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养生就是养气血:精、气、神、五脏全面调养法

编辑推荐

《养生就是养气血:精、气、神、五脏全面调养法》内容简介:《黄帝内经》曰“百病生于气”,中医养生的核心便是养心,而调气则是这个核心当中的主打方。《养生就是养气血:精、气、神、五脏全面调养法》就是强调养生要先养心,告诉读者“精气神”为养生治病的上药三品,心平气自和,气和则安,气乱则病。
全书在五脏藏五神,五志伤五脏的基础上,不仅说明了精、气、营、血、脉是“五神”的物质基础,还详述了五脏的生理功能与“五神”活动的关系。不仅列举大量的生活现象和案例,更重要的是教会读者一些非常简单实用的养生法则,通过对精、气、神的调和来全面调养人体的五脏,从而达到气血充盈,平心静气,形神合一的养生最高境界。

媒体推荐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论》

作者简介

王彤,中医执业医师,近代名医杨浩如先生亲眷。幼承家学,曾侍诊于针灸泰斗贺普仁先生,于经络穴位,针法运用颇有心得。从事临床工作多年。曾游历蜀中,南粤,鄂州等地,探访高人,研习中医。谙熟医家经典和治病之道,熟精中国传统文化,通易经、读二十五史,在经络养生保健方面造诣深厚,见解独到。善于针药并用治疗内科、妇科、运动损伤等疾病,对治疗儿科常见疾病也有独到之处。

目录

引言 养生先养心,养心先调气
第一章 天人合一,身心和谐是获得健康和幸福的基础
百病生于气,气的良好循环是身体机能健康最基本的保障
养生就是养气血,气血要补更要运
五脏藏五神,吃饭就是给我们的“五脏神”祭献供品
六淫伤形,七情伤神,神伤才是身体真正的克星

第二章 心藏神,元神归心自然寿与天齐
心平气和病不欺——给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手足相连”调气法
失眠者的良方:“三合一”穴位按摩法,让心肾相交
逢年过节的时候吃点酸的东西收敛心气,防止心脏病发作
治疗小儿多动症关键要安心养神,双管齐下
健忘的时候,做做手指操比冥思苦想更有效
更年期兼心气郁结的女性,首选甘麦大枣汤
突发性耳聋,要及时刺激内关穴来理气安神
心理放松法让高血压患者永葆平和的心境,血压不升高
神经衰弱不烦恼,耳穴贴压疗效显奇效
心慌、头晕的时候按摩劳宫穴,让心“回家”养养神

第三章 肝藏魂,肝是身体与心情的瞭望台
90%的头晕症状都可以从肝上找到根源
鼻出血的绝妙偏方:内力外力相结合便可解除肝火上逆
先泻肝火,再喝点猪肺汤,就不怕肝火过旺引发咳嗽了
女子以肝为本,“养肝功法”和酸味食品是女性养生的两大护法
心性敏感是乳腺增生病的“温床”,疏理肝气是改变内环境的不二法则
高血压老人最好的降压药:掩耳旋头平气法
气得吃不下饭的时候,就用足三里和阴陵泉穴来顺气下食
口苦的根本原因是你的肝正在“受苦”
时时做做“双肘相叩疏肝利胆法”,别让肝火伤害了你的两肋
肝郁乘脾土引发的胃病通过敲打阳明经来调治
按摩背后的穴位提升阳气,化解无形的“梅核气”
抑郁的时候做一道玫瑰枣膏,就可以消食理气

第四章 肾藏志,聪明不聪明就看肾气藏得够不够
黑米莲子粥,让准妈妈不再担惊受怕,孕育一个健康的宝宝
大补元煎补气提气,让男人从此不再“英雄气短”
小便失禁,就喝“长生酒”,做导引壮肾功来补肾养生
交泰丸让心肾相交,经脉直通于耳,消除耳鸣
脐下四穴是温润女人肾阳的宝藏
生气郁闷会引发浮肿,从内在调整补充肾阳最重要

第五章 脾藏意,脾是五脏当中最宽厚的“谦谦君子”
仓廪实,底气足,五分钟健脾功让身体的气血总管底气十足
“相思病”其实是“脾病”,食欲不振喝几口温脾和胃酒最舒服
“饭局”是消化道疾病的推手,按揉手心就有效
糖尿病的治疗法则是益气健脾
孩子脾胃虚弱,记忆力下降按摩手心加山药粥就好了
胖不是你吃得太多,而是你想得太多
从此吃饭不再猫抓老鼠——治疗小儿厌食症就用捏脊法

第六章 肺藏魄,要想气势恢弘先要肺气强盛
女性皮肤不好及皮肤瘙痒可以用枇杷膏来调治
成人“青春痘”大多是内有忧愁暗恨生
参核姜枣饮,老年人气虚便秘的温补之品
防秋燥,止咳嗽,首选清肺除热甲鱼汤
嗅觉不灵敏或鼻炎,就时常练练健鼻功吧
笑能让人青春永驻,最重要的就是它能养肺

