余,現殘高17余米。塔下有雕刻精美的須彌座。底層設迴廊,塔身遍雕佛像,共計1026尊。腰檐平緩,檐口刻出瓦壠和脊,檐下施斗拱,頂安塔剎。寺廟佛塔雖然歷經千年之久,但是經過多次修葺,越來越宏偉。
位於美麗的瑤溪風景名勝區仙疊岩山上的龍崗寺,它承載著龍灣、大羅山的文化底蘊。據載他原名'白雲寺',後應古剎南側摩崖刻有'龍岡'一詞,從此便改名為'龍岡寺'。當年王叔果、王叔杲,當年未中功名之前就隱居龍岡寺後面'半山遺址'內將近二十年。後來雙雙文章脫穎而出,兄弟雙雙高中。直到今天,龍岡寺的大門前方,還留有當年王叔果當時填的'龍岡'兩個大字。雖然經過歲月風雨洗刷,字體顏色稍有褪去,但是字體依舊是蒼勁有力。龍岡寺附近有'半山草堂、繚碧園、觴詠亭、羅陽洞天等等風景區。

龍崗寺左側便是繚碧園,從繚碧園到'半山草堂、繚碧園、觴詠亭、羅陽洞天、摩崖題刻'這一路上綠草如茵、樹木蔥蔥鬱鬱,只見幾塊題刻隱於溪水之中。刻著'濯纓',''羅陽洞天'兩塊岩石立於潺潺溪水間,雖然年歲已久,然而字體清晰,筆畫蒼勁有力。據說這些題刻都是當年王叔果在此隱居時留下的。至於上面的觴詠亭,據說是龍灣博物館出資而建。隱蔽此處、聽風觀雨、吸取靈山之精華,不但能遮風避雨、還能聽到這潺潺溪流聲,這兒確實是遊覽、休閒的好去處。


七夕感懷

文/冷雨清秋

風搖木葉帶秋聲,眉月雲空喜鵲橫。

臥看雙星河漢渡,靜觀七夕斗牛明。

徘徊細語傳佳話,繾綣相思訴別情 。

天上人間皆一夢,眼將望斷寄今生。


觀《融齋公益書法班隸篆展》

菡萏飄香入眼明,臨池劍舞氣縱橫。

徐風歡唱羅山曲,妙筆興書慎水情。

客聚融齋添雅趣,畫留墨韻送佳名。

醉迷篆隸傳薪火,桃李芬芳聽雨聲。

炮台山

砲台舊跡憶先賢,血濺甌江在眼前。

鐵馬蕭蕭天地動,旌旗獵獵古今傳。

心懷壯志驅魔舞,山擁英魂伴水眠。

百載風雲揚劍氣,流芳奕世賦詩箋。

動畫片《秦時明月》

滿天戰火盡硝煙,楚界江河在眼前。

虎嘯山搖天地亂,墻傾石亂古今憐。

千秋霸業埋尸骨,異代文章頌聖賢。

動漫槍弓遺史跡,秦時明月藝林傳。


丁酉年七夕隨溫州陳氏研究會陳會長

鳳垟旅遊節活動有感

青山圍綠鳳垟村,百三宗親賦史論。

勛業錢塘沾祖澤,源流赤岸度天恩。

同承雨露新枝結,久歷風霜世德存。

塞北江南傳厚意,孝行萬代立乾坤。


鳳垟風光

滴翠山嵐野味真,風柔竹綠醉心身。

泉聲擊石廊橋處,雁影翩空雲水淳。

峰墜天工裁絕景,客隨秋色滌囂塵。

鳳垟勝境多奇幻,百宴承傳耳目新。  

教師節有感

講台三尺夢成時,苦樂甘甜獨自知。

默默耕耘書萬卷,桃紅天下讓人癡。


丁酉年七夕跟隨溫州陳氏研究會會長陳進弟先生一行受泰順鳳垟陳氏宗親所邀,參加'泰順鳳垟第一屆孝親文化旅遊節'。鳳垟鄉位於泰順東部,建國時期稱鳳翔鄉,1952年被劃分為西溪、潘洋、鳳垟三個鄉,一直到1984年三鄉合併為'鳳垟鄉'。這裡水力資源豐富,山清水綠、竹林茂盛、茶葉醇香、嚮民以農為業。



