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何绍奇 骨质增生 前列腺炎 带状疱疹

名老中医何绍奇:补肾化瘀法治疗骨质增生

导读:何老受刘柏龄先生骨刺增生丸的启发(骨刺增生丸:熟地、肉苁蓉、骨碎补、鸡血藤、淫羊藿、莱菔子),治疗骨刺常用补肾化瘀法,补肾壮骨药常用鹿角片、鹿角胶、山甲珠,取以骨补骨之意;

余如山萸肉、补骨脂、淫羊藿、骨碎补、续断、狗脊、牛膝、杜仲、桑寄生等,活血最有效的药则是地鳖虫(䗪虫)。

治疗骨质增生的体会

作者   何绍奇

骨质增生俗称“骨刺”,可见于人体任何部位的负重关节,以颈椎、跟骨、腰椎、膝骨关节最为常见,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患处疼痛,伴酸胀麻木,患者颇以为苦。如跟骨骨刺每在初立、初走时剧痛难忍;颈椎骨刺可引起颈、肩、臂、背部放射性疼痛,头痛、恶心、眩晕、猝倒。

我治疗骨刺,是受20世纪70年代长春刘柏龄先生骨刺增生丸的启发,他认为骨刺是由于肾虚,不能生髓充骨而致骨的退变。骨刺增生丸(熟地、肉苁蓉、骨碎补、鸡血藤、淫羊藿、莱菔子)有抗增生和镇痛作用,既使骨质得到物质的填充而修复,又能使经络畅通而改善症状。很明白刘先生是在中医学“肾主骨”的理论指导下拟定此方的。此方不仅对骨刺有效,对其他痹症也有效。

80年代中期我去江西讲学,万兰清教授说她用骨质增生丸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也不错。我师刘氏方之意而变通之。

例如我常用的补肾壮骨药是鹿角片、鹿角胶、山甲珠,取以骨补骨之意;

余如山萸肉、补骨脂、淫羊藿、骨碎补、续断、狗脊、牛膝、杜仲、桑寄生等,取其既能补肝肾,又能强筋骨。

如续断,《本草汇言》说它“所断之血脉非此不续,所伤之筋骨非此不养,所滞之关节非此不利”;

狗脊,《名医别录》说它“坚脊,利俯仰”,《本草求真》说它“凡一切骨节诸疾,有此药则关节自强。”对骨剌单补不行,还必须补中有通。

骨刺的疼痛有一个特点,即初立、初行即疼痛甚剧,活动一会儿就会好一些,活动后则气血流通,说明其病乃是瘀滞,所以要因势利导地使用活血行气药(反之,活动久了,如久行久立而致酸痛加剧,则是虚的表现)。其中用于活血最有效的药是地鳖虫(䗪虫)。黄宫绣说它“去血积,搜剔至周,主折伤,补接至妙”,余则三七、红花、赤芍、当归、乳香、没药、丹参。

用于骨刺的行气药最好是威灵仙,《本草正义》说它“以走窜消克为能事,积湿停痰,血凝气滞,……风寒湿三气之留凝隧络,关节不利诸病,”《药品化义》说它“性猛急,走而不守。”我家乡草药医说它的别名叫“九十九条根”,又有“铁脚”之称,可知其性通利善行。

以上用药,综合起来,我称作补肾化瘀法。

疼痛较剧,夜甚,胃寒肢冷,舌质不红者,加制川乌、炮南星、细辛、桂枝、附子,则为补肾活血温阳散寒法。

病案举例

病例1:袁某,女,50岁。1998年12月19日初诊。髌骨软化,骨刺,上下楼时痛。舌淡,脉沉细。

用补肾化瘀法:熟地15g,骨碎补15g,赤、白芍各20g,木瓜10g,续断12g,淫羊藿15g,红花10g,威灵仙12g,山甲珠3g(研粉二次冲),川芎10g,当归10g,怀牛膝10g,炙甘草6g。7付。

1月9日复诊,膝已不痛,腰酸,食后腹胀。易方调理而安。

病例2:孙某,女,51岁。2000年2月28日初诊。颈椎、腰椎、胸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轻度脱出。疼痛,麻木不能蹲下、弯腰。

