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讲座回顾‖黄惇:谈谈战国简书墨迹的笔法问题

2018-04-04 靖峰 艺推

编者按

       2018年4月1日15:30,暨南大学书法研究所成立十周年系列讲座第二期之“谈谈战国简书墨迹的笔法问题”主题讲座在暨南大学校本部曾宪梓科学馆二楼国际会议厅如期举行。讲座历时2个小时,同学们反应热烈,来自校内外的三百名左右听众参加。在此我们悉心挑选了讲座中的精彩语录,仅供大家学习回顾。

精彩回顾

1

主讲嘉宾

     黄惇,号风斋、风来堂。1947年3月生于江苏太仓,祖籍扬州。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艺术学、美术学博士生导师。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副院长,艺术学研究所所长,《艺术学研究》年刊主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政协第八、第九、第十届委员。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泠印社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沧浪书社社员、江苏省美术馆艺术鉴定顾问;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西南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戏剧学院、河北大学、河南大学、苏州大学、山东艺术学院等兼职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篆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2

出席嘉宾

曹宝麟

张铁林

刘正成

蔡显良

朱圭铭

倪宽

靳继君

3

内容回顾

     黄惇老师以战国简书为主题,讲到战国简书在近代是一个爆发式的出土,近期以来,书法方面研究简书的还不够多。


     起初黄惇老师从简书的三法(字法、章法、笔法)出发,简述其特征。黄惇老师认为若能从笔法上找到他的特征和嬗变的规律,则对上古书法史研究是一种突破。或亦可助古文字研究一臂之力。黄惇老师想讨论的是战国简书的笔法从何而来?又到何处去?

     笔法决定风格,出土的战国简、秦简、汉简都有风格,大有时代风格,小有书者个体风格,而个体风格寓于时代风格中,这是常态。个体风格又有粗、精、拙、丽之别,所用毛笔或为新笔佳颖,或是旧笔秃颖,这都影响风格,但其突现的时代风格却是共同的。这种共性就是笔法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即其规律所在。所以,研究战国简的笔法,当通个性寻找共性,不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而首先应寻找当时笔法的规律。笔法分为科斗与倒薤,笔法如同上古的语音还活在方言之中一样,后世的书写中也遗传着上古的笔法。


     科斗文字,不是指大篆、小篆、古隶、隶书等字体,当然也不是指一个字如科斗之形,而是指向笔划。是以物状形表达的一种笔法,特征是“其字头粗尾细,似科斗之蛊”,这是中古时代文献对科斗笔法的描述。科斗之法与倒薤之法实为一法而异名。从以物状形的角度观察,这种笔法加上尾部的曲动,酷似粗头而尾锐的科斗之形,所以说科斗书的用笔即倒薤法。虽与真实的古文写法有差别,但大致一致。


    殷商与战国时期的手书墨迹可明确看到倒薤的特征,总之不论倒薤、顺薤,皆似薤叶状。我们好像在看简书时,猛一看好像没有竖画,仔细看还开看出一二。


    从西周立国的共和元年到公元前814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公元前221年,经历了620年,我们看到这种倒薤用笔在日常书写中广泛使用,毫无疑问,这样的笔法不会因书体的变化就立刻消失。科斗倒薤作为原始笔法,在战国简上的表现,既单纯又丰富,在其以后的书法发展中居然留有如此多的遗传基因,却是以往我们未曾关注的。二十多年来,战国简大量出土,更清晰的证明关于科斗笔法与用笔圆势运动的认识。从笔法而言,以清华战国简为例,突出表现为斜执笔,多以指运笔。侧锋、中锋并用,侧锋运用广泛。这些用笔特征是隶变的前兆,或也是隶变的初级阶段,因此战国晚期至秦再至西汉初年的简帛书古隶中,存有这种笔法及用笔运动形式的许多表现。


     在这件作品上,多数倒薤用笔加上圆势运动产生的横画是有蚕头、有波、而无挑,但也有些收笔不向下弯而平发者甚或有向上的收笔,则形成了“挑”。作品中横画呈现的特征当是时代的共同特征,可以在战国晚期的楚简、秦简中均得到印证。