丁酉年七月廿六隨歷史學會平陽太師洞采風感懷

文/冷雨清秋

雲淡風清罩翠容,玲瓏疊石繞奇峰。

天師有道書香沁,洞府無塵爽氣籠。

夜靜月明星渚冷,秋深霜曉露華濃。

此中境窈仙緣近,但願重遊覓跡蹤。

天師風色

峰崖洞府水雲長,鵲鳥聲鳴月色涼。

天外清風融美夢,山中綠竹度星光。

登高訪勝囂塵遠,慨古揮毫翰墨香。

沈醉高秋吟不斷,層巒盡染換新裝。


中秋懷月

冰輪高掛度清光,歡聚今宵好舉觴。

雲掩蟾宮搖桂樹,風寒遠客念家鄉。

佳期玉露金波動,墨苑詩情喜氣揚。

四海團圓千里共,萬般思緒夢中藏。


其二

甌江海色映山清,潮水連天月照明。

桂露香濡簾外醉,蟾宮心係夢中情。

光搖美酒詩懷在,影落銀盤別緒生。

難忘今宵多雅韻,倚窗共渡到三更。


在中國人眼裡月亮也是冰清玉潔的象徵,住在月上嫦娥的形象是孤寂、幽怨、靜謐而多情的。在月光下,人們彷彿感受到的是女性的溫柔、嫻靜與嫵媚、這正是中國式的'美'的境界。中國人歷來認為距離會產生美之說,而月亮正好能夠為他們提供一個休憩的精神家園,撫慰那些疲乏了充滿了思念的心靈,因而得到中國藝術家們的青睞。
中國的詩人詞人詩詞里常常表現出望月思鄉的主題,舊夢重溫的情思,月亮也是愛情的象徵,詩人懷念家園,父母的情思,常寄託於明月的傳遞。從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抬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到'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張九齡《望月懷遠》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寄託了對遠方親人愛人的無限思念。
李商隱詩中有雲:'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的詩句,'夜吟應覺月光寒'並不是月光真有冷暖之分,而是月亮構成了孤獨與失意者的苦苦心理。歐陽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時》'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王昌齡《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等等,詩人詞人望著玉盤般的明月,想起獨在異鄉的親人、朋友、希望能在月下團圓,而客居他鄉的人們,在皎皎的月夜又何嘗不是在思念家鄉的一切?月亮成了我們寄託思念最好的東西。
'月到中秋分外明,月下桂花香滿苑'。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不知不覺又來到,中秋夜全家人歡聚一堂把酒言歡。今夜的月色和往年一樣,又圓又大有亮,但是心情卻不復往年。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月光年年皆相似,歲歲人生卻不同。記得兒時在老家每到中秋節時,全家人圍在院子裡, 吃月餅、談笑風生。如今老家不復存在,只留殘垣斷壁,昔日的風物已隨著時代腳步漸漸遠去,留在記憶中只有那淡淡的鄉愁。



樓台秋色

文/冷雨清秋

細雨樓台花競開,清香四溢不沾埃。

雲天霧散青山近,小院春濃雀鳥來。

蝶舞與君消繾綣,風來共我醉徘徊。

巧修美景吟詩賦,賒得流光細細裁。


秋思

水蘸殘荷對客愁,風搖弱柳驅菱舟。

夕陽影落蟬聲斷,斜月江橫雁跡留。

承露木犀香已遠,經霜楓葉志難休。

臨窗罷筆芳魂碎,縷縷幽心寄晚秋。


(二)

殘荷細雨倍淒涼,與我相思夢斷腸。

醉臥雲窗唯落影,風搖玉竹不含香。

支離始惡雁聲久,輾轉何堪舊墨黃。

誰憶當年山海誓,多情只共一時長。


秋日思緒

春城鴻雁去無蹤,鳳棄梧桐何處從。

夜雨瀟瀟花盡落,煙波淡淡樹慾封。

飄香丹桂情懷遠,漏影殘荷韻味濃。

自古清秋多怨緒,文人翰墨滿心胸。

冷雨清秋

冷雨摧花夜色稠,閨中女子望燈愁。

痴情暗付傷心淚,只影猶存雲閣樓。

聚散飄萍應注定,去來緣分不回頭。

年華逝水春光遠,颯颯西風又遇秋。

秋思

飄飛桐葉鳳尋芳,滿目山河空感傷。

雲嶺草枯寒歲冷,霜風花敗思情長。

窗前深夜秋幽寂,月下孤燈影落荒。

歲歲年年人不遇,唯聞丹桂暗留香。


初秋登高感懷

荏苒光陰似水流,登高眺望楚天秋。

霜紅落葉驚孤雁,綺麗飛霞醉眼眸。

日照羅峰披綠重,風搖桂樹溢香稠。

江山盛美存心處,雲過千帆萬慮休。


(二)

