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堂教学需不需要“模式”

课堂教学,需要模式吗?有些校长很骄傲于,自己帮助学校教师摸索出一条富于规律的课堂369,或者121模式。具体到121模式是什么?答曰:10分钟讲授、20分钟练习、10分钟反馈。需不需要考虑学科不同、课型不同吗?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以具体分析,形成不同学科的121模式。这些对于薄弱学校来说,恰恰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孰优孰劣?
    无论是“导学案”、“学业纸”还是“学习任务单”,都是一种尝试,不必分孰优孰劣。因为因地区不同、城乡差异、师资有别、校情不同、文化差异和生源优劣,每一位校长都在寻找合适本校的课改之路,校长必须明白,以最易于操作的方法来作为突破口。校长先要有一些理论修养,思考清楚需要我做的、我想做的以及我能做的,最终想明白,说明白,教师才可能做明白做彻底。

    二、好与不好?
    每一种尝试背后,都有相关理论支撑,何为好,何为不好?没有效果肯定不好,在不增加学习成本的情况下----不增加学生学习时间、不增加学生课外作业量、不增加教师工作负担——比过去有效果就是好,有育人育才的双价值,则更好。关键是抓分数没有错,但分数是如何抓出来的,值得思考。

    三、要不要模式?
    模式好不好?成熟的学校,教师不大接受模式,但对于发展中的学校,模式好。可以让每一位教师明白路径,规范要求,互相搀扶,形成合力。有格,才有规矩,入格之需是为破格。从目前来看,那些课改学校成效大的,皆因与此。

     总之,破格是必须的,最终形成一课一品,一师一格。从素质教育出发,来追求学业水平的发展,学业是评价中的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学上应多些尝试
借助慕课,改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教研活动主持词
一个优秀的校长每天应该做什么?
杜郎口,你的后劲在哪里
教改前后的杜郎口中学_科技创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