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酮


在开始聊正题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今天话题的主角——「生酮饮食」(低碳水、高脂肪、适量蛋白质饮食)。它是一种较极端的低碳水饮食,通过模拟饥饿状态,利用生物化学和神经学的优势达到治疗肥胖症、糖尿病、癫痫等医疗目的。


最近「生酮」在国内越来越火,互联网上关于它的争吵也喋喋不休。今天师姐会针对大家误解最多的话题,来扒一扒关于生酮饮食最常见的十五个传言!




传言一

碳水化合物是必须的营养?


有人说碳水化合物是人体必备营养素,没了碳水会出大事儿的,我们吃的营养要全面才能健康。(这种话通常出自妈妈辈、奶奶辈之口)


碳水化合物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缩聚物和某些衍生物的总称。它的分子式是Cn(H2O)n,由于它的氢与氧元素的比例始终为2:1,所以得名碳水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我们常见的食物中,如:谷物、面粉、水果、甜食、饮料……


碳水化合物虽然常见、无处不在,但它并不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根据百度百科:人体必需营养素是「人体生长发育必需,且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不足的营养素。除了维生素、矿物质等, 还有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压根没提碳水化合物)。


再看看美国膳食参考指南:「The lower limit of dietary carbohydrate compatible with life apparently is zero, provided that adequate amounts of protein and fat are consumed.」(翻译:在足够的蛋白质和脂肪摄入的前提下,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可以为零。)


你看,必须营养素包括了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脂肪酸……唯独没有提到碳水化合物,营养学上也从来没有定义过「必需碳水化合物」「必需糖类」这些说法。这是因为人体可以通过代谢作用自身合成所需糖类。这也是为什么就算「零碳水」的饮食,也不会因为缺乏碳水而导致身体出问题。



总结: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碳水化合物不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



参考:

1. 百度百科《人体必需营养素》

2. The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for Energy, Carbohydrate, Fiber, Fat, Fatty Acids, Cholesterol, Protein, and Amino Acids (Macronutrients)(2005)






传言二

酮体是代谢垃圾,有毒?


有些专家认为「酮体是一种代谢垃圾,在体内聚集多了会不堪设想……」


这可大大误会酮体了!酮体和葡萄糖一样,只不过是身体的一种燃料分子。如下图是酮体和葡萄糖的分子式比较,可以看出它们是多么相似。



在生酮饮食期间,血清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低下,酮体可以作为一种替代燃料给大脑、心脏以及大多数人体器官供能。相比起葡萄糖,酮体甚至还是心脏的优先燃料。


事实上,完全母乳喂养的新生婴儿在出生后十二个小时内就会进入生酮状态,此时酮体可提供约25%的能量需求。除此之外,足月母乳中10%的脂肪由中链脂肪酸(MCTs)组成,这些脂肪酸会在肝脏中直接被转化成酮体。这也是为什么如今市场上销售的婴儿配方奶粉都含有MCTs和椰子油,因为它们能「模仿母乳中的脂肪」。这表明,我们出生开始,甚至在出生之前,酮体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根据家庭医生和营养与脑科专家威廉·威尔逊博士说的,「我们的祖先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生酮状态下度过的。如果我们早期的祖先没有进化出利用酮体的能力的话,那么我们人类早就在进化史中被淘汰了!」



总结:酮体是一种人体能量分子,可以给身体几乎所有细胞供应能量,而且没!有!毒!



参考:

1. 《Keto Clarity: Your Definitive Guide to the Benefits of a Low-Carb, High-Fat Diet》Jimmy Moore and Eric Westman MD






有些权威专家说「酮体这东西是有毒的。如果没有碳水帮忙,它若过度堆积,就会使血液变酸,发生酸中毒,甚至让人死亡。」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许多专业人士也经常混淆的两个概念:


概念一:营养性生酮状态(Nutritional ketosis),也被翻译成「酮症」,也就是生酮饮食者所处状态。是指人体在极度饥饿或极少碳水摄入的情况下,肝脏将适量脂肪转化为酮体然后释放入血液的一种状态。这些人血液中的酮体会被胰岛素控制在0.5-8 mmol/L,而且这种情况通常伴随着血糖的降低。


