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动物意识从何而来?科学家称:意识由许多较小成员共振的结果

趣味探索讯 从细菌到蚂蚁再到老鼠,从人类到大象再到鲸鱼,不论大小所有的生命体都具备着意识。为什么我的意识在这里,而你的意识却在那里呢?为什么每一个人都将宇宙分成两个,一个是以自已为中心的主体和另外一个无限体呢?意识与物质载体间的关系又是什么?

几千年来,对于这个问题人们一直没能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然而在过去十年中来自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心理学教授Jonathan Schooler和多名科学家建立了一套所谓的“ 意识共鸣理论”。用以解释动物意识与物质间存在的某种振动联系。

宇宙中所有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即使是看似静止的物体也在以不同频率振动着。我们知道振动也是一种运动。有趣的是,当把不同振动频率的物体聚集在一起时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情况,一段时间后这些物体将变得以相同频率一起振动,让科学家感到异常神秘,这种现象被描述为自发自组织现象。

数学家Steven Strogatz用宇宙、自然和日常生活来描述共振术语。比如当某些萤火虫聚集在一起后,它们自动地同步闪烁,其方式实在很诡秘。当功率和频率相同光子同步时,激发出激光。当月球自转与公转完全同步时,我们总只能看到月亮的同一张脸。

既然宇宙中天体与天体间,大自然中动物与动物间都存在不可思议的共振关系,那么动物意识是否也存在着所谓的共鸣现象呢?

一位神经学家在研究中发现,人类大脑神经元可以释放出仪器可测量的频率脑电波,而动物意识通常又与各种神经元活动相关。德国生理学家帕斯卡尔·弗里斯称,不同频率脑电波产生不同类型的意识。

Fries就是一部专注于测量γ波,β波和θ波的仪器,通过放置在头颅上的电极触角来测量大脑中电振荡的速度。这部仪器发现人类大脑正在使用电化学脉冲来相互通信,人脑神经元组产生振荡,制造一种速度和电压在平均时会产生每秒周期测量的脑电波。

研究发现γ波与感知,冥想和意识有关。β波与大脑睡眠和唤醒有关。θ波则控制着人类放松或做梦。这三种波的共同产生和作用产生各种类型的人类意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整个宇宙都是由不同振动频率的能量组成
β、α、θ、δ波:意识与脑电波频率的关系
声音/音乐与生命
现实版盗梦空间 人或可以控制自己的梦境|盗梦空间|控制
你即一切,一切即你
一种最好的德慧智教育 - 中华德慧智教育?广西推广中心 国学教育 慧识教育 - 中华德慧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