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像搞科研一样搞投资
常常有朋友问我(原作者),“要想把投资做好,应该看什么书?”每次看到这种问题,我总是想回复:建议你先多读读自己的专业书籍。
这个回答有点奇怪吧?其实,在我看来,做好投资所需要的一些素质,并不是通过投资这件事本身能获得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科学教育,尤其是理工科教育,是最好的投资教育。
说实话,对于网上近些年流传的一些“反智言论”:
“北大毕业生卖猪肉,所以读书无用”,
“博士毕业生给初中毕业生打工”,
“数学滚出高考”,
“我买菜要学微积分”?
...
我觉得有点无奈。
真正的牛人,都是一通百通的。
你以为数学没用?数学用处大了去了。
今天,我就来八卦几个科学界牛人,刷完学术界,刷投资界的传奇。
01
网上有个段子,调侃的是中国当今的“装B四天王”:
不知妻美刘强东,
普通家庭马化腾。
悔创阿里杰克马,
一无所有王健林。
功成名就的时候,不装一装B,简直对不起自己。这么惊世骇俗的B,西蒙斯也装过。
西蒙斯是谁?
西蒙斯(James Simons)在普通民众中知名度不高,但在金融界简直是个神话般的存在。这老爷子年青时是个天才:
20岁毕业于 MIT 数学系,
23岁在 UC Berkeley 拿到 PhD,
24岁去 Harvard 任教,
26岁被国防分析研究所(IDA)请到 Princeton,表面上搞研究,实则为军方破解密码。
是不是有点像纳什?后来,西蒙斯因反对越战而离职,30岁在 Stony Brook 当上数学学院院长……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成就已经可以吹一生了,但对于西蒙斯来说,开挂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西蒙斯早年的照片
西蒙斯在学术上最大的成就是和陈省身合作的“陈-西蒙斯定理”——这后来成为微分拓扑学的基础性理论。
在37岁获得了几何学界的诺贝尔奖:韦布伦奖(Oswald Veblen Prize)后,西蒙斯可能觉得学术圈已经刷到头了,他毅然决定换个方向,继续开挂。
于是,他成立了一家名叫“文艺复兴”(Renaissance Tech.)的对冲基金。从名字上看,我觉得西蒙斯是准备把装B进行到底了。
不幸的是,他又成功了。
西蒙斯在基金界的地位,就好比武当张三丰,他在华尔街之外开创了一个新的投资流派。这么说吧,现在基金风格分为三种,分别叫:巴菲特、索罗斯、西蒙斯。
文艺复兴基金的旗舰产品名为“大奖章基金”(Medallion Fund)。这个基金就像印钞机,二十多年来一直在赚钱,年均收益率大概是巴菲特的两倍。
一般的基金收费按照“双二标准”,管理费2%,分成20%;但西蒙斯有钱任性,非得管理费5%,分成36%。即便如此,大奖章依然遭到疯抢,最后不得不停止对外发售,只受理自己人的钱。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基金界哀鸿遍野,但大奖章依然盈利了80%,而西蒙斯个人收入25亿美元。
西蒙斯和他的经济学家太太
在风云变幻的对冲基金领域,几十年屹立不倒,持续领跑,说是神话毫不为过。西蒙斯老爷子退休后还装了个B:
我人都走了,基金还在那赚钱,这让我觉得自己并不重要,有点失落……
是不是和“悔创阿里”的杰克马有异曲同工之处?
02
西蒙斯老爷子是从学术界杀进了投资界,还有个从学术界杀进投资界,后来又杀回学术界的奇葩,肖(D.E. Shaw)。
这哥们原来也是个学霸,斯坦福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博士, 30 岁不到就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做教授,专门研究超大规模并行计算。哥伦比亚大学地处纽约,纸醉金迷,肖可能觉得学术界不够刺激,1986年放弃了教授生涯,转投华尔街著名投行摩根斯坦利。
两年后,肖创建了自己的对冲基金 D.E. Shaw & Co. LP.,专注做高频交易(插一句题外话,这家对冲基金公司走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顶级牛人,就是亚马逊的创始人贝佐斯)。
肖同志有点太帅了
和今天高频交易人满为患的情况不同:当时计算机很破,内存上兆的就是中型服务器了,计算机语言和组件也比较晦涩,不像今天这么普及和丰富。
因此,能掌握高速网络编程和大型并行计算的人,除了能算弹道和模拟核爆之外,还能成为第一批做高频交易的人,干的事情基本就是无风险套利——利用市场无效性,剪市场的羊毛,赚钱的速度仅仅取决于你能剪多快。
作为专门研究超大规模并行计算的顶级专家的肖同志,率先杀入高频交易,完全是流氓会武术,谁也挡不住,剪羊毛速度世界一流,很快人生进入了新的高峰。到 2015 年,他的个人净值已经 41 亿美元,杀入全球财富榜前 500。
40出头,财务自由,多么完美的人生!肖同志本来应该去追寻诗和远方了,结果他偏偏不按套路出牌,脱下西装,又搞起了科研。但此番再回学术圈,肖同志再不是一穷二白,人微言轻的屌丝了,他已经成了一个破坏力惊人的土豪。肖成立了 DE Shaw Research(DESRES),这个科研机构后来可以说把计算化学领域的其他研究机构都虐出了翔……