    表现之二为倒薤法之撇画加上圆势运动,为掠笔之初形。

    倒薤用笔如果是向左方出笔,即按照笔顺是反方向用笔,便形成上宽下细、上重下轻的笔画,后世称为“掠”、“撇”。这种笔画形态在《侯马盟书》、战国简上都可清晰看到。须注意的是,左方向的用笔,因常常要回到向右运动的笔画上来,而这种用笔的左右转换正是通过圆势运动来完成的。于是上宽下细的笔画尾部,出现了向上的弯钩或肥粗的停顿。这样的笔画形态,即成熟隶书中掠笔的初形。


     古隶一方面对篆隶进行着隶变,一方面却保持着许多篆书用笔的特点,不仅如此古隶还发展了篆书原本具有的圆势用笔运动。从战国简到秦简,我们注意到凡“口”字或类似“口”型的“巾”、“阜”、“月”等字的右下角都塌去右下方一双角,解剖其中一二便可知晓,这正是圆弧笔势运动的结果。

     过去人们看到隶书比篆书方折,就认为这是隶书“鉴于简约”的唯一途径。这是古文字学界在研究中往往忽视笔法的原因,而只要比较一下就会知道这是个表面的现象,我们只需做一个简单的实验,就可以知道毛笔的圆势运动显然要比方折速度快,因此我们认为,古隶在走向方折用笔之前,圆势运动在隶变过程中起着内在的决定性因素的作用。

     圆势运动原本就存在于篆体之中,又便于毛笔快写篆书,使篆书变为草篆,草篆而生隶。同样道理,隶书快些形成早期的草书。

必须指出波挑横画和掠笔都向左右两个方向开张,掠笔甚至可视为反向的挑笔,因这两个重要的笔画而产生强烈的横势,从而形成了隶书的外在审美定式。


   科斗、倒薤笔法加圆势运动与后世其他书体笔法。后世草、楷、行等的书体笔法的形成是复杂的过程,尤其是今天考古发掘见到战国以上的手书墨迹自汉以来便不为人所知,因而从战国手书取法,进而传承,在历史上几乎成为空白,草、楷、行各体书法的发展,显然是自然进化加当时书法家美化加工使然。后世草书的基因,以《包山楚简》为例,可清晰看到在倒薤笔法加圆势运动中,使用了后世称之为“使转”、“翻折”、“映带”等笔法。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笔法的出现不是孤立和偶然的。楷书中勾、横等笔法的初形。战国简、秦简中的横画,若下笔时未藏锋起笔,收笔又顿收而不发出,即成为后世横画的楷法。



     认定成熟的隶书,通常的作法,古文字学和书法学界都是以形构和笔法作双重认定,但草书和楷书都是以笔法作单一认定的。用双重认定法,是否合理?目前的考古发现,战国简书秦简仅见《青川木牍》和《云梦秦简》、《天水放马滩秦简》中的一部分,而楚简最丰,东方另五国简书基本未见,因此比较手写体古文和籀文极不对称。


     古文字研究通过字形、结构来判断一件考古墨迹的时代归属,如同可以通过观察形貌判断人的年龄。而通过书写笔法的研究,也同样可判断墨迹文字的时代特征,这种方法则如同通过观察骨骼和臓器了解人的年龄。二者殊途同归,不当偏废。

    战国时代的汉字笔法尚未进入自觉,所以有必要从原始笔法的角度分析其本来的状态。对于战国墨迹的笔法梳理,可能颠覆古人以往对先秦篆书用笔的认知。其中尤其质疑的是“笔笔中锋说”,中锋用笔充其量只是今日所见战国简墨迹上笔法的一种而已。


4

精彩瞬间

刘正成先生向黄惇教授提问答疑

讲座过程中认真听讲的观众

答疑环节,听众提问

讲座结束后与高研班同学合影留念

讲座结束后与艺术学院2014、2015级同学合影留念

讲座结束后与艺术学院2016、2017级同学合影留念

未完待续

更多精彩请看下期


撰文:李绍文、张洁、魏靖峰

摄像:缵堂、魏靖峰

编辑:魏靖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隶书的起源、演变及历朝隶书十二名家之生平简介
学隶书之前一定要先学篆书,这篇文章给你解惑!
张继隶书讲座09讲-隶书笔法06折笔多变
書法学习坚决不能绕过去的古代大师!
简牍,两千年前的天真烂漫
笔法琐谈(二)误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