概念二:酮酸中毒(Ketoacidosis)是一种严重的病理性状态,通常是由于身体本身缺少胰岛素(如一型糖尿病),血糖飙升,同时也将大量的脂肪分解,无节制地释放大量酮体到血液中。结果血糖飙升+血酮飙升会导致身体酸碱平衡失调,从而产生致命的威胁。换句话说,产生致命威胁的并不是酮体本身,而是血液酸性 acidosis。

酮酸中毒的情况非常罕见,因为只要身体内还有少量的胰岛素存在,就会将血糖和血酮水平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远低于酮酸中毒的浓度。所以酮酸中毒几乎只会出现在一型糖尿病患者身上,这也是为什么一型糖尿病人需要外界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的原因了。二型糖尿病人在感染、不正确使用胰岛素、严重的胰岛素抵抗、中风、和某些药物作用下也可能会发生酮酸中毒。



上图为人体在不同状态下血液酮体的浓度,可以看出「营养性生酮」和「酮酸中毒」其实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差远了!由于「ketosis 营养性生酮」和「ketoacidosis 酮酸中毒」这两个概念在名词上的相似性,导致许多人医学专业人士对生酮饮食抱有误会。


总结:

「营养性生酮」血酮浓度为 0.5-8 mmol/L,血糖浓度低,身体酸碱度正常。

「酮酸中毒」血酮浓度 >20 mmol/L,血糖浓度一起飙升,身体严重酸碱失衡,几乎只出现在一型糖尿病人群。


生酮饮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会造成酮酸中毒。相反,许多生酮饮食者拼命想要提高血酮浓度,还只能勉强到达0.5 mmol/L的临界值呢!



参考:

1. Paoli A., Rubini A., Volek J. S. & Grimaldi K. A. Beyond weight loss: a review of the therapeutic uses of very-low-carbohydrate (ketogenic) diets.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67, 789–796 (2013).






传言四

缺乏维生素,营养不良?


很多主流营养专家认为「生酮饮食几乎不吃碳水化合物,尤其是粗粮、水果等,会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导致营养不良」。


事实正好相反。


生酮饮食的主要组成是天然油脂、鱼肉蛋、非淀粉类蔬菜、坚果、浆果……这些食物的营养密度比传统饮食高得多!比如买菜画风对比可能是这样的:


合理搭配的生酮饮食不仅不会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反而会比传统饮食的营养价值更高!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 传统饮食中,米饭、面食等精制碳水几乎是纯淀粉,营养价值较低。

② 谷物和豆类中含有的植酸和凝集素会降低人体对矿物质的吸收。

③ 很多脂溶性的维生素(A、D、E、K)都需要足够的脂肪摄入来帮助吸收,而低脂饮食很可能导致这些维生素的缺乏。

④ 维生素C并不只存在水果中!很多低碳水的蔬菜如青椒、西兰花等的维生素C含量比水果更高!



总结:合理搭配的生酮饮食营养价值也许比传统饮食更高,不存在营养不良!



参考:

1. Ilka M Vasconcelos, José Tadeu A Oliveira, Antinutritional properties of plant lectins, Toxicon, Volume 44, Issue 4, 15 September 2004, Pages 385-403, ISSN 0041-0101

2. Advanced Nutrition: Macronutrients, Micronutrients, and Metabolism (2009). CRC Press, Taylor & Francis Group.






传言五

损害大脑功能?


