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新是不是想学习装机的误区呢?可是单调的介绍太枯燥乏味不想看怎么办?各位别急,本喵就亲自上阵,为你们这些铲屎官介绍一下装机误区,还不快把小鱼干拿来!
独显比核显好?
很多电脑在配置页面会用显眼的字体标注“独立显卡”,显示这是一台高端主机,就有萌新觉得独显比核显好,其实在低端主机中还真不一定。
有的商家认准了玩家喜欢独显,搭配一个性能和核显差不多的显卡,这样就有了独显,或者在AMD的主机中搭配显卡来和核显交火,能贵上不少钱,何乐而不为呢?
低端显卡的性能不一定比核显高,即使能交火,获得的提升也不大,而且一些游戏的支持也不好,最后的体验可能和核显差不多,最后还是萌新花了独显的高价,享受了核显的性能。
显存越大越好?
显卡型号繁多导致很多小白记不住,所以单纯看显存来判断显卡性能就成了一个捷径,不过这条“捷径”可能会导致你掉进坑里喵。
显卡的性能主要还是由芯片决定的,其次是频率,再次是位宽,显存还在后面排着呢。举例来说,4G显存的GTX 960性能要比3G显存的GTX 770低一些,也就是说,单纯看显存是不可行的。
另外,有些低端显卡也可以更换大容量的显存,但是并不意味着性能就能提升多少,有时候还是商家故意而为,所以萌新大可不必追求高显存,还是优先选择高性能的显卡吧。
线程越多越好?
淘宝主机喜欢宣称四核心八线程,甚至会有十一核二十二线程这样看起来非常炫酷的配置,你是不是想要下单买买买了?且慢喵。
一般来说,多个核心或多个线程可以更好地处理多任务,在面对一些大型游戏和三维制图时也更加得心应手,而且核心和线程数非常简明,没有专业术语,所以很多玩家去追求多核心多线程的主机。
但是,太多的线程往往用不到,而且多数应用和游戏都没有为更多的线程做过优化,也就是说即使是用22线程的处理器去运行,体验并不会比8线程的好。
另外,很多超多核心线程数的CPU主频很低,可能只有2.2GHz,这样的性能其实是很低的,在面对单任务时可能连i3都不如,买回来就得哭了。
E3性价比更高?
在追求性价比的玩家中,E3可以说是鼎鼎大名,“i3的功耗,i5的价格,i7的性能”把这款服务器处理器推上了神坛,但你要是认为现在还是E3性价比高就图样了。
E3的前几代版本都只能支持到DDR3内存的主板,3代内存和4代内存之间还是有较大的性能差距的,所以E3 1230v3这样的配置可能不如8代i5;而支持DDR4内存的E3搭配的主板又比较贵,整体来说性价比更低,甚至可以直接上i7散片了,所以最后性价比并不高。
需要玩家注意的是,不是以5结尾的E3是没有核显的,例如最常见的E3 1230,需要搭配显卡才能有较好的体验,而且E系列的处理器还是以服务器为主要定位,所以没必要一味追求E3或E5。
高端主板跑分更高?
主板的选择也让很多萌新犯难,预算多一点的玩家就看上了高端主板,并且会有萌新觉得主板越高端性能就越好,也能有更高的跑分,其实这也是不对的。
高端主板主要在于功能会更加全面,用料更充足,接口也更丰富,在面对恶劣环境或是意外情况时能够更有效地保护硬件,但在性能上不会有明显的差距。
以Z170和B150主板为例,两者都是支持6代酷睿的主板,区别在于Z170支持超频,而B150不支持超频,但用相同配置跑分的话还真不会有大的差别。
大主板比小主板好?
除了高端和低端,主板的板型也是一些萌新纠结的地方。ATX主板的尺寸更大,也就可以有充足的空间来容纳元件,而M-ATX甚至ITX主板就小很多,空间也更加有限。
其实主板的大小和性能并没有关系,大主板虽然能轻松放置4个内存插槽,但也有供电缩水的,小主板即使空间有限,也有很多优秀设计的厂商将板子合理规划,性能同样不弱。
一般来说,只有在需要2条及以上PCI插槽的时候才会只选择ATX主板,其他时候主板的尺寸并不决定性能,而且很多时候M-ATX主板价格更便宜,反而更适合预算有限的玩家。
水冷就吊打风冷?
很多玩家觉得水冷性能秒杀风冷是源自水冷的高定位高价格,因为水冷散热器要做好在不同情况下的密封,所以本身的成本就高不少,如果是较低的价位,水冷并不会有太强大的表现。
反观风冷,在较高价位上的散热器可以搭载更充足的用料和好的设计,也就方便实现更强的散热效果,百元左右的风冷就能有很好的表现,这也是水冷所不能及的。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地方是,风冷散热器尤其是下吹式散热器可以为主板提供一定的散热,这比单纯的被动散热要好很多,而水冷就鲜有这样的待遇,所以风冷散热器还是有不少拥趸。
涂抹硅脂要大气?
安装散热器的一个必要步骤是涂抹硅脂,但是散热器一般会附送一包硅脂,这是让你一次都用完的吗?其实有的硅脂可能够散热器用5-6次甚至更多次的,如果一次全挤在CPU或散热器上就会太多了。
要知道硅脂的导热性能不如金属直接接触,所以硅脂应该起到的是填补缝隙的作用,过多的硅脂只会影响热量的传导,所以涂抹的时候要适当抠门一点。
在安装散热器时,硅脂涂抹要尽量薄尽量均匀,在安装好散热器后也可以轻轻平移让硅脂充分填满缝隙,并移除多余的硅脂,让散热器可以更好地传导热量。
说了这么多,你都记住这些误区了吗,本喵在这里也提醒各位铲屎官,不管购买什么级别的硬件都要选择正规渠道,不要一味贪便宜,轻信商家的宣传,在安装硬件的时候多参考教程和评测,不要大力出奇迹,胆大心细的你也可以打造自己心仪的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