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老之术的运用与局限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一句话几乎被每一位大谋略家推崇并加以利用,那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他本质上就是“黄老之术”。

典型案例

清朝名臣曾国藩就是一个运用“黄老之术”很好的例子。当时的曾国藩经过九年的征战,平定了曾经占领大半个中国的天平军,巩固了清王朝政权,可谓功不可没,并且在这期间发展了自己的羽翼,他的嫡系部队--湘军,都时训练有素,以及他的学生无不掌握着军政大权。这样一个在朝庭炙手可热的人物,在那个时代可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以是做臣子的所能达到的极端了。但曾国藩本人却没这样想。因为他深通黄老只术,知道什么叫功高震住,知道应该居高思危,于是他便运用黄老之术为他铺路了。《老子》有句话说“持而盈之,不知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首;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意思是说一个人内心要知足,如刀刃磨的过于锋利,就容易折断。一个人金银财宝太多了,既会遭到别人的,自己也会因而生活糜烂反而很难保住这些财宝。所以人富贵了应该谦虚退让,韬光养晦,否则自招祸患。人在功成以后,要急流勇退,才符合自然的道理。,曾国藩自己明白刀刃太锋利了,要把它磨钝些,于是他便着手训练淮军来接替他,以淮军来压制自己的湘军。一般人看来,这种做法很不容易理解,其实如果我们去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我们就会很容易明白了。当时的湘军由于刚刚打下太平天国,内心非常骄横,很容易冲动。如果干出错事,引起朝廷的警觉,那对曾国藩是非常危险的。现在看来曾国藩的做法完全是得益于黄老之术的。另外,曾国藩曾国藩运用黄老之术的另一个典范要算他的家书了,表面上,他的家书记录的只是一些琐碎的家常小事,并无什么不轨企图。但事实上他的书信无时无刻不体现着黄老思想。正是由于写了这些小事,才让朝廷觉得曾国藩并无野心,他只喜欢这些家常琐碎而已,跟本没必要对付他,这个时候,曾国藩便可安枕无忧了。最后他终于完成了老子所要求的最高标准“功成,名就,身退”为他自己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内涵简介

黄老之学是除老庄学派之外道家的最大分支,学派思想尚阳重刚,黄老之学产生于中国战国时代(约公元前5-3世纪)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该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作为一种哲学思想,黄老之术形成于东周战国时代。但是,作为一种广为流传的社会思潮,则是在齐国稷下与魏国时期,这一派的代表们尊崇黄帝和老子的思想,以道家思想为主并且采纳了阴阳、儒、法、墨等学派的观点。黄老学派思想发展主要分为两大主题:技术发明和政治思想,以形而上本体的道作为依据,结合形而下的养生、方技、数术、兵法、谋略等等,具有极强目的性、操作性。在西方,黄老道家常被称为“目的性的道家”或“工具性的道家”。从内容上看,黄老之术继承、发展了黄帝、老子关于「道」的思想,他们认为「道」是作为客观必然性而存在的,指出「虚同为一,恒一而止」、「人皆用之,莫见其形」。在社会政治领域,黄老之术强调「道生法」。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公正无私」,「恭俭朴素」,「贵柔守雌」,通过「无为」而达到「有为」。上述主张在汉朝初期曾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结果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文景之治」的盛世。到东汉时,黄老之术与新产生的谶纬之说相结合,就逐渐演变为自然长生之道,对道教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时代局限

综上所述,黄老思想由学术而政治,对稳定汉初社会秩序及汉初经济的发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任何一种思想和理论都会受到时代的局限。以往人们较多地注意到黄老思想在汉初的积极作用,对其他方面的消极影响则关注较少。而这些影响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黄老之术讲清静无为、贵柔守雌、不为物累等,导致封建等级权威制被削弱。等级制是封建伦理制度的核心内容,是维护封建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汉初推崇黄老之术,在“君弱臣强”的形势下,使诸侯王的势力急剧膨胀,对汉政权构成极大威胁。此后相继发生的济北王刘兴居叛乱、淮南王刘长的起兵和景帝即位不久发生的吴楚七国之乱,即证实了这一点。二是由于无为而治导致经济上的自由放任政策,造就了一大批暴发户,许多不法商人与诸侯王或地方官吏相勾结,或经营盐铁,或冶铜铸钱,大量侵吞国家资产,垄断了国家经济命脉。在生活上他们竞相奢侈,严重败坏社会风气,“今虽刑鬻妾下贱,衣服得过诸侯,拟天子,是使天下人公得冒主而夫人务侈也”。腐朽的社会风习还导致社会治安状况日益恶化。三是引起时人对当时政治、文化及习俗的激烈批判。在黄老因循自然、无为而治的原则下,汉初百姓生活得以安宁,生产得以发展,但侵蚀社会、危及西汉政权的异己力量也因此而恶性膨胀起来,从而引起许多敏锐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如贾谊、贾山等的高度重视,对当时的政治现实多所批评与 匡建。他们的批评预示了汉代历史上统治思想的又一次大的转折即将到来。

在当时,对于正在大张旗鼓地推进文化巨变中的汉武帝来说,他怎能容忍一个闻名全国、影响极大的“黄老道学”的主张者?因此,黄老道学被统治阶层扣上了“不合正统”的帽子,长期被“打入冷宫”,几近湮没在冰冷的历史长河中。但他总不会消失。纵观我国古老的历史,无论是“善通机巧”的科学巨匠 张衡,还是声名显赫的文人墨客,甚至治国安邦、叱咤风云的 文臣武将,都无不通晓此道。

在过去的一百年中,人类历史似乎将千万年来积蓄的能量加速爆发,使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剧变,每个人都目不暇接地忙着适应这个飞速变化的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人类靠工具理性几乎改变了整个地球的面貌,自然资源的高度开发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生态危机、环境污染、灾疫流行、战争危险等威胁人类生存的难题也成为21世纪人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老之术——道
内用黄老,外示儒术
曾经那么辉煌的黄老之学,如今是怎么一步步衰落的
曾国藩练就强大内心的秘诀之一:“内用黄老,外示儒术”
黄老之术是什么?西汉初年为何大家都信仰它
黄老学派对道教的产生有什么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