春城鴻雁去無蹤,鳳棄梧桐何處從。

夜雨瀟瀟花盡落,煙波淡淡樹欲封。

飄香丹桂情懷遠,漏影殘荷韻味濃。

自古清秋多怨緒,文人翰墨滿心胸。


秋韻

飄飛桐葉鳳尋芳,滿目山河空感傷。

雲嶺草枯寒歲冷,霜風花敗思情長。

窗前深夜秋幽寂,月下孤燈影落荒。

歲歲年年人不遇,唯聞丹桂暗留香。


時間總是在不經意間過去,轉眼又是一年之秋。
年輕時我不喜秋天,我認為秋天過於蕭條,特別秋雨一下更添加了幾分蕭瑟之意。兒時從古詩中多次讀到秋天那份淒,也看到了很多詩人的無奈思緒。'梧桐葉下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瀟瀟雨'。已覺秋窗愁不盡,那堪風雨助淒涼' 秋天的雨一向觸動著多少文人墨客細膩的筆調和敏感的神經,飄灑在心間最動情、最柔軟的角落。'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秋雨,在詩人詞人筆下透著幾分淒清與苦悶,'已覺秋窗愁不盡,那堪風雨助淒涼'。秋雨在遊子的心中,又寄託著漂泊倦客的孤獨與萍根無依的愁苦,'秋風秋雨愁煞人',在文人的眼中,秋雨則化作了傷感的離愁和無奈的嘆息,讓人真正體會到了'秋風秋雨秋秋心愁'心緒。
自小在南方生活,都說南方是沒有秋天的,沒有銀杏金黃鋪滿地,沒有霜葉紅於火,只有那瑟瑟秋風吹得梧桐葉落去無蹤。所以覺得南方的秋天跟別的季節沒有多大的變化。唯有就是那夏日盛開的荷花漸漸結為蓮子,荷葉漸漸枯黃成殘荷,還有那桂花清香滿城飄。後來去了北京,在北京生活了整整八年,我沒有領略到香山紅葉,既沒有體會到'霜葉紅於二月花'這種震撼的美,更沒有銀杏如同黃金鋪滿地那種金碧輝煌的燦爛。香山紅葉、銀杏林對我而言直到今天還是如迷如夢幻一般。
後來北京輾轉又回到了溫州,當我回到這個生我養我的土地時,我卻感到是那麼的陌生。唯一讓我熟悉的只是那季節。這裡的秋天,仍然是桂花飄香、殘荷細雨、落花無數。一切似乎都沒有改變,但是我卻發現我的心情變了。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不管是季節之秋,還是人生之秋,都是一份生命沉澱後的魅力。秋天雖然沒有春天那般充滿活力、青春色彩;褪去了夏天的熱情、奔放、卻是沉澱了一份寧靜、平和、淡然的美。她,以最恬靜的美來詮釋著生命的意義,曾經的生命或許是輝煌燦爛的,但這份輝煌過去沉澱的往往是最自然真實的存在。