怎么会这样呢?简单地说原因就是,肖同志召集了一帮顶尖的博士屌丝们(爷有的是钱)搞出了一台专门用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高性能专用计算机——Anton,这台变态机器比一般的超级计算机快约 10,000 倍。比最好的超算也快 1,000 倍。这玩意儿简直是倚天剑和屠龙刀啊,拿着这个神器,DESRES在《自然》和《科学》这样的顶级杂志上发论文都和灌水一样,真的是和灌水一样……
就凭这从投资圈杀回学术界的情怀,我觉得肖同志的形象光辉伟大。
03
除了二级市场之外,一级市场也有不少成功科学家的身影。华人科学家张首晟就是其中一位。
张首晟出生于上海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少年时期不太幸运,正赶上文革,他的初等教育是在家里的阁楼里完成的。15岁时,全国恢复高考,张首晟的人生开始进入快车道,他直接考入了复旦大学物理系。大一下学期时,又被选定到德国柏林大学深造物理学。
那时候的小张同学,可谓春风得意。感觉自己是要为人类文明做贡献了。但现实却给了小张同学残酷的打击,他的理论物理专业的同学纷纷转专业,原因很简单,理论物理这个方向太难了,在当时的同学们看来简直看不到任何前途。
不过小张同学在殿堂级名校哥廷根大学(这学校历史上有多牛B就不用我赘述了……)附近的一片科学家墓地中,找到了自己对“人生意义”的定义:“要贡献一个到整个人类文明最后一刻,也能够保存下来的知识。” 顶级牛人的境界就是不一样。
从这以后,张首晟开始潜心搞学术,咬定青山不放松。结果30岁就当上了斯坦福大学的物理系副教授。
张首晟在学术上最大的成就是对拓扑绝缘体和量子自旋霍尔效应的开创性研究。这些成就使他已经包揽物理界几乎所有重量级奖项(除了诺贝尔奖)。而按照他的导师杨振宁的说法:“对他来说,获得诺贝尔奖只是时间问题”。就连火爆一时的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理论物理学家谢耳朵也在剧中提到了“拓扑绝缘体”。
什么是拓扑绝缘体?我理解得可能也不专业。简单地说,拓扑绝缘体是个内部绝缘,而表面可以导电的神奇材料。这种材料将取代半导体,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颠覆性的改变。举个例子,采用了拓扑绝缘体的电路和芯片能极大降低功耗,今天需要一天一充电的手机,可能到时候能用一个月。我不由想起了最近投资界热捧的“共享充电宝”项目们,要是拓扑绝缘体早点投入实用,这帮充电宝们就都不用玩了。
张首晟这位斯坦福最年轻的终身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艺术与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三院院士,刷完了学术圈,一转身就创办了丹华资本,做起了天使投资人。
结果,第一次投资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投资的公司VMware如今市值380亿美金,从2013年到2016年第一季度,两年之内丹华资本共投资了几十家公司,包括整合数字存储技术的Cohesity、大数据技术GoodData、GraphSQL、EverString、A/B测试服务公司 Optimizely、手指触屏技术Qeexo、移动安全公司Trustlook。室内3D模型的InsideMaps等。其中接近一半公司的估值翻了3-21倍,业绩骄人。
只能说,懂科学技术的童鞋,才真正了解投资什么样的项目才能取得成就。
后记
科学家做投资,赚钱像印钞一样的故事,其实并不鲜见。甚至我身边还有不少理工科背景的朋友,不仅科研做得好,投资赚钱也跟流水一样滔滔不绝。只不过没有这么开挂,这么出名罢了。
我觉得,做投资和搞科研一样,精髓是“理性,规则和耐心”。而这些品质都不是靠看几本书就能习得的,需要的是长时间的练习和积累。
从去年开始,“认知升级”这个词在网上传得很广。这个词充分满足了大众浮躁的心理需求,让大家误以为成功靠得是“顿悟”。“只要自己的认知升级了,离成功就不远了”。
这就好像一个大一学生问微积分老师,怎么才能在期末考中取得好成绩?老师说:你把我们的教材学得滚瓜烂熟,期末一定能考好。然而,把教材学得滚瓜烂熟是一天就能做到的吗?
成功没有什么捷径,人生是一场长跑,每个人都应该有“长跑心态”,扎实地打下基本功,才能从容地面对人生中的起起落落。
经授权转载自辣妈有财商微信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连续18年平均年收益率高达35%,远超同期巴菲特!你不知道的股神
詹姆斯·西蒙斯—模型先生
解读量化投资_西蒙斯用公式
詹姆斯西蒙斯是世界级的数学家,也是最伟大的对冲基金经理之一
【量化研究】量化投资大揭秘:数学家如何用35.6%战胜华尔街
用数学赚了大钱的人 ——詹姆斯·西蒙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