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若要远离耻辱,做到这两个字就好

人与人交往,都是很要面子的,哪怕看起来很粗疏、粗鲁的人,别人对待他的态度,你也一定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只是一般情况下,他不表现出来。

叔本华说过这么一句话:人性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顺着此意,我们可知你对一个人的尊敬,一方面是对他本人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在众人面前尊重他给了他面子。

《论语》曰: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守信者接近于义,因为他可以兑现自己的承诺。恭敬别人的人,接近于礼,可以远离耻辱。若这样的人和你比较亲近,你可以仿效于他学习他。

一,遭受羞辱的人,很可能是因为之前羞辱过别人

古语云: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道理如此简单,实施如此之难。如果你对一个人言语不敬、态度傲慢不恭,别人可能一时并不一定发作,对你进行反击,但请记住,他一定会记在心里,不管他是心胸狭窄之人,还是宽怀大量之人。这和心胸有关系,但关系并不是太大,因为你对一个人冒犯,是一种客观事实。

狭隘之人和宽怀之人的反击,都会存在,有区别吗?区别何在?区别就在于表现方式不同,厉害一些的人,用比较激进的方式反击你,回应你,赢回自己的面子。宽怀一些的人,用迂回的手法,隐晦的方式对你进行反击,总之,羞辱别人,别人定会发作用力于你。

二,爱开玩笑,言语失当之人,得罪了人,自己还浑然不知

开玩笑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话题,有的人认为熟人之间,开开玩笑,无伤大雅,增加欢乐气氛,有何不可?问题在于有些玩笑的尺度很难把握,且同一个玩笑,容易产生不同的理解,有些人觉得就是玩笑而已,有些人觉得你话中有话,再刻意影射他。总之,玩笑是一个很容易产生误会的事情。

熟人之间的分寸感,恰恰最重要,也最难拿捏。在玩笑中哈哈一笑,殊不知各人有各人对玩笑的接受程度和理解感知,有的心将心思藏在心里,从此疏远于你,你却不知缘故。

更有甚者,以玩笑冒犯别人,从而产生矛盾,别人便会以同样或者变本加厉的方式羞辱你,开玩笑不可不谨慎。

三,恭敬待人,得人恭敬,可远离羞辱

有一句话叫做“自取其辱”,说的就是自我不注意,有错在先,结果别人回击,遭受羞辱,颜面尽失。恭敬别人,即便别人有些意见,本想对你施加某种“策略”,一看你之态度如此,也就不好以某种“借口”来侵犯你。

恭敬对人,还能使自己具有某种庄重感和威严感,“君子不重则不威”,一个自身持重、谦恭的人,别人自然对你尊重钦佩,你的人格魅力,个性气质,其实都是你的言行和处事方式定义出来的,你的综合表现,塑造了你自己。

总之,恭敬之人,自然得别人之尊重,可以远耻辱之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佬的耻辱:董明珠气得像被打了闷棍 王健林低三下四求人被羞辱
一个日本女人,她脱光了上衣正准备切腹自尽,只为以此展示对天皇的效
《论语·学而篇第一》1.13: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论语1.13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不合于礼的恭敬,会招致耻辱(1一13一2,讲于2021年2月26日)
璐兰读《论语》心得体会(1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