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P2P网贷行业最具忽悠的三大宣传语

网贷平台“跑路”事件频频发生,投资者们总会被一些在金融领域明显违规甚至违法的宣传语所害。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尤其是P2P,确实广泛存在着夸大宣传的问题,但监管力量有限,目前P2P平台的违规行为基本没有受到处罚。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尤其是P2P,确实广泛存在着夸大宣传的问题。承诺保底收益、使用误导性表述、不提示投资风险,均属于违规行为。但监管力量有限,目前P2P平台的违规行为基本没有受到处罚。而行业要想健康成长,必须合法合规,同时也让投资者建立正确的预期。

网贷之家最近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又有10家P2P平台“跑路”或关闭。从今年开始,每月都有网贷平台“跑路”的消息,每次“跑路”都会有大量投资者血本无归。投资者之所以被忽悠,很重要的一点是被“零风险”、“本息保障”、“互联网银行”等在金融领域明显违规甚至违法的宣传语所害,而这些宣传语在P2P网贷领域却成为一些平台宣传的“法宝”。

P2P网贷平台在宣传上存在的误导投资者问题,在业内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这个行业目前监管政策还不到位,实际上是在享受着监管制度的红利,这就要求投资者在选择平台的时候一定要谨慎,要学会自我辨别。”网贷之家联合创始人徐红伟说。

安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安锐对《投资与理财》记者表示:“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尤其是P2P,确实广泛存在着夸大宣传的问题。承诺保底收益、使用误导性表述、不提示投资风险,均属于违规行为。但监管力量有限,目前P2P平台的违规行为基本没有受到处罚。这些不规范的行为,在行业以超常规速度发展的初期可以理解,但平台要想健康成长,必须合法合规,同时也让投资者建立正确的预期。” 对于一些P2P对外宣传时使用“银行”的字眼,中国政法大学金融创新与互联网金融法制研究中心主任李爱君认为,这已经不是违规,他们已经违反了《商业银行法》,目前银行必须是经过银监会批准并发放牌照,没有牌照就宣传自己是银行,纯粹就是忽悠投资者。

下面就来看看这些最具忽悠的宣传语。

1.零风险

“零风险”这个奇葩的词语,每当出现在金融领域,都会令专业人士头上冒冷汗。而在P2P网贷领域,这个词语却成为大街货,谁都可以拿来为自己平台做信用背书。

在记者浏览过的P2P网贷中,出现“零风险”字眼的不在少数,有的稍微隐晦一点,写成“近零风险”。对此,有平台负责人竟然解释说:“从我们的角度理解就是零风险”。这样坑爹的解释,不知道投资者会不会也这样理解。

对此,汇投资董事长张征评价说:“从目前跑路的上百家平台情况来看,‘零风险’的宣传语对投资者除了误导,没有其它实质意义。”

除了草根平台打出“零风险”这样的宣传语,一些实力雄厚的平台也采用这样的策略。记者在上市公司万好万家投资的网贷平台黄河金融网站上看到,“零风险”的宣传语就出现在显赫的位置上。

2.100%本息保障

“100%本息保障”是网贷领域备受诟病的宣传语,《投资与理财》今年4月刊登了名为《本息保障或成皇帝的新装》的文章,就在投资中引起强烈的反响。

“很多投资者之所以进入P2P网贷领域,就是看到这些平台上说的‘100%本息保障’。在平台没有出事之前,就算出现少量的坏账,但为了自身的声誉,平台都会想办法偿还本息。一旦平台出事,这样的宣传语就成了忽悠投资者的证据。”有资深投资者这样评价。

新新贷总裁助理朱捷对记者表示:“这已经成为这个行业的鸡肋,因为行业的不规范和投资者不成熟,你不这样宣传,一些投资者就不相信你。如果也这样宣传,就和那些平台沦为一样了。”

目前,宣传“本息保障”的平台不在少数,甚至在新浪微财富和金银猫、点融网等P2P平台合作的产品中,也出现“保本保息”“100%本息保障”的宣传语。不知道新浪是否起到审核的作用,还是明知故犯。

3.银行托管

最近有媒体报道称,多家P2P公司均高调宣布与平安银行合作,开展资金托管业务。但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平安银行实际上系为合作的P2P平台资金存管,而非托管。一字之差,却相差甚远。“监管、托管出了问题要负责任,存管就不用了。”有专业人士这样评价。

对此,平安银行称:“截至目前,平安银行在P2P业务领域仍处于资金结算服务模式的研发阶段,并未向任何一家P2P网贷平台提供资金结算和清算服务,也未与任何一家P2P网贷平台实现平台交易系统和银行结算服务系统的对接。”

《投资与理财》记者在人人贷、微贷网、拍拍贷等数十家网贷平台官网发现,已有网贷公司在官网的醒目位置表示与平安银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记者从平安银行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他们“在监管政策没有明确出台之前,目前与P2P合作还是很慎重的,签署的只是一个框架协议,未来和网贷平台会有进一步合作。”

“最实质的合作也就是一些平台风险备用金存在银行而已,与第三方托管毫无关系。平台主动和银行合作是好事,但搞一个文字游戏,进行过度宣传炒作,不过是为平台增信罢了”有业内人士这样认为。

Tips:

P2P 第三方担保

目前几乎所有的P2P平台都有担保制度,这使得P2P平台有了纸面上的“100%本息保障”,但事实上P2P有多种担保形式,并非所有担保都能为投资者的钱“兜底”。

对于使用第三方担保的P2P平台,大部分平台所谓的第三方担保都是一般责任担保,当发生违约时,只有在确认借款人完全没有偿还能力的时候才会赔付,因此如果遇上“老赖”或找不到借款人等情况,担保公司是不会赔付的。只有极少数平台使用的是连带责任担保,这种第三方担保最为靠谱,一旦发生借款逾期或违约后,无论找不找得到借款人,担保公司都得赔。

互联网银行

“互联网银行”,看上去“高大上”的词汇,虽然一些投资者虽然看不懂,但也会动心。与抱银行大腿不同,有些P2P网贷平台在对外宣传中,就直接用“银行”这样的字眼。

前段时间有投资者给《投资与理财》记者发来的截图显示,上海一家网贷平台的百度推广就标明是“国内首家互联网金融银行”,其在百度百科则显示为“上海第一家互联网金融银行”。还有更夸张的一家综合平台则宣传为“全球首创互联网银行平台”。从这两家平台宣传语中,竟然还夸张的用了“国内首家”“全球首创”这样山寨的词语。

对此,有监管人士对记者表示:“称自己是银行,这不但是宣传违规,甚至存在违法的嫌疑。银行都是由监管机构发牌照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摸底P2P生态系列访谈
北京下发史上最严整改要求:风险准备金被封杀
P2P投资:考量平台看风控
玩转P2P不可不知的100个问题
P2P跑路调查:投资者求高收益 最高损失超百万
有第三方担保的网贷平台难道也靠不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