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处困养静:静下来,一切都会好

王阳明的门人徐爱在作阳明先生《传习录》序文中讲:“先生居夷三载,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处困养静,实乃古贤圣哲处世立身之基。

世事无常,因果轮回,人生苦难烦恼总是不断。无论是谁,遇到困急和危难时,都不免会惴惴戚戚,心烦意乱,不知所从,焦虑不安,这是人之常情,否则就是无心无肝的愚人蠢蛋,木石虫豕,行尸走肉而已。但是,身处困局之中,切不可不知所措,自乱阵脚,那样就会像浑浊的水,什么都看不清,理不顺,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为此,唯有处困养静,日常修习,才能于烦恼困境中涤心静虑,才能够突破困局,涅槃再生。

曾国藩说过:“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老子亦云:“孰能浊以澄?静之徐清。”意思是:“一杯浑浊的水,只有慢慢静下来,才能变浑浊为清澈。”水只有在其浑浊的时候,才能看到澄净过程中的变化。人亦如是,只有在遇急遭困、心绪不宁时,才看得出镇静的功夫,才知道平日里养静的益处。诸葛亮《诫子书》有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又:“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心静之人,能够以清澄的神明细致地体察事物,发现事物的精微之处,这样做起事情来,才能够事半功倍,省时省力。所以,内心宁静,因淡泊而不受诱惑,因凝神而思远,因镇定而从容,因而智慧常在。

然如何“养静”?

《大学》第一章中有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禅学密宗修行讲求戒定慧,也是说唯有知止戒定后才能生静。所以,要把养静作为一种直面困窘的修行,把烦恼看作是成就自身菩提的善因,虚己应物,所谓“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故此,在身处困境时,克己知止,戒贪除躁,心有所定,抛开焦虑和烦恼,回归平和,专注做事,这样才能绝忧脱困,活出人生的最好状态,最终达到理想。

静下来了,一切都会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最智慧的活法:心静,心净,心境(醒脑)
时光深处,静静行走
易经:一个人,能定心一处,无事不成
读美 | 唯有心静,方能从容
静下来的力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