夏夜懷感

文/冷雨清秋

逝水年華霜鬢侵,悠悠往事繞胸襟。

笙歌淺醉文章落,風雨孤行寂寞吟。

無奈人生多聚散,炎涼世態盡浮沈。

等閒問得天邊雁,花好月圓何處尋。


雨夜思緒

連綿細雨寢難安,煙鎖雲窗夜漫漫。

菡萏幽香迎粉蝶,柳枝婹裊倚欄杆。

樓高霧重添愁緒,山近林深寫墨翰。

往事隨風何足道,人生似夢莫須歎。


夜觀黃石山公園

綠水青山景色宜,鶯鶯柳葉拂荷池。

月臨樓閣猶精緻,風過芙蕖盡雅姿。

歌舞繽紛如出戲,星雲錯落似盤棋。

寄情天地囂塵去,邂逅桃源萬物滋。


龍灣風色

文/冷雨清秋

甌江浩蕩逐輕舟,帆立雲間意志稠。

繾綣鹭鷗初浴夏,葳蕤草木未知秋。

蝉鸣竹院驚殘夢,月過羅峰照九州。

人世風雲多變色,心牽翰墨競風流。


其二

峻峭羅山一望收,瓯江百里逐輕舟。

遙天暮靄斜暉散,空宇浮雲逝水流。

夜枕潮聲吟雅韵,窗明野色醉心頭。

今宵夢醒煙波远, 美酒清茶歲月悠。


其三

瓊樓玉宇入雲霄,落日餘暉別樣嬌。

水立芙蕖栖蝶影,風搖柳葉舞蠻腰。

羅山百里連天碧,古堡千秋共月昭。

偷得悠閒塵世外,吟詩聊寫作逍遙。


林黛玉

葉落瀟湘冷月憂,閨中女子蹙眉頭。

錦衣玉食長當客,叛道離經獨倚樓。

情葬桃花緣易逝,心牽俗世恨難休。

紅顏魂斷孤燈淚,一曲悲歌萬古流。


賈寶玉

怡紅公子樂悠悠,窗外春來慾翠流。

心係芝蘭多俏語,身居金玉少深謀。

訂盟木石癡情在,閱盡繁華宿命憂。

相厭仕途如糞土,是非曲直夢中求。


丁酉年龍灣詩詞協會《詠荷雅集》得'虞'韻

菡萏池塘浥露珠,紅妝素面淨心湖。

風輕蝶舞南天闊,雲淡鶯啼柳葉姝。

靜夜聽濤觀月色,閒時執筆繪藍圖。

何年共剪西窗燭,作賦吟詩共夢途。


《荷月雅集》詩友聚餐有感

池溢芙蕖水泛光,蜻蜓款款舞霓裳。

書山酹酒生新韻,詩海揚帆向遠方。

恬淡胸懷春意在,蹉跎歲月雨聲長。

柳風拂面神情爽,午夜琴書醉宋唐。


《謝蒙泉章先生贈書饋畫》

文/冷雨清秋

峰柱高擎雲腳連,鐘靈毓秀係蒙泉。

松風絮語羅山醉,階綠苔痕慎水妍。

翰墨淳心傳四海,樽罍樂意聚群賢。

胸懷日月生禪意,妙語清音入雅箋。


謝姜竺卿先生雅贈《溫州地理》套書

教席耕耘薪火傳,半生翰墨故情牽。

三更籌略精心著,萬里河山盡眼前。

甌越人文相璀璨,羅峰氣象共欣然。

一書撰寫千秋業,空水長留錦繡篇。



詠荷.七律(八首)

圖文/冷雨清秋

七绝

碧海雲天遇晚風,塘河月色印眸中。

霓虹四射千層外,燦若繁星布滿空。


七律.詠荷

池溢芙蕖滿腹香,嫣紅點點水中央。

蜻蜓款款盤金蕊,蓮子團團抱綠房。

日照花開爭爛漫,風搖鳥起共飛揚。

清心素雅天姿色,一到人間沐艷陽。

蓮心

芙蕖綻放鹭鸥鳴,獨立池塘萬水清。

滿腹幽香蟬落影,一腔逸韻雨初晴。

秋來夜靜花殘落,冬後天寒夢遠行。

多變人生心易老,芳華逝去覓真情。


蓮韻

輕飄菡萏滿湖香,旭日初升落泥塘,

點點嫣紅開似鏡,田田翠綠盡生涼。

船穿碧水蓮心動,風過長堤柳葉揚。

素面朝天迷眾眼,文人獨愛賦篇章。

荷塘晨色

朝霞萬道落泥塘,菡萏輕飄滿腹香。

荷葉田田清雨露,蓮蓬冉冉綠衣裳。

舟搖倩影紋波皺,風過清姿蝶翅忙。

不似牡丹傾國色,淡妝素雅勝群芳。

荷塘晚照

池溢荷香綠滿塘,雲飛水影宿鴛鴦。

亭亭玉立芬芳散,兩兩情投話語長。

隔岸鼓蛙鳴晚籟,沿堤柳絮對斜陽。

風吹菡萏凝春色,月照閒亭似畫廊。


七律.荷塘夜色

白雲野外鳥啼聲,綠岸池塘看柳鶯。

曲路荷香人欲醉,長亭雲影月初明。

晚風繞水添心淨,美景穿簾照眼清。

世事無常春夢遠,紅塵有愛歲華傾。


荷塘月色之龍翔公園

月照荷塘憶夢真,長廊水曲淨囂塵。

風搖柳絮傾天色,窗透茶香醉路人。

往事隨煙何處去,浮生逐浪幾回巡。

鄉村晚景消愁緒,草綠花紅入眼新。


蓮情谷

橫橋曲徑日當頭,十里荷塘柳剪稠。

树杪蝉鳴歌不斷,蓮舟逐浪水長流。

云隔氤氳馨香醉,簷轉清風氣象優。

此景年年曾聚首,人生随处有新愁。


莲花又名荷花、芙蕖、菡萏、水芙蓉、《尔雅·释草》:'荷、芙蕖。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李时珍《本草纲目》:'莲花'释名:'芙蓉、芙蕖、水华。由于莲花在佛教上被认为是西方净土的象征,是孕育灵魂之处。佛身多置于莲花之上,所以佛座亦称莲座。很多人分不清莲花与荷花,其实她们就是同一物,属睡莲科水生草本植物。
莲花,是中国人最喜爱的花卉之一,常见的用来作为宗教和哲学象征的植物,曾代表过神圣、女性的美丽纯洁、复活、高雅。作为花中君子,莲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仅象征人们向往的一种理想人格,更赋予了文人墨客创作的感想和空间。历代诗人赞美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清涟而不妖,把莲花喻为君子,给以圣洁的形象。

