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选宽指数基金,不选窄指数基金

2008年5月3日,在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蒂莫里·费里斯提问:“巴菲特先生,芒格先生,如果你们只有30来岁,没有什么其他经济来源,只能靠一份全日制的工作来谋生,根本无法每天进行投资,假设你们已经有些储蓄足够维持你们一年半的生活开支,那么你们攒的第一个100万美元将会如何投资?请告诉我们具体投资的资产种类和配置比例。”

巴菲特哈哈一笑回答:“我会把所有的钱都投资到一只成本费率低的跟踪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指数基金上,然后继续努力工作……把所有的钱都投资到像先锋500指数基金那样的成本费率低的指数基金上。”

美国有很多跟踪各种各样指数的指数基金,为什么巴菲特特别推荐跟踪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指数基金呢?

美国《财富》杂志曾报道,巴菲特个人和管理350亿美元资金主要投资于对冲基金的普罗蒂杰公司立下一个“10年之赌”。巴菲特断言一只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未来10年内的收益将会“跑赢”普罗蒂杰公司精心选择的5只对冲基金。

美国有很多跟踪各种各样指数的指数基金,为什么巴菲特特别选择跟踪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指数基金呢?

原因很简单,选择指数基金的最基本原则是选宽不选窄,而跟踪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指数基金目前是美国主要指数基金中最宽的。

股票指数的基本原理是,从整个市场的所有股票里面选择一部分市值最大的股票作为成份股,用这些成份股市值的涨跌情况代表整个市场市值的涨跌情况。

举个例子,这就相当于从全体居民中选出一部分作为代表,选出来的代表人数越多,占整体的比例越大,代表性越强。把股票看成一个小镇的选民,成份股就是同样代表,假设一共有1万只股票,500个代表要比50个代表更有代表性,5 000个要比500个更有代表性。与此相同,以市值为权重的编制方法,选择的成份股越多,就越能代表整个股市。

因此,我们选择指数基金的基本原则是选宽不选窄,优先选择那些跟踪更宽的股票指数的指数基金。这也是巴菲特特别推荐跟踪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指数基金的主要原因。

在中国股市,选择更宽的指数基金业绩更好

指数基金采取指数化投资方法,一般将其90%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标的指数对应的样本成份股,标的指数的收益率往往占其业绩比较基准的95%以上,因此选择适合的指数基金实际上就是选择适合的标的指数。

那么是不是同样的编制方法下越宽的指数长期业绩越好呢?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用编制公司相同、编制方法相同、只有样本宽窄不同的三对指数进行对比:

最典型的是中证指数公司编制的中证指数系列——沪深300指数,中证50指数和中证100指数。

沪深300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编制,并在2005年4月正式对外发布,同年9月中证指数公司成立后,沪深300指数移交中证指数公司管理运行。该指数由沪深两地规模大、流动性好、最具代表性的300只股票构成,综合反映了沪深A股市场整体表现。沪深300指数也是国内首只股指期货的标的指数,在基金公司开发指数基金的浪潮中,沪深300指数是使用最多的标的指数,截至2009年年底,以沪深300指数作为投资标的的基金产品达到18只。

中证50指数和中证100指数是由中证指数公司独立开发,并于2006年5月正式发布的。该指数的样本股选择范围限于沪深300指数的样本股,并在沪深300指数样本股中挑选市值最大的前50只股票和前100只股票,由此构成中证50指数和中证100指数的样本股。该指数综合反映了沪深市场中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最大市值公司的整体状况。截至2009年年底,以中证100指数作为投资标的的基金产品有6只。

沪深300指数与中证100指数以及中证50指数均是跨越沪深两地市场的指数,汇集了沪深两地市场规模较大的蓝筹股群体,其中,中证100指数和中证50指数成份股更是摘取了沪深300指数中规模最大的前100只和前50只股票。

在市场代表性上,根据中证指数公司发布的3月份中证指数月报,截至2010年3月底,在整个A股市场中占比分别为80.75%与80.35%。沪深300指数总市值为16.46万亿元,它与自由流通调整市值在整个A股市场中占比分别为67.67%与59.93%。中证100指数总市值与自由流通调整市值在整个A股市场中占比分别为53.71%与40.44%。

在行业均衡度上,截至2010年3月底,沪深300指数中前三大行业分别为金融地产、原材料和工业,市值占比分别为38.37%、15.51%和14.2%,其前三大行业占比达到68.08%;中证100指数的前三大行业分别是金融地产、工业与原材料行业,市值占比分别为50.96%、12.59%和11.02%,前三大行业占比高达74.57%,而且中证100指数几乎一半的市值都来自金融地产行业,行业集中度较高,未来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因此,在市场代表性及行业均衡度上,沪深300指数略胜一筹。

