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美女的标准
 

1、乌发蝉鬓。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女人的秀发应该像黑漆一般乌黑油亮。站立的时候,长发就像黑瀑布一般直泻而下,不但要有光泽,还要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所谓“蝉鬓”,是指两边的鬓发要薄如蝉的两翼.
  “乌发”一词,在《左传》中就曾出现过。而“蝉翼”的起源,则是魏文帝后宫一位叫莫琼树的美女所梳的发型,她的鬓发梳的像蝉翼一样薄而且美。宫中的其他女性争相仿效她的发型,因此便有了“蝉翼”一词出现。
  
2、云鬓雾鬟。
       云鬓雾鬟是形容女人的发髻如云雾一般,高高束起。
  相传发髻的由来是由女娲所创。她用羊毛编结成细绳,结在发后,再用竹枝做成的“
”把头发盘结成“髻”,前汉成帝的宠姬和德,沐浴时,喜欢在头发上洒些香水,再把发丝轻轻挽成髻,模样十分迷人,因此很得汉成帝宠爱。
  后汉明帝时的马皇后,头发又长又浓又密,她的头发可以挽起高高的发髻,剩下的头发还可以绕发髻三圈。
  汉顺帝时,大将军梁冀的妻子孙寿发明了略为倾斜的“堕马髻”。由于相当优雅美丽,因此这种发型一时蔚为风尚,许多仕女纷纷模仿,使堕马髻大为流行。
  据说汉文帝的皇后每天化妆时,都会有一条青蛇从床底下爬出来,在它面前盘起身体。皇后觉得青蛇盘身的形态很美,便按着那种形态把头发挽起成鬓,果然相当神奇而美丽。由于那条青蛇每天都从不同的姿势盘屈身体,因此皇后每天也会变换不同的发型。当时人们便把皇后这种美丽的发鬓称之为“灵蛇鬓”。
  
3、蛾眉青黛。

周朝的女人,流行画眉,先把眉毛剃去,再以“黛”来自由描绘眉毛的形态。所谓“黛”就是用笔把眉毛处涂黑的意思。在《诗经》和《楚辞》中,形容美女的眉毛为“蛾眉”。所谓“蛾眉”就是眉型像蛾的翅膀般淡而自然。这种眉毛,是当时最流行的眉型之一。
  汉初诗人司马相如的妻子卓文君,她的眉毛如远山般,既长又弯曲,十分美丽,因而赢得了“眉如远山”的美名。
  隋炀帝的爱妃吴绛仙也很擅长画眉,因此颇受炀帝的宠爱。不仅如此,炀帝还命令宫女们向她学习,画上这种称为“蛾绿黛”的眉型。当时的宫女都是使用由波斯进口的一种叫做“螺子黛”的颜料来画眉的,可是这种颜料价格昂贵,如果宫中的后妃全部使用的话,一天至少要消耗五箱以上。因此,宫女们只好在螺中混入一种铜的绿粉来使用,只有吴绛仙能使用纯粹的螺子黛来画眉。由此可知吴绛仙受宠的程度了。
  
4、明眸流眄。
       除了嘴巴以外,眼睛也是传达盛情的工具之一。有句成语“眉目传情”,说的就是这回事。一对美丽的眼睛,自古以来就是形容美人的重要条件之一。所谓“明眸”指的就是又黑又大的眼睛,而“流眄”也就是俗称的“抛媚眼”。试想,一个女人如果用一双美丽的眼睛,似笑非笑地向男人抛媚眼,那么男人便会很容易被诱惑了。
  
5、朱唇皓齿。
       顾名思义,朱唇皓齿便是红艳艳的嘴唇和白皙的牙齿。所谓朱唇轻启,贝齿微露,红唇不仅可使牙齿显得洁白,而白皙的牙齿更能衬托出嘴唇的鲜明色彩,因此这两个条件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6、玉指素臂。
           自古以来,中国便相当重视手指。有一种算命方式“摸骨”,     