  

永嘉風光系列

丁酉年隨文史群游永嘉有感

文/冷雨清秋

四海巉岩靜不封,天高霧散隱青松。

蒼坡鳥語紅香墜,筆架雲橫綠色重。

曲曲溪流迷樹影,悠悠竹嶺入山峰。

閒游美景離愁遠,醉臥詩書樂趣濃。


(二)

十里青山落日收,千峰綠竹月當頭。

楠溪澗水留寒夢,四海浮雲對夜愁。

滿目葳蕤將遠別,轉身葉落已難留。

謝公故里詩心荡,醉臥書香懶上樓。


楠溪江

烈日風和六月天,空山水遠綠無邊。

花橫澗樹松連路,草落溪雲鳥俯田。

書院文人題賦畫,香樟雅士覓清泉。

今朝有酒憂愁少,昨日閒情舊夢連。


芙蓉古村

久雨芙蓉草木香,陳祠客聚笑聲揚。

千年翰墨留家訓,數載烽煙譜麗章。

薈萃精英功德在,琳瑯史冊今古藏。

男兒有志驚天地,筆攬春秋醉漢唐。


麗水街

古街半里映荷塘,石徑花亭笑滿堂。

琴嶼流鶯依岸近,筆峰聳翠繞林忙。

倚欄眺望神遊樂,落款詩成韻味長。

但願年年常聚首,開懷暢飲著華章。


(二)

卵石長廊柳葉娥,燈籠舊屋掛青蘿。

水亭書院人文聚,進士牌坊故事多。

疊翠文峰驅日照,塔湖印月漾清波。

群豪薈萃添春色,筆墨馨香譜樂歌。


茗岙梯田

梯阶远望夕阳边,垄亩牛耕盡眼前。

裊裊山岚诗意重,層層麥浪画图妍。

壑深云海溪声合,峰映波光碧落連。

極目風情如夢境,靜觀方醉欲成仙。

芙蓉村:位於浙江省永嘉縣岩頭鎮,始建於唐代末年,為陳姓居民聚居之地。據載明弘治十年(公元一四九七年)《陳氏宗譜》記載:唐朝末年,有一對陳姓夫婦為了逃避亂世,從永嘉縣城往北遷徙,沿著楠溪江來到這深山坳里,看到這裡前面就是楠溪江,後面就是芙蓉峰,景色秀麗,風水鼎盛,於是在這裡結廬定居。據記載在南宋末年,元兵滅金後大舉南下,攻佔臨安,咸淳元年南宋進士陳虞之率芙蓉村全村義士八百多人拒敵勤王,在深山中前後苦戰三年,最終因彈盡糧絕,困戰懸崖而全部壯烈殉難。芙蓉村遂被元兵蕩為平地,直到元末明初時才得以重建。
據資料顯示古今芙蓉古村內保存明清古民居30餘處,明代大宅遺址5處,大小宗祠18 座。芙蓉村為單一陳姓村落。現在的芙蓉村,仍然保存著六百多年前的聚落規劃面貌。全村略呈正方形,坐西朝東。四周用卵石砌成的寨牆,長達兩公里左右,高2米,整個村莊猶如一座小城堡。

麗水街:位於芙蓉村不遠,這條長達將近半裏的卵石長廊古街,它依水環村,店鋪長廊相連、屋瓦毗鄰,永慶橋澗水悠悠、長堤楊柳拂面、接官亭飛簷翹角、古樹蒼翠蔽日、戲臺宗祠峰塔風姿綽約挺立、水亭祠人文薈萃、金昭牌坊精緻古樸、完全是自然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一幅古色古香的江南水鄉格局。麗水街內包括岩頭村'金山十景'中的八景:長堤春曉、麗橋觀荷、清沼觀魚、琴嶼流鶯、筆峰聳翠、水亭秋月、曲流環碧和塔湖印月。
麗水街還有一座接官亭(又名花亭),重簷攢頂,樸素莊重。乘風亭前面有一座跨越麗水湖的石橋,名曰麗水橋麗水街內有水亭祠,由金永樸創建是楠溪江流域規模最大的一座書院。水亭祠南面的湯山上有與水亭祠同時建造的文峰塔。正堂前是一個大水池,池中央有亭,站在書院的水亭裏向南望,塔影正巧照在水池裏。


  

七律 丁酉谷雨慶生招飲得庚字

文/冷雨清秋(陳麗梅)