由于沪深300指数与中证100指数在样本股选择、行业市值分布及占比上的不同,导致其收益率表现也存在一些差异,从长期收益率上看,自2005年6月6日到2009年12月31日期间,经历了A股市场的牛市、熊市转变以及大幅反弹,盘中行业以及个股剧烈波动,期间沪深300指数累计收益率为373%,中证100指数收益率为343%,中证50指数收益率为295%。对比经历牛市、熊市和反弹后的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指数明显好于中证100指数,中证100指数明显好于中证50指数。

同一期间,编制方法相同的上证180指数总投资收益率为308%,明显好于上证50指数245%的投资收益率。编制方法相同的中信标普系列指数总投资收益率从高到低依次是:中信标普A股指数(387%),中信标普300指数(349%)、中信标普50指数(308%),中信标普100指数(303%)。

有意思的是,同样的编制公司同样的编制方法下,宽窄不同的指数在熊市的最大跌幅几乎完全相同,但在牛市及反弹期间的最大涨幅差别很大。一个关键的原因是,越宽的指数包含越多的成份股,其中包含的中小市值公司股票越多,而这些中小市值股票在牛市的涨幅往往明显高于那些大市值股票。

我们的结论是,中国股市和美国股市同样明显地表明,同样的指数编制方法,成份股越多,基准指数越宽,经历牛市、熊市和反弹后的总投资收益率越好。

以上比较告诉我们,选择更宽的指数,长期收益率更接近于股市整体收益率,更高也更稳定。

表1-2 最近3年间不同系列指数在牛市、熊市反弹不同阶段中的涨跌表现

*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2008年10月28日;****2008年12月31日。

在美国能够选择比标准普尔500指数更宽的指数基金

相信如果有更宽的指数基金,巴菲特肯定会推荐那些跟踪指数更宽的指数基金。

幸运的是,现在有了。

在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选择前500只市值最大的股票作为成份股,而道琼斯·威尔希尔5000整体市场指数选择所有4 971只股票作为成份股。前者是选出10%的股票作为代表,后者是全民参加投票,每只股票都是样本股,后者更有代表性。

2006年7月底,标准普尔500指数中500只成份股的总市值为11.9万亿美元;而构成道琼斯·威尔希尔5000整体市场指数的4 971只股票总市值为15万亿美元,前500只股票的市值占80%左右,剩余4 471只股票的市值只占整个市场总市值的20%左右。

根据芝加哥大学证券价格研究中心的研究,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年收益率为10.4%,道琼斯·威尔希尔5000整体市场指数的年收益率为10.2%。二者的相关系数为98%,相关系数100%代表完全一致,因此可以说几乎完全一致。

但是不可否认,在20世纪90年代,入选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大市值股票的股价表现非常好,但2000年以来,大市值股市表现欠佳,而小市值股票股价表现非常出彩,尽管出现了网络股泡沫,小公司的表现仍然相当不错。

因此,如果只选一只跟踪美国股市的指数基金,选择跟踪比标准普尔500指数更宽的基准指数,投资业绩更接近于美国股市的整体业绩水平。比如后来出现的罗素3000整体股市指数、道琼斯·威尔希尔5000股票指数、MSCI美国大盘指数,其选择的指标股多达3 000个、5 000个,远远超过标准普尔500指数的500个指标股。

美国的马尔基尔认为应该选择比标准普尔500指数更宽的指数基金,他提出两个理由:

第一,跟踪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指数基金太多了,采用类似的指数投资策略太流行了,以至于影响到入选该指数的成份股的股价。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的并购和杠杆收购浪潮中,原来属于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中的许多大公司由于被并购而消失了,不得不从指数中剔除它们,以新的公司股票替代。这些公司此前一直未入选成份股,结果一入选,就像鲤鱼跳龙门一样,马上就会身价大增,股价往往会上涨5%以上,至少短期内会有如此大的涨幅。原因很简单,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成份股调整,跟踪该指数的许多指数基金必须相应调仓,根据新入选的成份股在指数中占的比重买入。由于在短期内同时买入众多指数基金,这些新成份股的股价也相应大涨。同样的公司,同样的基本面,仅仅是因为入选了成份股,股价就略高一筹,至少在入选之后的一段时间如此。这明显增加了跟踪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指数基金投资成本。而如果跟踪的成份股更多,少量成份股调整占指数的比例更小,指数基金调仓的成本也就更小。

第二,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另一个缺点是,这500家成份股公司都是大公司,没有把其余数千家美国经济中最富有活力的中小公司包括在内。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股市与过去不同的是,小公司股票涨幅表现明显好于大公司股票的表现。市值规模较小的小公司股票的总体年涨幅为12%,而市值规模较大的大公司股票(如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总体年涨幅只有10.5%。尽管小公司小盘股的投资风险肯定要高于那些大公司大盘蓝筹股,但小盘股组成的多元化投资组合收益率要明显高得多。因此,选择跟踪更宽的基准指数,成份股包括更多处于成长初期的小公司,更能代表整个市场,更有可能取得更好的业绩。