补肾化瘀何疑。淫羊藿18g,骨碎补12g,熟地12g,山萸肉10g,续断12g,当归15g,丹参15g,没药6g,制川乌10g,桂枝12g,肉苁蓉12g,巴戟天10g,赤、白芍15g,甘草6g,葛根30g,威灵仙10g。7付。

复诊:稍感轻松,心烦,失眠,每晚仅能睡4小时。原方加酸枣仁、知母、川芎、茯苓(合酸枣仁汤)、鹿衔草、鹿角片、木瓜、地鳖虫。

三诊:睡眠改善。服药24付,已无腰脊颈痛之苦,可以打乒乓球了。改以补肾壮骨为主。原方去川乌、知母、茯苓、葛根,加杜仲、萆薢。

病例3:徐某,女,52岁。2001年11月14日初诊。腰椎2—3、4—5突出伴骨质增生,起坐困难,面色不华,背冷,脉沉细,偶有早搏,乏力,每晚只能睡6小时。

拟补肾活血,益气温阳法。淫羊藿15g,狗脊12g,续断12g,山萸肉10g,萆薢15g,威灵仙12g,制附片15g,桂枝10g,党参30g,黄芪30g,麦冬15g,当归12g,地鳖虫10g,丹参15g,赤、白芍各15g,酸枣仁20g,炙甘草6g,玄参15g。6付。

复诊:转方时,校医院大夫误将“萆薢”抄成“草乌”,但服后其痛大减,起坐已无困难。易方加骨碎补、怀牛膝、熟地。随访至今。

病例4:任某,男,73岁。1992年1月18日初诊。患颈椎病多年,眩晕,卧时只能右侧,不能左侧,否则晕眩加剧。指头发麻,脉弦滑,舌质正常。

拟补肾活血法:熟地15g,肉苁蓉12g,当归10g,老鹿角15g(镑),红花10g,葛根15g,赤、白芍各12g,威灵仙10g,巴戟天10g,骨碎补12g,丹参15g,黄芪30g,淫羊藿12g。服药30剂,眩晕已除。

本文摘自《中国临床医生》2003年12期。




何绍奇教授临床用方探析3则

2019-05-13 01:44孙达陈烨文

孙达 陈烨文

摘要:介绍何绍奇临床辨治骨质增生、慢性前列腺炎和带状疱疹的思路和临床运用方药。在何绍奇著作的基础上,结合历代名医名著的论述,深入探讨何绍奇辨治骨质增生方、慢性前列腺炎方和带状疱疹方的理论渊源和临床使用方法。

关键词:骨质增生;慢性前列腺炎;带状疱疹;何绍奇;名医经验

中图分类号:R289�0�2文献标志码:A�0�2文章编号:1007-2349(2019)04-0095-03

何绍奇(1944-2005),四川梓潼县人,著名中医学者和中医临床家,在中医药学术及临床方面具有高深的造诣。1994年-1996年应欧洲中医进修培训中心邀请,赴荷兰工作,任阿姆斯特丹门诊部主任荷兰中医学会学术部专家,兼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所治则治法研究室客座研究员。笔者深入探讨了何绍奇临床用方,兹传承何绍奇临床方药运用,探讨其辨治骨质增生方、慢性前列腺炎方和带状疱疹方,期求对中医临床有所裨益。

1�0�2何绍奇辨治骨质增生方[1]

何绍奇辨治骨质增生方组成(一):熟地黄15 g,骨碎补15 g,赤、白芍各20 g,木瓜10 g,续断12 g,淫羊藿15 g,红花10 g,威灵仙12 g,山甲珠3 g(研粉二次冲),川芎10 g,当归10 g,怀牛膝10 g,炙甘草6 g。

何绍奇辨治骨质增生方组成(二):淫羊藿18 g,骨碎补12 g,熟地黄12 g,山萸肉10 g,续断12 g,当归15 g,丹参15 g,没药6 g,制川乌10 g,桂枝12 g,肉苁蓉12 g,巴戟天10 g,赤、白芍15 g,甘草6 g,葛根30 g,威灵仙10 g。

何绍奇辨治骨质增生方组成(三):淫羊藿15 g,狗脊12 g,续断12 g,山萸肉10 g,萆薢15 g,威灵仙12 g,制附片15 g,桂枝10 g,党参30 g,黄芪30 g,麦冬15 g,当归12 g,地鳖虫10 g,丹参15 g,赤、白芍各15 g,酸枣仁20 g,炙甘草6 g,玄参15 g。

