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位禅师为了一块饼,竟然说自己是驴粪里的蛆!

赵州从谂禅师,为人非常风趣,被称赵州古佛,八十岁还在行脚。有一次和他的弟子文远禅师在一起,一时高兴,便和文远禅师说︰

“我们来打个赌,谁能把自己比喻做最不值钱、最下贱的东西,谁就胜利。赢了的人,就可以吃一块饼。”

文远禅师就说︰

“好吧!你请说吧!”

“我是一只驴子。”赵州说。

“我是驴子的屁股。”

“我是屁股里的粪。”

“我是粪里的蛆。”

赵州无法再比下去。就问文远禅师︰

“你在粪中做什么?”

“我在那里避暑乘凉啊!”

于是赵州认输丢了饼。

这段对话暗示我们,要从卑贱里面去体会伟大,从烦恼当中去证悟菩提,要心净一切净。所以禅师与禅师之间的对话,充满禅味。所谓心能转物,驴子、粪、蛆,都可以把它变成佛法。

谈到这里,我想到我们佛光山男众部附设的沙弥学园,有好多十几岁的沙弥在念书。其中有个大约十五岁的小男孩,由于嘴巴长得阔,而且喜欢说话,所以有人为他取个绰号,叫他‘鸭子’。有一次,我碰到他,我就问︰

“谁在那里啊?”

他跟我头一歪说︰

“鸭子啊!”

我真没有想到,他竟那样的洒脱。记得他还在国民小学读书的时候,电视正在上演‘保镖’连续剧,剧中有个坏人叫曹天成,因为这个小孩很顽皮,大家就又叫他曹天成。我们觉得这些绰号怪难听的,他却淡然处之,根本无所谓。他才十几岁,这种赤子之心,这种超脱荣辱毁誉的态度,不正是解脱吗?

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大人物,经常为了‘名’和‘利’而烦恼不休,真不如这个十几岁的小沙弥。这种活泼的心境,天真的态度,倒也契合佛法。

再举一个例子。温州净取寺,有一个比丘尼,名字叫玄机,曾经在大日山参禅。有一天,她去参访雪峰禅师。雪峰禅师也学六祖大师的作风,第一句就问她︰

“你从哪里来?”

“大日山来。”

“日出也未?”(用机锋来问)

玄机回答︰

“如果太阳出来了,就溶却了雪峰。”

雪峰问她日出没有,意思是你开悟了没有?玄机就答,如果我开悟了,哪里还有你雪峰呢!哪里还要来问你呢?

“哦!”雪峰听了,觉得她虽没有开悟,倒也有点道理。再问︰“你叫什么名字啊?”

“我叫玄机。”

“日织几何?”意思是说,你每日如何修行用功?

玄机怎么回答呢?她说︰

“一丝不挂。”意思说已经解脱尽净,这话说得太大了。

这么谈过以后,玄机就走了。走到门口的时候,雪峰在后面叫着︰

“喂!你那袈裟拖在地下呢!”

玄机一听袈裟拖在地下,赶快回头一看。雪峰哈哈大笑说︰

“好一个一丝不挂啊!”

所以一个人的实际修持,是开悟了,或没有开悟;是解脱了,或没有解脱,从谈话里面,禅师们都会把你问出来、考出来,或暗示出来。

又有一个出家人,来问赵州禅师︰

“请问禅师,怎样才能参禅悟道啊?”

赵州禅师本来坐在那里,被他一问以后,站起来说︰

“我要去厕所!”

走到半路又停下来,回头对那个问话的人说︰

“你看,像小便这样的小事,还要我自己去,别人不能代替。”意思是说,如何参禅悟道,是你自己的事,你怎么来问我呢?像这样的暗示作风,多么活泼,多么高明,又多么透彻。

唐朝有一位文起八代的大文豪韩愈,不信佛法,反对佛教。为了谏迎佛骨,被贬到潮州做刺史。当时潮州文化未开,知识分子太少,要找一位讲话的对象都很难。这时,潮州有一位大颠禅师,是石头和尚的弟子。韩愈一想,和尚都有学问,不妨找他谈谈。

一次拜访,两次拜访,都见不到大颠和尚。有一次,好不容易,见到大颠和尚在那里入定。好,就等一下吧,等到你睁开眼睛再和你谈话吧。可是等了很久,这大颠禅师却始终闭着眼睛坐在那里。韩愈等得太久,不耐烦了,大颠和尚的侍者看着也过意不去,就用引磬在师父耳边一敲,意在请他出定,同时又说了两句话︰

“先以定动,后以智拔。”

意思是说,师父啊!你入定的功夫,已经打动韩愈,见了出家人已经不再傲慢;不过,你别老是入定,要赶快讲话啊,以你的智慧来开导他罢!

聪明的韩愈,一听侍者这两句话,非常高兴。他说︰

“禅师门风高峻,我已从侍者嘴边,得到一个佛法的入门。”后来韩愈就拜大颠和尚做师父,皈依三宝。

有时候千言万语,话讲多了反而没有用。像大颠禅师,一言不发;而侍者,也仅仅说了两句话;却间接的暗示出一个很高的道理,使人心里信服,使傲慢不信佛的人,到最后还是不得不皈依佛门。

大颠禅师的师父是石头希迁禅师,他的肉身现在还在日本总持寺。石头希迁十二岁的时候,见到六祖惠能大师。六祖大师住在广东曹溪,而石头禅师是广东人。六祖一见到他,非常高兴的说︰

“你可以做我的徒弟。”

“好啊!”他十二岁就做了六祖的徒弟了。

但是三年后六祖就圆寂了。一个十五岁的小孩子见师父要圆寂了,就问六祖︰

“和尚百年以后,弟子要依靠谁?”

“行思去!”六祖告诉他。

他把‘行思’误为‘寻思’,就天天用心思参禅。后来有一个上座告诉他︰

“你错了!师父告诉你‘行思去’,因为你有一个师兄叫行思禅师,在青原山弘法,你应该去找他。”

石头希迁禅师听了,立刻动身前往,后来就在青原行思那里悟道了。以后住在南岳衡山,有一石头状如平台,石头搭草堂于其上,一住数十年,人们都叫他石头和尚。

当他从曹溪到青原山参访行思禅师时,行思禅师问他︰

“你从哪里来?”

石头希迁禅师回答道︰

“我从曹溪来!”这句话很了不起,意思是说,我是从师父六祖大师那里来的。

行思禅师又问道︰

“你得到什么来?”

“我没有去的时候,也并没有失去什么啊!”意思是说未去以前,我的佛性本具,我还要得到什么呢?

“既然没有得到什么,你又何必去曹溪呢?”

“若没有去曹溪,如何知道没有失去呢?”意思是说不到曹溪,我也不能认识自己本具的佛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禅故事:感悟人生至高智慧和境界
智慧泉源——禅门公案八则
无所忧,无所执:唯有淡然欢喜
寸丝不挂
古涧寒泉
赵州和尚:最懂得茶道的禅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