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围歼战是哪一场?

烟酒阁大学士文章:史上最大规模的合围战之基辅战役前后,希特勒与国防军的矛盾冲突。

希特勒掌权后,德国迅速从一战恢复元气,成为世界强国。国家综合实力由多方面组成,德国的工业制造、军事、科技、效率领先世界,但在人口、国土、自然资源方面,捉襟见肘。

二战前德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希特勒大力提倡人种理论,甚至发明了集体婚礼来激励雅利安人的生育增长,可是战前德国人口也仅达到了6700万。

一战的亲身经历,使希特勒无法忍受再来一次人员消耗战。希特勒敢于发动二战的信心,来自德国装甲部队“闪电战”理论:德军侵入波兰、低地国家和法兰西,证实闪电战确实无坚不摧。

对于征服欧洲及苏联的战争预估,希特勒能接受的兵力损失极限为二百万人。国防军将领们持同样乐观态度,参谋部甚至没有在第伯聂河以东作战的计划:那时候苏联应该已经投降了。

基辅战役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合围战,苏军损失近一百万军队和无数技术兵器,也是德国装甲部队的闪电战巅峰之作。

苏军同样经受不住德军的闪电战,大量部队被合围消灭,德国中央、北方集团军群进展迅速。苏联统帅部认为德军攻击重心在乌克兰,因此在基辅部署了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共七个集团军,由布琼尼元帅指挥。

中央集团军群夺取斯摩棱斯克后继续东进,使得基辅成为一个巨大的突出部,严重威胁中央集团军群的南翼,而德南方集团军群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却没有足够兵力包围和消灭基辅苏军。

1941年8月底,德国陆军总司令部面临作战选择:一是继续按巴巴罗萨计划向莫斯科推进,在冬季来临之前拿下苏联首都;二是回师与南方集团军群合围基辅苏军重兵集团,以解后顾之忧。

希特勒在基辅合围战之前的战略顾虑,使得他不顾国防军将领们反对,坚持发起基辅合围战。

不可否认的是,在苏德战争前期,希特勒的战略格局和眼光确实超越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等国防军将领。

希特勒发动二战依靠的是闪电战,核心是利用空军和装甲部队的快速闪击、合围对手,避免陷入一战那样的阵地战、消耗战。

装甲部队作战最根本的资源是石油,一旦没有石油,战争无法继续下去。德军将领说,希特勒对石油的关注,几乎达到了变态程度,苏德战争的提早爆发,就因为苏军对罗马尼亚油田产生了威胁。

德国不是产油国,虽然占领了罗马尼亚油田,收刮了各占领国所有石油储备,甚至还有先进的煤制油技术,但随着苏德战争爆发,德国石油储备急剧下降。

二战德军几乎是数着石油储备作战的,希特勒依靠的是装甲部队,但是缺油使装甲部队数量从来未满足过作战需要。希特勒对苏战争的目的,除了消灭苏联的威胁,还要获得高加索的石油。

占领莫斯科不是希特勒最感兴趣的事,那里只有点政治意义,希特勒打算占领后把它变成一座水库。合围基辅苏军,打通南方集团军群前进道路,缩短与高加索的距离才是重中之重。

希特勒在国防军将领多次反对下,最终发布作战命令,中央集团军群的两个装甲集团军回师开往基辅,合围那里的苏军重兵集团;然后东线德军转入休整、准备过冬。

国防军将领们坚决反对后一个计划,他们认为有足够时间合围基辅苏军后,再次进攻莫斯科,并保证有足够资源保障秋、冬季作战。希特勒犹豫了,但最终作出让步,同意了莫斯科作战计划。

随着德中央、南方两大集团军群会师,基辅合围圈形成了。斯大林拒绝了合围之前布琼尼的撤退请求,战役结果是苏军西南方面军不复存在,66万苏军放下武器,总计损失近一百万人,而德军损失仅为十万人。

基辅合围战对苏德战局深远意义,一个错误的决定使德国1941年就埋下了失败的苦果。

战后有很多人批评希特勒在1941年贪图歼灭基辅苏军,放弃莫斯科作战是极大的战略错误,这是一种曲解,不了解真实历史。

中央集团军群南下合围基辅苏军重兵集团,歼灭有生力量本来就是正确的军事抉择;同样对基辅苏军置之不理(其装甲部队已经被南方集团军群消灭),直接进攻莫斯科,打击苏军抵抗意志和信心,本身也没有错。