柳綠桃紅喜鵲鳴,流觴春帖集群英。

舞文弄墨往來客,分韻賦詩今古情。

笑語頻頻將夢續,咨嗟陣陣俟天明。

滄桑世事多勤苦,波浪人間幾變更。


塘河春色(一)

塘河水暖柳眉開,岸上楊枝待客栽。

鳥語啾啾冬遠去,花香處處春遲回。

雲天不見煙霞聚,湖海可觀鷗鳥來。

繾綣兩情心蕩漾,恍如仙子下瑶台。


塘河夏夢(二)

烈日横塘柳拂风,百花齊放入眸中,

青藤古樹連蒼翠。平野羅山綴粉紅。

枝上鳥聲天籟唱,池邊月影霧煙籠。

人生自古皆流水,散去浮雲世事空。


丁酉母壽辰有感.七律

髮霜鬢染淨心房,柴米油鹽自不忘。

枯葉紛飛身影瘦,戚風曲折漏聲長。

門廳日子過流水,歲月滄桑到夕陽。

半世艱辛情萬丈,平生無悔夢留香。


七律.歲月歡歌

琴瑟年華似夢流,蹉跎歲月志難休。

池前木葉遥相恋,窗上玫瑰暗自憂。

冉冉白雲閒撒野,澄澄碧水醉凝眸。

人間何處嬌無色,如画江山极目秋。


丁酉年五月堂妹

陳祉伊芳辰有感

菡萏幽香五月天,時逢誕日笑聲連。

青春才藝狂思戀,妙曼身姿美若仙。

燦爛前程多奉獻,淋漓筆墨盡詩篇。

母慈父愛成佳女,並蒂花開同結緣。


聽雨

荷堤蝶去緒愁生,八角亭前碧水明。

夜雨蛙聲無舊夢,清風柳色有新鶯。

簾空目斷天涯路,枕冷心驚世態情。

懵懵青春留遺恨,悠悠歲月獨馳行。

夜遊黃石山公園

蓮池碧岸柳枝生,疊疊浮雲落蝶輕。

晚照長廊燈慾燼,荷風曲水月通明。

輕歌鳳囀依亭榭,曼舞鸞飛映綠城。

世態炎涼猶適意,花開花謝覓真情。


蔓藤玫瑰

玫瑰怒放蔓藤長,遠望山川盡渺茫。

綠樹常青無落葉,浮雲乍轉會斜陽。

悠悠往事隨風逝,處處春光入夢涼。

触景當前除舊緒,花開半夏溢芬芳。

藤月,即藤玫瑰,每到夏季時,她的藤爬到墻壁上,開滿了花,遠遠望去就如一爿花墻。

丁酉年父親節後又逢父親七十歲生辰

特賦詩以表祝賀

苦樂甘甜獨自知,如山父愛亦良師。

肩挑重擔春常在,面對危難志未移。

大孝家翁增福壽,長青玉樹展風姿。

半生坎坷一場夢,再度金婚神更怡。


(二)

七秩春秋坎坷多,平凡歲月不蹉跎。

母慈子孝成佳話,嚴訓家殷化靜波。

患難夫妻同苦辣,炎涼世態共歡歌。

平生喜與書為伴,坦蕩心胸萬事和。

丁酉年五月茶聚紫暉齋、

古浦艸堂有感①

文/冷雨清秋(陳麗梅)