目前,标准普尔500指数的500只成份股的流通市值占美国股市所有股票流通市值的75%~80%,而其余数千只股票的市值只占20%~25%。在大部分情况下,这些小公司小盘股都是投资收益率更高、投资风险更大的新兴成长型公司。道琼斯·威尔希尔5000股票指数的成份股涵盖了在纽约股票交易所、美国股票交易所和纳斯达克市场上市交易的所有股票。MSCI指数和罗素3000整体股市指数包含了所有市场上的股票。

现在有很多基金追踪道琼斯·威尔希尔5000股票指数、MSCI美国大盘指数、罗素3000整体股市指数,基金名称中往往有“股市整体组合”的字样。

尽管历史未必能代表未来,但历史确实一再表明,跟踪整体股市的投资组合的收益率往往高于其他股票基金的收益率。

中国投资者可以自己配置比沪深300指数更宽的指数基金

沪深300指数在中国股市的地位,类似于标准普尔500指数在美国的地位,入选的成份股都是中国的大公司大盘蓝筹股,也是最流行、指数基金跟踪最多的指数。到2009年年底,中国52只被动型指数基金中,有11只跟踪的都是沪深300指数。

表1-3 中国股市跟踪沪深300指数和跟踪中证500指数的指数基金

(续)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截至2010年6月30日)。

在中国有比沪深300指数更宽的指数,如中证800指数、中证流通指数、中信标普A股指数,遗憾的是,中国目前还没有跟踪比沪深300指数更宽的全市场指数的指数基金。

毫无疑问,跟踪成份股更多更宽的指数业绩更能代表整个中国股市。但是没有这样的指数基金,怎么办呢?

没关系,我们自己配置。

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沪深300指数基金加上中证500指数基金自制中证800指数基金。

在中证规模指数体系内,沪深30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分别被看做大盘股和中小盘股的代表性指数,中证500指数主要涵盖代表中国新兴经济的高成长性中小盘股,综合反映沪深证券市场内中小市值公司的整体状况,是沪深两市中小盘股的代表性指数。中证500指数在样本股上与沪深300指数按规模划分完全不重合。

很多人会误认为中证500指数是比沪深300指数更宽的指数,这简直大错特错。我认为准确地说应该将中证500指数称为“中证小盘500指数”。

与目前市场上已有的中小盘风格指数如中小板指数、深证100指数相比,中证500指数样本股较多,对中小盘风格的覆盖更为全面,跨越沪深两市,更能反映中小盘股整体的走向。

沪深300指数是沪深两市大盘股的核心代表性指数,中证500指数则是沪深两市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小盘指数。

同样购买跟踪两个指数的指数基金,相当于购买一只跟踪800只样本股的中证800指数基金,样本股数量比沪深300指数更多,覆盖范围更广,更能够全面反映A股整体市场的走势。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能简单地1∶1配置两种指数基金,因为沪深300指数成份股总市值和中证500指数成份股总市值在沪深两市总市值中所占的比例不同。

根据中证指数公司2009年11月中证指数月报,中证系列指数11月底流通市值及占比分别是:

沪深300指数成份股总市值为16.99万亿元,流通市值为5.49万亿元,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占比分别为72.46%和47.69%。

中证500指数成份股总市值为2.83万亿元,流通市值为1.61万亿元,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占比分别为12.06%和14%。

中证800指数成份股总市值为19.82万亿元,流通市值为7.1万亿元,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占比分别为84.52%和61.69%。

很明显,中证800指数的代表性明显高于沪深300指数,远远高于中证500指数。

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和中证500指数成份股总市值和流通市值的相对比例分别是6∶1和3.4∶1,因此可以按照3.4∶1的比例配置两只指数基金,并在每个月月初根据最新流通市值比例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和中证800指数更小的跟踪误差。

还有一种方法是,用上证指数基金、深证100ETF、中小板ETF自制全市场指数基金。

方法与上面的基本类似,用三个指数在沪深两市总流通市值中所占比例对配制全市场指数基金。

凡是规则,皆有例外

自己配置一只中证800指数基金,只是不得已而为之。毕竟自己配置,只能过一两个月调整一下沪深300指数基金和中证500指数基金的比例,肯定会有较大的跟踪误差,甚至可能反而不如干脆只买一只沪深300指数基金,又省心又省事。所以对于那些懒人、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和精力投资指数基金的人,买一只沪深300指数基金,可能是最懒却最好的选择。

当然我们还是呼吁中国的基金公司早日推出中证800指数基金、中证1000指数基金,甚至比中证全流通市场指数更宽的指数基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1个投资指数 你最适合哪个
涨姿势:别瞎买指数基金了!这些隐含秘密你知道吗
六问“指数基金”,看完就像去菜市场买大白菜!
研究指数的基本方法
推荐中证500指数基金的7大理由!
一月涨超20%,即低估又赚钱的指数,才开始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