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命模式至少有三种, 还有比地球模式更好的

NASA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了宇宙中三种生命模式,除了地球另外两种是什么样的呢?

NASA关于“超越太阳系”的研究终于有了重大突破,科学界又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在距离地球39光年外的特拉普派-1红矮星周围的宜居带中有7颗很特别的行星,这7颗行星的环境与地球相似,都具备诞生生命的条件。这些类地行星围绕着红矮星公转,公转周期1.5天到20天不等。它们与红矮星的距离最远不到900万公里,最近达到165万公里(约为地球与月球距离的四倍),红矮星为它们提供光和热。

那么这7颗行星中到底有没有可能存在生命呢?根据研究称,至少有3颗行星上存在流态水,甚至存在海洋。但是红矮星对于7颗类地行星似乎并不是很友好,潮汐锁定和频繁的太阳耀斑(也可以称为太阳风暴)会将生命扼杀在摇篮中。NASA得出了一个结论,红矮星周围的行星上都很难存在生命,因为它们离红矮星太近了。

但有专家提出,NASA的结论忽略了一个问题,行星至少要10亿年的时间才会被主星潮汐锁定。在这10亿年当中,行星内部核心加热从而形成磁场来抵御太阳耀斑。再看地球,进化出了人类无需一亿年。10亿年的和平时期,足以让一个星球上诞生生命并且繁衍、进化,我们都知道,生命一旦诞生,就很难再完全灭亡了。

即使最后行星被潮汐锁定,行星上的水会吸收太阳风暴所带来的热量,水蒸发形成云层,云层能有效控制行星上的温度,抵挡太阳风暴。一般在潮汐锁定的行星上会出现一种“两极”现象,行星的一面是被不断加热的永远处于白天的状态,而另一面则是平均温度低至零下几百摄氏度的极夜状态。别看这两种环境都很苛刻,两者之间的交界处是一个温度变化量较小的温暖地带,非常适宜生命的发展。

所以宇宙中的三种已知生命模式,一种是像地球这样靠自转轮流吸收阳光,供养生命;一种是像上面所说的被红矮星锁定的行星一样在白天和黑夜之间的永恒地带;还有一种就是木卫二、土卫二靠衰变产生的能量,在冰壳下维持温暖的海洋。相比之下,也许红矮星才是最适合生命发展的模式。

也许在红矮星周围的行星中已经出现了比人类更高级的生命,你认为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宇宙中至少存在三种生命模式,地球模式可能并不是最好的
潮汐锁定的行星如何能避免“大冰冻”命运?
张朝阳解释“七星连珠”罕见天象:不会引发灾害
NASA探测到一颗或有生命存在的星球,一年只37天,却是永昼永夜
NASA找到两颗可能有生命的新星球
地球找到了“堂兄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