我曾听到过这么一句话「我们的大脑每天需要燃烧130克的糖,所以适量吃糖是件好事,而生酮饮食会损害大脑功能。」


传统饮食中,大脑的确主要靠葡萄糖供能。然而,在生酮适应后,大脑可以70%靠酮体供能,剩下的30%则由甘油、氨基酸等通过糖异生作用产生葡萄糖供应能量。


相信正在阅读的大部分酮学们都体会过生酮饮食让大脑思维更清晰、注意力更集中的感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生酮饮食对很多神经性失调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包括:头痛、老年痴呆、帕金森症、脑肿瘤、创伤性脑损伤等。这些疾病的原理虽然相差甚远,但总体来说表明了生酮饮食潜在的大脑神经保护作用。



总结:碳水化合物不是大脑必须营养,相反,大量证据表明降低碳水化合物也许对大脑有益处。



参考:

1. Noh, H. S., Kim, Y. S. and Choi, W. S. (2008),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the ketogenic diet. Epilepsia, 49: 120–123. doi:10.1111/j.1528-1167.2008.01855.x

2. Ruskin, David N., and Susan A. Masino. "The nervous system and metabolic dysregulation: emerging evidence converges on ketogenic diet therapy." The link between brain energy homeostasis and neuronal activity (2012): 55.






传言六

肾脏负担大?


一提到生酮饮食,有很多专家会跳出来说「生酮饮食的高蛋白摄入会导致更多的尿素从肾脏排出,对肾脏压力很大」。


咳咳,说这话的人应该从来没深入了解过生酮饮食,而是道听途说然后凭自己的臆想说出来的吧。


首先,师姐一直强调生酮饮食是低碳水、高脂肪、适量蛋白质饮食(low carb, high fat, moderate protein diet)。它绝不像阿特金斯或麦吉饮食一样「高蛋白」,因为过多的蛋白质会通过糖异生转化成葡萄糖,影响生酮的效果。最常见的生酮饮食是75%脂肪、20%蛋白质和5%碳水,蛋白质刚好够用,和传统饮食相比蛋白质并不会更高!


其次,大部分的肾脏病是由糖尿病造成的。有临床病例报道提出:低碳水饮食也许可以防止糖尿病引起的肾衰竭。也有研究表明「适量蛋白」的生酮饮食在肾病患者中也许还能帮助逆转肾损伤。


最后,我们之所以说高蛋白饮食会增加肾脏负担,是因为氨基酸的脱氨作用副产物之一就是尿素或尿酸,会被肾脏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而健康的肾脏完全可以轻而易举处理这点负担。但肾脏病患者却要十分小心,若蛋白质摄入过高则会加快肾衰竭的进展。



总结:生酮饮食不是高蛋白饮食,对肾脏不仅没有负担,反而可能有好处!但肾病患者不论在任何饮食下都应注意降低蛋白质的摄入。



参考:

1. Nutrition & Metabolism 2005: Dietary protein intake and renal function

2. Friedman AN, Ogden LG, Foster GD, et al. Comparative Effects of Low-Carbohydrate High-Protein Versus Low-Fat Diets on the Kidney. Clinic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 CJASN. 2012;7(7):1103-1111. doi:10.2215/CJN.11741111.

3. Friedman, A.N., Chambers, M., Kamendulis, L.M., Temmerman, J. (2013) Short-term changes after a weight reduction intervention in advanced diabetic nephropathy.Clin J Am SocNephrol, 8(11):1892-8. doi: 10.2215/CJN.04010413

4. Facchini FS, Saylor KL. A Low-Iron-Available, Polyphenol-Enriched, Carbohydrate-Restricted Diet to Slow Progression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Diabetes 2003; 52: 1204-1209.

5. Nielsen JV, Westerlund P, Bygren PG. A low-carbohydrate diet may prevent end-stage renal failure in type 2 diabetes. A case report. Nutr Metab 2006; 3: 23






传言七

肝脏压力大?


在生酮饮食中,肝脏担当了非常重要的任务:生产酮体、分泌胆汁、消化脂肪、糖异生……有些营养专家认为这会给肝脏带来极大负担。


事实上,有一个小鼠研究发现生酮饮食会导致肝脏胰岛素抵抗。不过小鼠对高脂肪饮食是非常不耐受的,这在医学界早就已经是公认了。


目前所有的人类生酮临床研究中,没有任何一个研究发现生酮饮食对肝功能的副作用。人类不是老鼠,我们人类的健康肝脏可以轻松完成产酮、消化脂肪等功能,并不存在负担过大的情况。