何绍奇辨治骨质增生方组成(四):熟地黄15 g,肉苁蓉12 g,当归10 g,老鹿角15 g(镑),红花10 g,葛根15 g,赤、白芍各12 g,威灵仙10 g,巴戟天10 g,骨碎补12 g,丹参15 g,黄芪30 g,淫羊藿12 g。

1.1�0�2骨质增生的临床证候�0�2骨质增生俗称“骨刺”,可见于人体任何部位的负重关节,以颈椎、跟骨、腰椎、膝骨关节最为常见,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患处疼痛,伴酸胀麻木,患者颇以为苦,如跟骨骨刺每在初立、初走时剧痛难忍;颈椎骨刺可引起颈、肩、臂、背部放射性疼痛,头痛、恶心、眩晕、猝倒。

1.2�0�2何绍奇辨治骨质增生方的渊源�0�2何绍奇辨治骨质增生方渊源,何绍奇在长春刘柏龄先生骨刺增生丸(熟地黄、肉苁蓉、骨碎补、鸡血藤、淫羊藿、莱菔子)的基础上,从“肾虚”出发治疗骨质增生。在刘柏龄方的基础上配合补肾壮骨药,如鹿角片、鹿角胶、炮山甲珠,取中医学以骨补骨,以形补形之意;配伍山萸肉、补骨脂、淫羊藿、骨碎补、续断、狗脊、牛膝、杜仲、桑寄生等,取其既能补肝肾,又能强筋骨。

1.3�0�2何绍奇对辨治骨质增生方的临床运用�0�2何绍奇提出中医临床辨治骨刺,单用补法不行,还必须补中有通,即配合使用活血化瘀药,活血最有效的药是地鳖虫,或使用三七、红花、赤芍、当归、乳香、没药、丹参等活血化瘀药,从“瘀滞”治痛感明显的骨质增生。何绍奇认为用于骨刺的行气药最好是威灵仙,民间称威灵仙的别名为“九十九条根”,又有“铁脚”之称,可知其性通利善行。若疼痛较剧,夜甚,胃寒肢冷,舌质不红者,加制川乌、炮南星、细辛、桂枝、附子,则为补肾活血温阳散寒法。综合来说,何绍奇辨治骨质增生方,起到补肾温阳,缓解止痛的作用。

1.4�0�2何绍奇辨治骨质增生方与叶天士“四斤健步金刚诸法”�0�2“四斤健步金刚诸法”出自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四斤”即《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斤丸,方药组成是木瓜、牛膝、天麻、肉苁蓉、炮附子、猫骨(酒丸盐汤下),方剂主治:肝肾不足,风寒挟湿外侵;“健步”即《丹溪心法》健步虎潜丸,方药组成是黄柏、知母、熟地、当归、牛膝、龟板、陈皮、白芍、锁阳、猫骨、干姜,方剂主治:肝肾阴亏火旺;“金刚”即《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金刚丸,方药组成是萆薢、杜仲、肉苁蓉、菟丝子(酒煮猪腰子为丸,酒或盐汤送服),方剂主治:骨损肾毁。叶天士辨治骨科疾病常用牛膝、肉苁蓉、菟丝子(或枸杞子)、鹿角片(或胶)、狗脊、茯苓、杜仲、木瓜、枫斗、萆薢、巴戟等药组合成方,方中有补肾壮骨药:牛膝、肉苁蓉、菟丝子、枸杞子、鹿角片、狗脊、杜仲、巴戟,养阴药:枫斗(仿朱丹溪健步虎潜丸治法),化湿药:萆薢、木瓜(仿《局方》四斤丸治法),引经药:茯苓,此为叶天士独创引药入阴,即肝肾属阴,属下焦,茯苓淡渗,既能健脾,又能引药入下焦。

何绍奇辨治骨质增生方治疗骨质增生伴发痛证,以补肾壮骨为主要思路,辅以活血行气,若疼痛剧烈,则配合温经散寒止痛之法。叶天士“四斤金刚健步诸法”治疗痿证,以“补肾宜润,肾恶燥也”为主要思路,以菟丝子、枸杞子、肉苁蓉等温阳润燥药为主,兼以茯苓通阳明,配合养阴柔肝药,如木瓜、枫斗(石斛)等。