摸的就是指掌。一个美女不但要把指甲留得很长,同时还要修剪得很整齐。有人说十指可以代表一个人一生的巧拙,同时跟人生的兴衰荣枯也有很大关系。手指纤细的人多半相当聪颖,指尖尖细表示具有智慧,肘部丰满,手臂圆润的人,容易成功。最理想的手指应该是指头尖,手指细、长,柔嫩。符合这些条件的手指,便是大们平时所称的“纤纤玉指。
  手指之外,美人的手臂,还必须细白、柔嫩,如凝脂般丰满、圆润而具有弹性,这样的手臂,便被形容为皓臂、素臂。
 
 7、胖瘦得宜。

中国的美女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唐朝杨贵妃般肉体丰盈的美女,(可喻为牡丹);另一种则是汉朝赵飞燕型的纤细美女,(可以喻为杨柳之姿)。也就是娇艳诱人的贵妇型美人和既理智又有气质的纤瘦美人。在这两种美人中,中国人还是比较偏好后者。因此,多半的文学、史书中所称颂的美女,都是属于纤细型的,例如,楚灵王对细腰的女子特别感兴趣,因此后宫的女子便拼命减肥,希望能博取楚灵王的喜爱,因此后宫因而饿死了不少的女人。《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更是这样清瘦的犹如不食人间烟火的代表。
  除了纤瘦细腰之外,肌肤也必须晶莹剔透,最好能象雪一样洁白。“雪肤”也是一个美人必备的重要条件之一。
 
 8、莲步小袜。
     “莲步”是形容缠过足的女人移动步伐时的模样,“小袜”则是指缠足的女性所穿的小小的袜。因为后面有专门一章叙述“缠足”,因此这里省略不提。
  
9,红妆粉饰。
       这里指女人抹上白粉搽上腮红的模样。“白粉”的出现,大约是在商未周初(公元前七世纪),而红粉的发明则稍迟。大约到了春秋时(公元前五世纪)才被使用。
  所谓白粉,就是铅白、铅粉,也有人称其为铅华或直接称为“粉”,据说是夏禹发明的,不过,也有人说是商纣王所做的,然而女性普遍地在脸上涂抹白粉,却是在周文王的时候。
  至于红妆,最早,女性是将一种被称为“朱”的染料涂在脸上,后来才懂得使用胭脂。据说,胭脂是北方匈奴所发明的。燕国便栽种了很多制造胭脂的植物。匈奴称自己的妻子为“阏氏”,也就是可爱如“胭脂”的意思。阏氏不仅和胭脂意义相同,连发音也很是相似。
  
10、肌肤芬芳。
       美女肌肤中带有芬芳的香气,不过并不是胭脂的香味,而是由女性肌肤中自然散发出来的香气。
  春秋时代,越王勾践曾把绝色美女西施献给了吴王夫差。据说,西施身上便会散发出一种迷人的香气。她沐浴过的洗澡水,被称为“香水泉”,宫女们都争先恐后地希望得到这种“香水泉”。如果把这种水洒在屋里,整间屋子都会弥漫着迷人的芳香。

除此之外,汉朝的飞燕、合德,唐朝的瑶英及清朝香妃等,据说都是肌肤中带香味的美女。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要求女人漂亮一些本不为过,但在中国封建时代,女人被视为玩物,而没有独立人格,所以不论是女性的爱美,还是男性的赞美,往往带有那种低级趣味的色情气息。香艳、淫移文学的盛行,原因也正在这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女人究竟有多美?】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古代女子化妆的那些事儿
古代女子繁复、精致的闺阁化妆生活,妆容之美压芙蓉
唐妆口味有点重:喜欢汉服的你妆化对了么?
古代女子美妆趣谈:唐代女性的妆容之美,尽在文人“妆诗”中
古时女儿妆,献给爱美的女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