相反,生酮饮食能降低胰岛素、降低果糖摄入、增加胆碱摄入……这些改变都能对肝脏起到极大的保护作用,也对脂肪肝起到预防甚至治疗的作用。有几个人类研究倒是真的发现了生酮饮食对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师姐本人也遇到了好几个用生酮饮食治好脂肪肝的朋友。


最后强调一句,以上的说明是在肝脏健康的前提下。若肝功能不足的人群用生酮饮食的确可能会造成肝脏的代谢负担加重,建议此类人群在进行生酮饮食前咨询医生,谨慎使用。关于更多生酮饮食禁忌人群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总结:对于健康人而言,生酮饮食不会造成肝脏受损,相反,多项研究表明生酮对脂肪肝的治疗作用。不过对于肝脏已受损人群,尝试生酮的确需谨慎。



参考:

1. François R et. al,. A high-fat, ketogenic diet causes hepatic insulin resistance in mice, despite increasing energy expenditure and preventing weight gain.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Nov 2010,299 (5) E808-E815

2. Tendler, D., Lin, S., Yancy, W.S. et al. The Effect of a Low-Carbohydrate, Ketogenic Diet o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 Pilot Study. Dig Dis Sci (2007) 52: 589. doi:10.1007/s10620-006-9433-5

3. Browning, Jeffrey D et al. “Short-Term Weight Loss and Hepatic Triglyceride Reduction: Evidence of a Metabolic Advantage with Dietary Carbohydrate Restrictio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93.5 (2011): 1048–1052. PMC. Web. 6 June 2017.

4. Joaquín Pérez-Guisado and Andrés Muñoz-Serrano. The Effect of the Spanish Ketogenic Mediterranean Diet o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 Pilot Study. Journal of Medicinal Food. July 2011, 14(7-8): 677-680.






传言八

肾结石?


有人说生酮饮食会增加肾结石风险,这个说法可能的确有点道理……


很多文献报道生酮饮食导致肾结石,生酮期间最常见的肾结石分两种:


尿酸盐结石:由于蛋白质的糖异生和产酮作用会导致尿酸变高。如果喝水不够,尿酸过高融解不了就会结晶形成尿酸盐结石。

草酸钙结石:血液中酮酸浓度上升时,我们的身体可能会调用骨骼的钙离子,用来中和酮酸的酸性。而这些钙离子的代谢终点是通过肾脏从尿液中排出。这就意味着尿液中的钙离子增加了,从而也增加了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几率。


「增加肾结石几率」不代表不能预防。已经有实验研究发现,在生酮饮食中下面的3种方法能大幅降低肾结石几率:

① 多喝水,通过稀释作用帮助平衡尿液酸碱度,可以直接防止结石。

② 多吃蔬菜,尤其是潜在肾脏酸负荷(potential renal acid load (PRAL))为负值的蔬菜,这些蔬菜能降低尿液的酸性。比如:牛油果、番茄、西葫芦、白菜、西兰花、花菜、胡萝卜、黄瓜、茄子、羽衣甘蓝、菠菜、生菜等。

③ 补充柠檬酸钾补剂:可以帮助降低钙质流失、降低尿液酸性。研究表明补充柠檬酸钾可以让生酮儿童中肾结石的发生率从10-10.5%降到2-3.2%。



总结:生酮饮食的确可能在某些人群中增加肾结石风险,但也完全可以规避风险。多喝水、多吃蔬菜、选择性的补充柠檬酸钾补剂,肾结石发生几率会大大降低。



参考:

1.Mayo Clinic - Kidney Stones

2. Amitha Sampath, BAEric H.Kossoff, MDSusan L. Furth, MDPaula L. Pyzik, BSEileen P. G.Vining, MD. Kidney Stones and the Ketogenic Diet: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on. Journal of Child Neurology. Vol 22, Issue 4, pp. 375 - 378

3. McNally MA, et al. "Empiric use of potassium citrate reduces kidney-stone incidence with the ketogenic diet." Pediatrics. 2009 Aug;124(2):e300-4. Epub 2009 Jul 13.