通过上述比较得出,虽然同为治肾,但是骨质增生痛证和肾亏痿证的辨治并不相同,如治骨质增生痛证讲究补肾壮骨为主,活血理气为辅,通则不痛;治疗肾亏痿证则讲究补肾润燥为主,兼顾疏通阳明经,柔肝养阴。笔者临床针药并用,治疗各种痛证较多,对于“腰痛”病证,病因病机多属“强力伤腰”,临床常以金匮肾气丸为主方,配合桃红四物汤、活络效灵丹(丹参、当归)或芍药甘草汤,由于思维趋向僵化,职是之故,总结何绍奇治骨方,并将读书笔记“叶氏四斤金刚健步诸法”作比较研究,期求对中医临床有所裨益。

2�0�2何绍奇辨治慢性前列腺炎方[2]

慢性前列腺炎为中老年常见病之一,常伴有前列腺肥大(增生),因其主要症状是排尿困难:尿等待、尿流变细、尿频、夜尿多,故多纳入中医学“淋证”范围,但如用一般利尿通淋药多不效,用抗生素或其他抗泌尿系感染药也不大见效,或暂时有效而屡发,患者医者都颇以为苦。

何绍奇辨治慢性前列腺炎方组成:用药上多选用制首乌、补骨脂、肉苁蓉、菟丝子、生地黄、熟地黄、淫羊藿、续断、牛膝;湿热首选虎杖(用量24 g~30 g),次则海金砂、败酱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黄柏、苡仁、萆薢、石苇;气滞(会阴部胀坠)用枳壳、柴胡、乌药、木香;血瘀(前列腺增生之局部肥大或坚硬)用桃仁、山甲珠、琥珀、丹参、皂角刺、当归须、赤芍、益母草、泽兰;血尿加鲜白茅根、鲜车前草、小蓟、蒲黄、滑石、大黄、葎草。

2.1�0�2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对运用虎杖的启发

2.1.1�0�2虎杖汤�0�2叶天士辨治叶某,27岁,临床证候见“溺出混浊如脓”,病因病机为“败精浊瘀阻窍”,“精关之间,必有有形败精凝阻其窍”,治法治则是“通瘀腐”,方药选用“虎杖汤”,无虎杖,以“杜牛膝”替代。叶天士处方:用鲜杜牛膝根,水洗净,捣烂绞汁大半茶杯,调入真麝香一分许,隔汤炖温服用。

2.2�0�2古方与何绍奇辨治慢性前列腺炎方重用虎杖�0�2虎杖既能清热利湿,又能活血化瘀,不可或缺。虎杖亦多用于诸淋。许叔微《本事方》记载:用虎杖煎汤,调麝香、乳香少许,治砂石淋甚效,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提出临床上采用“虎杖散”,化石祛瘀,治疗石淋。

2.3�0�2古今启示论何绍奇辨治慢性前列腺炎方�0�2《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记载:妇人经水不利下,抵挡汤主之。笔者认为此条文对启发运用抵挡汤辨治前列腺病属于瘀阻者有启发意义,其他如张仲景辨治“经水不利”(月经不规则)的方剂土瓜根散和辨治闭经的下瘀血汤亦可供借鉴。叶天士已经提出湿热属于气分之无形,而败精凝血则属于血分之有形。血分层次较深,其难治昭昭。若引证《金匮要略》水分、血分而论,先病水而后经断者易疗,先经断而病水则难治。

辨证论治慢性前列腺炎,首先辨虚实,其次依照该病的发展规律,辨湿、热、痰、瘀、在气分或血分等。慢性前列腺炎属于邪实正不虚者,则宜峻攻;如属于正虚邪实,即周安方氏提出的慢性前列腺炎病机属“肾虚肝实”者,则宜采用何绍奇辨治慢性前列腺炎方;值得注意的是,久用清热利湿法治疗泌尿系统疾病,有寒凉伤肾命之虞,配合补肾法十分有必要。若依照仲景方法度而言,补肾有肾气丸法,淡渗有五苓、猪苓辈,调气有四逆散,活血有抵挡法等等。若参合《金匮要略》“小便不利淋病篇”,栝楼瞿麦丸、蒲灰散、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皆可取法,若相火偏盛,可配合李东垣滋肾通关丸(黄柏、知母、肉桂),若湿热偏盛,可配合朱丹溪四妙散,效果更好。

