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希言自然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这段话传的有点乱,尤其网上各个版本更是一锅粥。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希言”。又是一个特殊用法,“言”,就是表述。“希”不是指稀少。“大音希声”,“听之不闻名曰希”,有声音,但就是听不见,叫做“希”。“希言”,就是一直在表述,我们就是听不见,这叫做“不言自明”。

自然”。自是自己,然是“是”的意思,自然就是本来面貌,换成佛门的说法,就是“真如”。它不是我们现在讲的“大自然”,尽管后边跟着说风雨,但是先秦时期没有“自然”这个词。我们现在说的“自然”,是清朝末年、民国初期,nature这个单词翻译的时候,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就把自然弄过来翻译了一下,这个在清朝以前,都叫做“天地”。

“希言自然”合起来,就是说世界的本来面貌、固有行为,是不言自明的。然后后边就讲到一堆例证: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老天刮风、下雨,都不会一直刮个不停,下个不断。说,连老天都是这样的。

“尚不能久”,“久”就是一直不停的刮风下雨,这种事情连“天地”都做不到,何况我们一个人呢?

以前讲“天地之所以久且长”,是说天地一直存在,在存在上久且长,而这里说的久是天地以刮风下雨的形式彰显自我,不可能一直这样干的,所以叫“天地尚不能久”。

但是天地我们都知道它的存在,也决不能忽视它的存在,这并不是他用风雨的形式彰显自我的结果。虽然它可以以风雨的形式表现,甚至可以用更极端的方式,比如打雷、火灾、发大水等等,来强调自身的“存在”,但是一般不会这样干。当然,这并不代表“天地”有自主意识,但也不代表“天地”就没有反馈能力,而“天地”的这种“不言自明”的精神,就叫做“希言自然”。

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都是这个意思。

图片来自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循道而行我自然——老子智慧【39】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吕祖注道经 希言自然章第二十三
老子:“希言自然”,随道而行,如有神助无往不利
29、第二十三章 万物无常生灭变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