传言九

骨质疏松?


许多专家认为生酮饮食会导致骨质疏松/骨折,这些文献的理论通常是「吃太多肉类酸性食物,会导致酸性体质,进而引发骨质疏松」。


关于「酸性食物导致酸性体质」这件事,本来就是伪科学,早已经被大量辟谣贴证伪了。我们的血液中含有碳酸氢盐、磷酸盐、血浆蛋白、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等几大缓冲系统,除此之外,从消化系统到排泄系统,再到呼吸系统都精密地控制着身体的酸碱平衡。对于一个健康人,不论你吃什么,血液的酸碱值都会非常精密地被缓冲保持平衡(PH ≈ 7.4),否则你就会有生命危险。


再谈回骨质,近年来的多个研究发现长期(最长五年)的生酮饮食和低碳水饮食并不会导致骨质上的任何区别。


比如在一个为期两年、307个参与者的实验中,实验者发现:生酮饮食者的尿液钙流失在第3个月和第12个月分别增加了36.1%和35.7%,但骨质密度的临床表现没有任何变化。


另一个实验也发现:比起对照组,低碳水饮食并没有增加骨质代谢指标。除此之外在骨转换速率上也和对照组没有任何区别。



总结:「酸碱体质」是伪科学。另外,没有任何临床研究发现过长期生酮饮食导致骨质疏松。



参考:

1. Friedman, Allon N. et al. “Comparative Effects of Low-Carbohydrate High-Protein Versus Low-Fat Diets on the Kidney.” Clinic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 CJASN 7.7 (2012): 1103–1111. PMC. Web. 6 June 2017.

2. Nutrition Journal: Long-Term Effects of a Very Low Carbohydrate Weight Loss Diet and an Isocaloric Low-Fat Diet on Bone Health in Obese Adults

3.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Weight and Metabolic Outcomes After 2 Years on a Low-Carbohydrate Versus Low-Fat Diet

4. 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 High Protein, Low Carbohydrate Diet for Weight Loss in Severely Obese Adolescents

5. Long-term effects of a ketogenic diet on body composition and bone mineralization in GLUT-1 deficiency syndrome: A case series Bertoli, Simona et al. Nutrition , Volume 30 , Issue 6 , 726 - 728

6. Carter, J.D., Vasey, F.B. & Valeriano, J. Osteoporos Int (2006) 17: 1398. doi:10.1007/s00198-006-0134-x






传言十

肌肉流失?


某些专家认为「我们的大脑每天需要一百多克葡萄糖,如果你不能从食物中摄入这些糖,身体就会分解你的肌肉,把肌肉里的氨基酸异生成为葡萄糖,体内肌肉就会缓慢分解减少……」


哎,如果酮体听到这话,肯定直接哭晕在厕所!


在传统饮食中,大脑的确需要100多克葡萄糖,如果得不到这些能量分子,身体就只能牺牲肌肉了。


但是在生酮饮食中,人体的代谢是全然不同的,生酮人的大脑除了「吃」葡萄糖,主要是「吃」酮体的!一旦生酮适应后,酮体就可以提供大脑所需的大部分能量。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身体每天也大概只需要40克左右的葡萄糖,这些葡萄糖完全可以由食物中的蛋白质和甘油合成,而用不着去分解肌肉产生。


事实上,许多研究表明,在类似的几种卡路里限制减肥方法中,生酮饮食相对于低脂饮食能保存更多的肌肉。猜测的原因可能有:

① 生酮饮食有充足的蛋白质摄入;

② 酮体有节约蛋白质的性能;

③ 生酮饮食升高的肾上腺素对肌肉的保护作用;

④ 血液中升高的支链氨基酸(BCAA)对肌肉的修复和保护作用。


其实,不管用什么方法减肥,都很难避免肌肉的流失,尤其是当蛋白质没吃够或卡路里缺口大的时候,身体会通过分解和牺牲肌肉来补充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并进入分解代谢(catabolism),把肌肉燃烧供能。所以为了防止肌肉流失,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吃适量的蛋白质,并保持足够的卡路里摄入,能量赤字不能太高。



总结:生酮和肌肉可以兼得,而且生酮在保护肌肉方面可能优于低脂饮食。若想不损失肌肉,记得蛋白质和卡路里不能太低!