紫暉潑墨潤心房,古曲悠悠入艸堂。

蒼郁陽台春不盡,逍遙鳥雀日猶忙。

雨清石徑鋪疏蕊,花放幽蘭透暗香。

愜意人生多雅趣,龍飛鳳舞著華章。

和龍灣詩詞協會王一平

先生《訪梅兼寄友人》

冷雨枝頭淡墨春,幽梅暗馥去纖塵。

雪霜凜凜風姿綽,天地悠悠傲氣伸。

赤骨衝寒迎日月,愁顏無主度昏晨。

此生雅意尋常色,純淨如初不屈身。


原玉《访梅兼寄友人》

文/王一平

寻幽莫怪往来频,幸会枝头一点春。

回味无穷非冷艳,飞声有韵乃清纯。

冰姿好入吟边句,淑态犹牵竹里人。

暗送心香浮丽影,寒梅白鹤拥天真。


雨後初晴

久雨初晴物盡肥,山清水秀白雲飛。

風荷點點池塘碧,柳葉纖纖氣色微。

萬里江河鑲翠玉,滿川草木映朝暉。

花香鳥語無愁緒,極目依窗忘是非。


七律 窗前观雨有感

一窗暮雨數清寒,滿目繁花葉盡歡。

院靜梧桐棲鳳影,更深竹筱透齁鼾。

浮萍逝水終歸岸,倦鳥空山且倚欄。

世事滄桑情味薄,淡然面對夢輕安。


丁酉年六月十一參加陳宜中

研究會座談有感

千古賢臣議論多,青山綠水起瀾波。

滄桑世事烽煙伴,忠義榮枯翰墨過。

一縷鄉愁辭故土,滿懷國恨隱暹羅。

是非曲直留青史,政绩依然明月歌。


7月4日應青山陳宜中研究會會長陳先生所邀,隨歷史學會潘會長、孫會長一起參加陳宜中研究會座談會。座談會上,來自溫州各個地區的專家老師各在發表看法建議,深有感受。有關陳宜中的評價一直眾說紛紜。陳宜中(約1234年1283年),字與權,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人,南宋末年宰相。《宋史》載其依附權臣賈似道,遷為監察御史,受賈似道授意參劾程元鳳。德祐元年(1275)賈似道丁家洲兵敗,賈被革職,太皇太后謝道清任命陳宜中為右丞相全面主持臨安危局。
據《宋史·瀛國公紀》記載:陳宜中於德祐二年(1276)遁歸溫州清澳門。陳宜中與清澳有種種淵源關係,在《青山陳氏族譜》得以體現,譜中對此有明確記載:'青奧即今日的青山,為與權公(陳宜中,字與權)舊游地,其後守益公遷居青山,亦繼與權公之志也。

丁酉年五月十八爺爺忌日感懷①

文/冷雨清秋

雨肆江南草木涼,時逢祭日倍心傷。

音容一別春秋遠,歲月多憂晝夜長。

滿腹經綸留舊夢,一腔熱血鎖高墻。

失明半世清茶度,遺恨綿綿久迴腸。


黃石山公園晨景

日照新城水泛光,烏鳶怒放散清香。

涼亭綠樹穿山徑,禪院鐘聲繞屋梁。

荷葉田田春色遠,柳風緩緩客心涼。

吟詩作賦情猶重,眺望登高韻味長。


老家拆遷有感②

斷壁殘垣隱舊城,紛飛敗葉緒愁生。

甌江水暖漁船到,田壟秧青白鷺驚。

寂寞紗窗篩月影,枯黃草木伴蟲聲。

鄉間風物兒時夢,不捨依依故土情。


重遊故土憶從前,雨細風斜碧攏天。

壟上蟾蜍歌婉轉,山中纖竹舞蹁躚。

牛耕禾綠田園美,春種秋收稻穀鮮。

幽靜鄉村多野趣,雞聲鴨語自陶然。


玫瑰

嫩芽初綻露歡顏,明月清風自得閒。

縷縷幽香呼國色,芳華四溢在人間。


注①自2012年農曆五月十八爺爺辭世,至今已經過去了整整五年。爺爺在世時為人正直、謙和,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謙謙君子,但他的一生極其坎坷。他滿腹才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卻因為失明,而毫無作為。將近50年歲月裡,他的生活就是一杯清茶,一台破舊的收音機而度日。我至今經常會想起他在世時的生活場景,手拿茶杯,雙眼空洞的望著前方,坐在門前的舊椅子上,聽收音機。從我懂事開始到他離世,都是這樣的生活。我們永遠也不可能機會他這幾十年在黑暗中生活是怎樣的一份心情,我們更永遠也無法體會一個這麼有才華的人一生被這高墻鎖住是一種什麼樣的痛苦。


註②黃石村因地處龍灣區大羅山支脈黃石山的北麓而得名。她倚山面江,位處甌江南岸下游沖積平原,北瀕甌江,與樂清市的磐石隔江相望。她分別由山北、沙岙、三十畝、四十畝四個自然村組成。據宰初有宋末林姓始祖林仕(號百二)自福建赤岸遷居到此,清乾隆嘉靖年間再有孫姓始祖邦元(字天長)由永中巷底孫氏分支遷入。現該村以林、孫、陳、章等姓氏為主。其中三十畝村因古時永嘉後渠陳氏遷居於此,墾田三十畝故名。而四十畝古時平陽人遷居墾田四十畝因而得名。


雖說是窮鄉僻壤之地,但這裡民風淳樸,村民以農民、漁民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歸,日子雖然過得艱苦,但確是其樂融融,鄰裡之間和睦相處。現在黃石村雖然已經一片廢墟,但她曾經的風物,卻存記憶,這或許就是鄉愁。故鄉,是世界上最難忘的記憶,或許她沒有風景,但她對此生活多年的人們而言卻是世上最美的風景所在。不管時光怎麼流逝,歲月怎麼變遷,故鄉的山,故鄉的水、故鄉的人、還有那些流逝的時光,都深深刻在每個人的心中。

