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进展 | 复杂氧化物界面二维电子液体的自旋流-电流转换效应

自旋电子学可能导致面向未来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自旋流的产生、调控以及自旋流-电流的转换是自旋电子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具有Rashba 形式自旋-轨道耦合的二维电子体系为自旋流的高效调控提供了新机遇。对于二维电子体系,V. M. Edelstein 预言存在一种新物理效应,即,Edelstein效应:与二维体系电流传输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会产生纯自旋流。与此相反,当自旋流被注入二维电子体系时,二维界面的Rashba效应可使电子发生与自旋取向有关的定向偏转,产生相应的电信号,这就是所谓的逆Edelstein。

Edelstein 效应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广泛关注,最近几年科学工作者先后在具有强自旋-轨道耦合特征的金属界面和拓扑绝缘体表面/界面观察到了Edelstein 效应,证实了二维界面在自旋-电荷转换中的独特作用。但是,夹在两种绝缘的复杂氧化物之间的二维电子液体是否呈现Edelstein 效应一直没有答案。此前的研究已经发现,在LaAlO3 (LAO) 和 SrTiO3 (STO) 界面的二维电子液体,表现出一系列独特物理性质,例如二维铁磁性、二维超导电性以及栅极电压可调控的Rashba形式的自旋-轨道耦合。这类电子液体和以往研究的二维电子体系完全不同,由d电子构成,不仅呈现强电子关联特征,同时具有固有磁矩,从而为自旋流-电流转换研究,也为新奇物理效应的探索提供了理想平台。最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磁学实验室博士研究生张洪瑞、孙继荣研究员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韩伟教授 、施靖教授合作,在LAO/STO二维电子液体中成功地实现了高效自旋流-电流转换:利用铁磁共振技术实现自旋泵浦,进而注入自旋流到LAO/STO界面,他们发现自旋流会导致沿界面的横向电荷累积,形成自旋流-电流转换,即,逆Edelstein 效应。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这一效应发生在室温附近的宽温区内,且利用栅极电压可以在很大的范围内调控其转换效率。更有意思的发现是,自旋流可以穿透很厚的LAO绝缘层,达到界面,即使LAO绝缘层厚到16nm时仍然可以发生明显的转换效应。这一特点完全不同于此前研究的金属与拓扑绝缘体体系,暗示氧化物中可能存在非常规的自旋流传输机制。这一工作清楚表明氧化物界面支持高效自旋-电荷转换,后者正是自旋电子学关注的核心问题。


图1. SrTiO3 与LaAlO3 界面二维电子液体能带结构、Rashba形式的自旋-轨道耦合以及自旋泵浦示意图。

图2. LAO/STO二维电子液体逆Edelstein 效应的温度依赖关系。LAO厚度为6 单胞(约2.4nm)。

图3. 栅极电压对二维电子液体自旋-电荷转换效应的调制。LAO 厚度3 个单胞(约1.2nm)

这一研究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 上。该工作得到了科技部(2015CB921104, 2016YFA0300701, 2014CB9209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11574006 and 11520101002)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

文章链接:http://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3/3/e1602312.full

编辑:yangfz


近期热门文章Top10

↓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

1. 数学是什么?

2. 漫画 | 李政道和杨振宁是如何获得诺贝尔奖的?

3. 激光笔发出的是激光吗?不是吗?

4. 火焰的本质是什么?

5. 关于薛定谔,你不知道的七件事

6. 盘点那些著名的学术造假事件|315特辑

7. 大龄硕博,你还能纯粹地喜欢一个人吗?

8. 宇宙一直在膨胀,为啥你不会受其影响而变胖?

9. 打死你也猜不到的14个数字规律问题

10. 世界到底是不是确定的?

点此查看以往全部热门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旋轨道转矩
进展 | 二维电子气的高效自旋-电荷转换效应
完全电子化的二维自旋晶体管:有望取代传统电子器件!
物理学家发现用于高效数据处理的新材料!
Science:惊呆了,这样也能合成超薄二维纳米材料!
大连化物所在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