参考:

1. Manninen, Anssi H. “Very-Low-Carbohydrate Diets and Preservation of Muscle Mass.” Nutrition & Metabolism 3 (2006): 9. PMC. Web. 9 June 2017.

2. 《The Art of Low Carb Performance》






传言十一

不符合中国国情?


有些专家认为「低碳水饮食很难长期持续,尤其在习惯于高碳水化合物饮食的我国,大部分人不愿意长期坚持。而且少了那些高碳水的美食,生活岂不是没了乐趣!」


吸烟很有乐趣,烟也很难戒,但不代表不该戒烟。同样的道理,低碳水饮食很难坚持,但这并不代表它不值得坚持。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新研究发现碳水化合物(尤其是精制碳水和糖)对健康的摧毁,难道不是对人类一个警钟吗?就算不用采取生酮饮食,师姐也会告诉身边的亲朋好友尽量低碳水,少吃白米面、包装食品,多下厨自己做肉蛋菜……


想要让我们的社会做出任何改变都是有阻力的,但这些阻力的存在不代表我们应该放弃行动。


再来谈谈生酮饮食的乐趣——相信很多生酮饮食者和我一样,并不觉得碳水有多么大的诱惑,尤其是生酮适应后,每一餐的高脂肪饮食都让我大快朵颐。相比起传统的低脂饮食来说,不用斤斤计较卡路里,棒呆了好嘛~!所以只要下定决心,低碳水饮食其实一丁点也不难受,反而幸福感和满足感十足。



总结:低碳水饮食可以很享受食物,不难坚持,而且值得坚持!






传言十二

恢复正常饮食会体重反弹?


有人会说:生酮饮食减肥虽然很快,但是停止之后很容易反弹!


首先,结束生酮饮食后的确会反弹少量水重。主要是因为恢复摄入碳水化合物后,身体胰岛素和糖原都会增加,导致储藏更多的水。但涨回来的也只是一次性的少量水,而不是肥肉。


其次,用任何减肥方法都会发生「体重反弹」。比如用节食或运动的方法减肥,减肥结束后立刻恢复大吃大喝不运动的生活状态,反弹是必然的!生酮饮食也是一样,如果减肥成功后不注意保持低碳水,反弹也无可厚非!所以对于减肥成功的小酮人们,我们也推荐未来还是保持较低碳水的生活方式。


最后,这里要强调一点,很多人从传统高碳水饮食转成生酮饮食,期间养成了大量油脂的饮食习惯,不再惧怕多用油。最后当TA们减肥成功后再回到传统高碳水饮食,做菜依然习惯性地放很多油,这就会变成「高碳水+高脂肪」的饮食,这种情况不反弹体重才怪,而且非常不健康,极不可取!



总结:任何减肥方法都会反弹!只有完全改变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减肥才可能是「永久」的。






传言十三

生酮鼻祖死于自己的减肥理论?


说到生酮减肥,很多人可能会想到阿特金斯饮食。罗伯特·阿特金斯是一名美国医生,1960年代率先在美国开始使用低碳水高脂肪饮食给他的病人们减肥,并出版了阿特金斯饮食的书籍,当年风靡全美国。不过后来阿特金斯博士的死因一直被民间流传为心脏病突发——「减肥教父死于自创的理论」。


首先需要声明一点,生酮饮食强调「适量蛋白」,但阿特金斯饮食为「高蛋白」,虽然其原理类似生酮饮食,但在蛋白质比例这方面,和生酮饮食大相庭径。


其次,阿特金斯的真正死因并不是「心脏病」。这个谣言是阿特金斯的学术反对者捏造的,也就是理查德·弗莱明教授(Richard M. Fleming)——来自美国医师医药责任协会——一个倡导低脂、以蔬菜为主要食谱的组织。阿特金斯死亡的真相是「2003年4月8日,阿特金斯在尚未融化的薄冰上摔倒,头部撞向冰面,并导致脑部出血。在去医院的路上他已经失去知觉。之后他的身体迅速恶化,遭受了大面积的器官损害。在医院的两周期间,他的身体明显积聚了大量的液体,也就是这聚集的液体让他的体重由之前的195磅变成了258磅。他的死亡证明书上阐述的死亡原因是“头部撞伤导致的硬膜外血肿”,并不是传闻所说的因为心脏病发作。」