最终的错误在于希特勒同意了两种截然不同方案的变种:中央集团军群在基辅合围战后,继续秋季作战,再次进攻莫斯科。这个决定造成一系列灾难性后果:

  1. 德军参谋部根本没有想到,比苏联冬季气候更可怕的,是秋季泥泞的道路。被履带卷起的泥浆可高达5、6米,吞噬了中央集团军群几乎所有装甲部队和重炮,有的装甲师损失高达90%。莫斯科战役前期,德军没有一门重炮拉到前线。

  2. 东线所有的铁路运力用来运输维修道路和装甲部队急需的设备、配件,导致德军冬季作战物质如冬装等被扔在站台和仓库无法运输。很多人认为德军没有准备冬装而导致失败,这是个历史笑话,难道德国没有冬天?德国人过冬不穿冬装?

  3. 冬季来临的时候,德国人情况反而变好了:道路被硬化,泥泞中幸存的装甲部队和重炮开到了前线。而最致命的是德军没有准备装甲车辆的防冻液和枪械使用的防冻油,这造成了中央集团军群溃散式的败退。

1941年冬季特别寒冷,不光是德军,苏军也出现大量因寒冷的减员,但是双方真正冻死士兵很少。大量德军就地取材,征用服装厂、居民的棉衣。

真相是苏军在冬季反攻时,德军根本无力组织有效的抵抗:德军坦克、装甲车辆无法启动;士兵步枪枪栓拉不开;部队脱离阵地,跑到居民家中取暖,才导致整个中央集团军群溃败式的撤退。

希特勒解除了犯下错误的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职务,却开始了德军更大的噩梦。

为了希特勒同意莫斯科战役计划,布劳希奇带来两个身穿冬季作战服的德军士兵,并向希特勒保证所有前线士兵都能穿上同样服装,希特勒这才同意秋、冬季作战计划。

事实上,希特勒在战争初期的很多军事决策是正确的,如合围基辅苏军,歼灭有生力量;停止冬季作战、部队转入休整;坚持热勒夫防线、避免整个中央集团军群崩溃。

莫斯科战役使得德军损失了五十万精锐,希特勒所倚重的陆军精华:中央集团军群的两个装甲集团军装备、军事技术人员几乎损失殆尽,这个损失是灾难性的。

莫斯科战役后,得知真实情况的希特勒勃然大怒,解除了布劳希奇陆军总司令职务。从此开始德军更大的噩梦:希特勒不再相信国防军将领,亲自任德国陆军总司令兼东线德军总司令。

东线德军在1942年得到全面补充和加强后,恢复了元气。这次陆军总司令希特勒完全按照自己的臆想,把攻击方向放在南线:为了高加索石油,前进!


苏德战争彻底颠覆了人们以往对战争的理解。

苏德战争是人类规模最大的战争,彻底颠覆了人们以往对战争的理解,即:兵贵精而不在多;质量优势必定战胜数量优势,人类以前的战争无不体现这种军事理论。

拥有武器质量、军队素质、战争理念优势的德军,面对数量更加庞大的苏军和武器,一场场胜利显得那样苍白无力:苏联庞大的国土、资源、人口和工业机床,以及源源不断的军援,将德军质量优势化为乌有。

直到1943年底,希特勒才幡然醒悟,命令德国进入战时体制,发布了国防总动员令,使德国武装部队人数达到了1046万。但是为时已晚,任何添油式的增兵都无法改变德军数量上的劣势,在某些防线上,德军与苏军的数量比高达1比26。

最后,德军仍然败在希特勒最担忧的人口、石油劣势上。日益枯竭的兵源及石油成为德军最终致命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上最大围歼战:基辅战役
基辅保卫战中, 德国俘虏了65万苏军后为何却心凉了半截
人类战役上最大的一次围歼战,但至今军事专家还在讨论到底是谁胜了
“闪击英雄”-古德里安
库尔斯克战役中德国早已埋下了失败的伏笔:战前缺乏预备队和坦克
二战名将一德国篇著名将领(二)德国法西斯的三大先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