第七章 大道无形,道德修养才是让人不生病的良方
修身为德,阴阳气和,道德修养是维持脏腑阴阳平衡的根本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心正则百毒不侵
养生先立品,品高寿自长
吾日三省吾身,内省才能永葆精气神的充足
要想拿到幸福和健康之门的钥匙,必先学会做人
附录1 心身疾病常用方剂
附录2 养心小窍门:《黄帝内经》养生名言五十句

序言

内因决定外貌,心理决定健康
有一次,去安徽桐城,被朋友带到当地有名的景点——六尺巷逛了一圈,最喜欢其中一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那时候,我正被一些工作上的事所困扰,每天忙得焦头烂额,疲于应对。看到这首诗的时候,一直被凝滞的经络好像突然被打开了,豁然开朗。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事情一下子都被抛到九霄云外,在那里我开开心心地玩了两天。回家之后,工作上的那些烦心事情在我外出的日子已经得到了解决。那种喜悦,至今想来依然回味不已。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接触了很多病人。每每看到他们的痛楚,说实话,我的心里也很不是滋味。痛心于他们对自己身体的不善待,痛恨于他们面对疾病时的懦弱和无知。如果他们一开始便对身体、对疾病有个大致了解的话,我想许多疾病就不会发生,而面对疾病也不会如此的彷徨无助。
有句话说得对:“疾病是每个人一生都要过的桥”。是的,只不过这桥有长有短,有宽有窄,关键的问题不在于“过桥”的难易程度,而在于你“过桥”时的心态。同样百十米的小桥,有的人大步流星,三下五除二便过去了;而有的人却踟蹰不前,被桥下貌似汹涌的波涛吓得动弹不得……这一切,与“桥”无关,只在于我们的“心”,只要“心”是勇敢的、坚强的、无畏的,那么,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我曾经采访过多位百岁老寿星,他们无一不经历过种种磨难,有的甚至超乎常人的想象,虽然是银丝满鬓、拐杖轻拄,但他们展现给我的清晰的笑脸、和善的面容却如同春日的繁花,让人倍感温情。
我也曾经见识过很多被化疗折磨得死去活来,却最终活下来的癌症患者,他们的坚强让我意识到,身体虽然脆弱得如同一只蚂蚁,但生命却可以顽强地如同亘古的日月。
是的,置身于这样一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被严重污染的地球之中,人体随时都在遭受着各种病菌的侵袭,要想百毒不侵,无异于天方夜谭。所以,我们努力发展医学,努力寻找更适合的食物、更好的锻炼方法……这一切的一切,只为了生命的最初本能——健康长寿。
可是,我们忘了一个最根本的东西,那就是心理。我们常说:内因决定外貌;当代医学模式也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向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也许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种进步,可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这不过是医学的返璞归真而已。《黄帝内经》开篇就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而后的所有文章,无一不是将心理和身体的调适放在一起,两条线并行不悖。
只不过,就像我们长大了会向往外面的世界一样,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总是会渐行渐远,偏离自己最初的轨道,以至于后来,渐渐迷失了自己,找不到回家的路。
所幸,在我近不惑之年终于心有所悟,迷途知返,自认找到了生命的本源、健康的核心。在化学工业出版社编辑们的帮助下,我将生平所遇到的人和事回忆起来,结集成书,既是对自己多年来行医生涯的总结,也希冀能给大家带来一丝感悟。也许,你看了后会大有收获;也许,你觉得浪费了半天工夫。这些都不要紧,只要你愿意踏出寻求健康的一步,那么,我们便可以结伴为友。或许我们最初的方向不同,但殊途同归,只要坚持,相信我们会在健康的彼岸把酒言欢,共享收成!

文摘

插图:


失眠的问题,拿到现在来说,已经是见怪不怪了,哪个成年人没有几次失眠的经历呢?很多人都习以为常了,偶尔一次的失眠不要紧,但若长期如此,一定要加以重视,否则的话影响工作不说,对身体也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在中医看来,养生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两个方面就是:饮食和睡眠。
说到失眠的原因,相信大家都明白,这和情绪的关系最大了。第一次离开家乡去外地、第一次去面试、第一次约会……谁没有因之而在床上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的体会?那种越想睡,越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了,却频繁醒来的滋味,想来不用再多说什么了。
在所有和情绪有关的疾病当中,失眠可以算得上是发病率最高的,年纪越大,越容易失眠。虽然说失眠的原因有很多,但在中医看来,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心神不宁、心肾不交。失眠涉及众多的脏腑,如心、肝、脾、肺、肾等,但是终归到一点还是心,即与心神的安定与否直接相关。《黄帝内经》说:“心藏神”。《景岳全书·不寐》中则说:“盖寐本乎明,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意思是说心神安定,就能正常睡眠,否则就难以入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养生就是养气血
保持精力旺盛的秘诀
人的正气从哪里来?养元气、调气血、顺四时!
《黄帝内经》神志说及阳气理论辨析抑郁症
情志养生
《黄帝内经》论“脑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