2007年3月,美国《新闻周刊》杂志已发表订正声明“早期关于罗伯特.阿特金斯的死亡原因的陈述包含与事实不符的内容,新闻周刊为次错误表示道歉。”



总结:阿特金斯饮食≠生酮饮食。另外辟谣:阿特金斯的死因不是心脏病,而是在冰面摔倒。



参考:

1. 维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罗伯特·阿特金斯







传言十四

把适应期当不良反应


有些生酮饮食的反对者会跑出来说「生酮饮食会导致口臭、体味难闻、脱发、乏力、腿抽筋、便秘、运动无力、女生月经紊乱等症状」。


上述这些症状都是短暂的副作用,持续时间4-8周,是身体改变代谢状态的一种正常表现。关于这些副作用,我之前的文章详细介绍过其原因和解决方案,进入公众号回复「适应期」「大姨妈」即可回顾。


熬过这几周适应期的小酮人们都知道,生酮适应之后的日子有多美好——思维清晰、能量充沛、睡眠变好了、皮肤变好了、女生的姨妈更规律了,体重减轻只是一个副作用而已!


总结:生酮初期的确会有一些副作用,这是身体适应酮体的正常反应,渡过这几周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传言十五

完全没有证据的几个传言

我还看到过很多关于生酮饮食的误解,实在不知道怎么评论,只觉得写出这些话的人似乎有些不负责任。列在下面吐槽一下:


①「减重速度太快,皮肤来不及收紧,非常容易出现皮肤松弛、皱纹增加的美容悲剧」

师姐:任何减肥速度太快,都会有皮肤松弛的现象吧。所以生酮:「怪我咯?」


②「皮肤暗淡、粗糙、生痘」

师姐:喵喵喵???糖是皮肤的宿敌,我听说的都是大家戒糖之后皮肤变好的说法呀。请问「皮肤暗淡粗糙生痘」的说法是个例还是普遍现象?参考自哪篇论文,或参考了多少临床案例?


③「引起不良情绪、沮丧、抑郁」

师姐:_(:з」∠)_………………你才抑郁,你才沮丧咧!还是那句话,证据呢?






结语


其实师姐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想宣传生酮饮食是最好的,是百无一害的。任何事情都有双面性。事实上,我以前也写过生酮饮食的不良反应、禁忌人群、适应人群、长期或短期安全等等……想要回顾往期相关文章可以戳文章最后的链接。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告诉大家:科学家们不是给出真相的人,而是探索真相的人。科学从来都没有定论,而是不断更新迭代,逐渐给人们呈现出越来越接近真理的答案。


大众可能只是想要一个简单明确的答案,但事实是——我们还在探索着呢!整个医学和营养学都还在不断发展,关于生酮饮食的研究也正在缓慢进行着,截止今天在 PubMed 医学论文搜索引擎中已有 2660 篇关于生酮饮食的论文,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最后,只希望当真相浮出水面之前,医疗从业者能对生酮饮食更负责些,至少在深入了解后再下结论,而不是仅凭自己过时的理论和错误的臆想给出误导。毕竟对于很多人来说,生酮饮食是有很大价值的。也希望大众能用知识武装自己,在开始生酮饮食前多学习相关知识,而不是盲目地跟风尝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酮饮食(二)
醒醒吧,你的减肥餐都吃错了!
低碳水生酮最大的「危害」,似乎只有一个……
1921年就有的生酮饮食,究竟哪些人适用?
低碳水入门:生酮,阿特金斯,原始人……不同饮食法差别在哪里?
超低碳水?减肥期间要不要吃主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