3�0�2何绍奇辨治带状疱疹方

何绍奇辨治带状疱疹方(何绍奇将其命名为“瓜蒌甘草红花汤”)组成:大瓜蒌含瓜蒌皮、仁、络,宽胸、理气、涤痰、清热佳,红花活血通络止痛,合用大剂辛凉则去性存用,生甘草护胃和中,生用又能清热解毒。

3.1�0�2何绍奇辨治带状疱疹方渊源�0�2何绍奇辨治带状疱疹方渊源于孙一奎《医旨绪余》。孙一奎弟弟患“水疱疮”,作肝经郁火治,用黄连、青皮、香附、川芎、柴胡之类,又加青黛、胆草,病不愈,而且越来越剧烈。孙一奎乃求教于黄古潭,后改用大瓜蒌一枚(约30~60 g,连皮捣烂),加甘草二钱(约6 g),红花五分(约1.5 g),1剂而愈。

3.2�0�2带状疱疹临床辨治与瓜蒌甘草红花汤�0�2何绍奇认为[3]“带状疱疹多见于胁、肋,这正是足厥阴肝经部位,患处焮红灼热,痛如针刺刀割”,病因病机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五脏之火以肝火为最横”(中医认为“肝为五脏六腑之贼”),从肝经郁火治,若肝阴肝血亏者,“则因苦药皆燥,苦寒直折其火,以燥治火,肝火愈炽,至于升散、香燥之品,更无异于火上加油”。中医临床上,根据带状疱疹的发病部位,用柴胡疏肝散方对治,该方辛温燥热,不适合肝经湿热,若需要从肝论治带状疱疹,需要在辛凉轻剂(桑叶、菊花、银花、连翘、夏枯草等)的基础上加郁金。何绍奇的朋友中医李致重曾对笔者的同学传授吴鞠通,中医临床对治带状疱疹的辨治可以参考吴鞠通《温病条辨》薏苡竹叶散[4],辛凉解表,淡渗利湿,用于带状疱疹初期。相对于黄连解毒汤和龙胆泻肝汤这类治法属于苦寒直折的方剂,黄连、黄芩、龙胆草等药苦寒,味厚入中焦,不利于清经络之热,吴鞠通的辛凉清热,辛甘淡法,足堪取法。


薏苡竹叶散(《温病条辨》) 【组成】薏苡15g竹叶10g滑石15g白蔻仁6g连翘10g茯苓15g通草5g 【用法】共为细末,每次服15g,日3服。亦可作汤剂。 【主治】湿郁经脉,身热身


有感于何绍奇临床使用瓜蒌甘草红花汤辨治带状疱疹甚妙,笔者总结出治疗热毒证,当使热毒从大便而解,方中大剂量使用瓜蒌,可以润肠通便,若又有湿热在经络者,可在《温病条辨》或《临证指南医案》求辛甘淡渗,清热凉血之法。如笔者用大剂量瓜蒌(瓜蒌皮20~30 g,合用瓜蒌仁20~30 g)治疗颈部淋巴结肿大,触痛、光滑、可移动,辨证属于肝胆火旺,热毒内蕴者,使病邪从大便而解,同时配合夏枯草、通草、淡竹叶、薏苡仁、郁金,清经络热邪,不用苦寒类中药,既能清热解毒,又能顾护脾胃。

4�0�2小结

何绍奇工作期间主讲主讲《金匮要略》和《中医各家学说》等中医课程,参编《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医卷》,发表相关中医类论文,传世《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笔者研读该书,总结何绍奇临床辨证用方,受到很大启发。根据个人学术见解和临床经验,分析了何绍奇辨治骨质增生方、慢性前列腺炎方和带状疱疹方。

参考文献:

[1]何绍奇.治疗骨质增生的体会[J].中国临床医生,2003(12):49-50.

[2]何绍奇.虎杖兼具清热活血通腑之长[J].中国临床医生,2003(9):56-58.

[3]何绍奇.辛凉解表面面观[J].中医杂志,1993(4):248.

[4]何绍奇.淡以通阳[J].中医杂志,1992(9):57-5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何绍奇教授临床用方探析3则(骨质增生、前列腺、带状疱疹及方子)
绍奇谈医(28)
何绍奇的 带状疱疹治方
骨质增生汤
​​《验方传奇》||87骨刺立安汤 88带状疱疹克星
带状疱疹,用这个小方子,三天治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