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玉的造形制作——琮形器

琮形器盛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东南地区的良渚文化、山东地区与中原地区的龙山时期以及西北地区的齐家文化等遗址中均有发现。

这些数量丰富、大小不一的琮形器,往往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在质地、形制、纹饰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色,但同时又保有共同的基本造形,因此在制作工序上亦存在一定共性。

一、琮形器的造形特征

琮形器近似筒状,顶上无盖、下方无底,内部作中空圆管形,外表琢磨为方柱体。圆管形内壁分别向两端延伸,在与方柱体衔接处形成两圆形射口,使琮形器兼具方与圆的双重形态。

琮形器虽均具有“外方内圆”的基本造形,但在个体形态上却存在诸多不同,有的高度可至30cm左右,有的仅为3cm;有的宽度可达17cm,而有的则只有4cm。这些差异也反应出区域文化间的差异:良渚文化琮形器数量最多,外表通常划分多节,以充满神秘色彩的神人兽面纹最具代表;龙山时期琮形器数量较少,外表虽有分节,但神人兽面纹样趋于简化;齐家文化琮形器则既不分节,也不见纹饰雕琢,仅以削直的器表呈现玉琮基本造形。

新石器良渚文化 七节玉琮

二、琮形器的成形工序

琮形器的制作方式基本相同:首先将玉料切磨为方形的外廓,其次用管具钻磨,取出芯料,然后切磨上下两端的八个方形边角,使其成为圆形的射口,再进一步修磨或雕琢纹饰。简言之就是:“切磨外廓”、“钻孔取芯”、“制作射口”、“完成造形”、“内外修整。”

琮形器制作工序

新石器齐家文化 未完工玉琮

原始玉料经由切磨完成方形外廓的初步加工后,会使用管具以单向管钻或双边对钻的方式进行纵向中孔的透穿。若以单向管钻法制作中孔,由于上端旋磨次数较多,玉料耗损量也相对偏大,因此中孔通常作上大下小喇叭状。若选用双边对钻法打孔,取芯过程中如管具对接不齐,会在孔壁中间产生不平整的台阶现象,取出的芯料也会出现不平整凸起,浙江余杭瓶窑出土玉芯即为此类情况。如果管具对接整齐,则会因上下两端玉料耗损较多而使玉器中孔形成上下端大、中间收窄的形态,取出的芯料亦呈现中部弧凸状,此类情况可参考浙江余杭星桥横山出土的半片琮。

新石器时代 玉琮芯料

玉琮管具对钻示意图

当一块不规整的玉料,经由切磨外廓、钻孔取芯、制作射口等工序后,在齐家文化看来,已完成琮形器的造形制作。然而,对于良渚文化与龙山时期来说,还需藉由四道垂直凹槽区隔出四个以边角为中轴的转折器面,并于转折器面上另琢磨一道或数道横向凹槽将方形外廓划分为数节,才算完成琮形器的造形制作。

新石器齐家文化 玉琮

新石器龙山文化 玉琮

新石器良渚文化 兽面玉琮

值得注意的是,在制作方形外廓时,所切割下来的边料并不会被丢弃,通常与钻孔取芯所出芯料一样被制作为其他器物,如玉镯、玉璜、冠形饰及玉勒等,因此,同时期所见的这些器物都可能是取材于琮形器余料的制品。

版权声明:

1.本公众号所有原创内容图文的著作权、版权,均归微信公众号“震旦博物馆”所有。

2.其他方式转载或引用本公众号内容与观点,请表明转载及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玉形制演变——璧形器
图解良渚文化玉器,它为什么被称为五千年文明的“圣地”!
【古玉天地】古玉造形制作——璜形器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 玉琮
唯玉惟尚:2017苏富比(香港)古玉(下)
中国历代古玉简史(高古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