暮觀晚霞有感

文/冷雨清秋

夕陽暗淡晚霞飛,暮色沉沉懊緒圍。

歲月如流千古恨,榮枯似幻百年歸。

回頭往事多憂喜,變色人生盡是非。

但得休閒生好夢,弄文池墨日相依。


七絕

疏帘半卷映彩霞,日暮沉沉鳥覓家。

獨臥雲窗思萬縷,前程往事亂如麻。


夜遊河泥蕩公園有感

月落荷池倩影長,霓虹閃爍水中央。

和風柳葉迎輕袖,浥露芙蕖抹淡妝。

瞭望湖中波蕩漾,傾聽岸上曲飛揚。

醉心美景憂愁去,愜意人生夢亦香。


夏日感懷

烈日當空望遠村,蟬聲陣陣入高軒。

一川草木皆詩本,兩岸江堤乃畫根。

街送涼茶千口贊,德留鄉里萬般尊。

莫誇仙境雲林好,榕下休閒話故園。


夜觀羅東大街感懷

霧散愁消聞鳥鳴,清茶解醉悟人生。

繁華街市車如織,寂寞窗台影自橫。

極目疏星時隱見,當空皓月盡澄明。

悠悠往事隨風去,閒倚欄桿到五更。


丁酉年六月黃老師家就餐有感

菡萏飄香柳未黃,鶯啼繞耳到天光。

耕耘教席無遺憾,對鏡吟詩盡善良。

回望前塵雙鬢亂,贏來晚景一樽香。

心牽故土留光影,藝術人生樂自強。


(二)

藝術之家嚮四方,樓前凝翠沁書香。

同心鶼鰈迎朝暮,並蒂蓮花進夢鄉。

半世圖文牽故土,滿園桃李譜華章。

暢懷共飲杯中酒, 歌唱人生韻味長。


是夜,漫步與河泥蕩公園,只見清風夜放千萬樹,繁星似錦,秋風徐徐,星云織布、殘月高照。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夜幕下的龍灣,燈火闌珊、火樹銀花、萬家燈火。甌海大道,車水馬龍、燈光閃亮。夜幕下的龍灣博物館褪去了金色,在月空下變幻莫測,忽而紅光四射,繼而藍光交錯。河泥蕩公園內,點點燈光、歌舞升平、人流如雲。

撫月堂茶室,陣陣古曲縈繞空中,一杯清茶,一首古曲,生活如此,夫復何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世間萬物自由自在,隨性而生,隨性而動,只有在恬靜曠遠的心情下才能品出不一樣的茶味。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呢?茶如人生,人生如茶,水是沸騰的,心事靜的,泡出來的茶是三分甜七分苦,苦中有甜,甜中有苦,先苦後甜。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茶只有泡過後才知道其中清淡,只有品過后才知道其中滋味。第一道茶,茶香四溢,茶葉浮沉,茶色濃醇,如青年,第二道茶,茶水相融,柔美清潤,茶葉懸浮,若起若伏,甘醇芬芳,如中年。第三道茶,茶香漸淡,遐思綿遠,茶葉靜止,安逸超然,綿綿不絕,便是老年。只有經歷過生活磨難才懂得什麼是生活,一盞茶便是書盡了人的一生,道盡了人生滄桑歲月。


五律詩系列

公園晨練感懷

文/冷雨清秋

朝露浥池塘,芙蕖暗透香。

橋邊蓮萼俏,堤岸柳枝長。

竹綠棲蟬影,雲開見日光。

山村多野趣,美景賦華章。


  作者簡介:陳麗梅 筆名:夏汐 網名:冷雨清秋
溫州市龍灣區黃石村人,溫州網絡作協、龍灣作協、龍灣民協、龍灣历史学會、龍灣詩詞楹聯協會会員!
作品:散文《黃石村紀事》榮獲'龍灣建區30週年徵文'優秀獎;散文《苦楝樹花開花落》榮獲'羅峰杯全國非虛構散文'優勝獎;散文《戲台人生》刊登今日龍灣;散文《一顆開花的樹》《一碗飯的世界》刊登大羅山雜誌;散文《殘荷》刊登《龍灣文藝》;《走進西安感受震撼的文化氣息》《走進老家時光系列》文章刊登《龍灣史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更归梦:凄美清秋诗词
诗词丨十首最美《相见欢》,但愿言欢不再难
阅尽人间四季,我独爱这清秋的诗意
【寄画释语 】七绝文/水月清秋 致/雨轩
宋词里的秋天
赞美秋天的诗词(精选400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