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度解析:SpO2旁边的PI到底有什么用?


在麻醉医生的日常工作中,干的最多的一件事,绝对是看监护仪。只要不特别老式的监护仪,氧饱和度的界面区域一般都会有一个『PI』。

在忙碌一番后,盯着这个不太熟悉的数字,往往会疑惑:这到底是干什么用的?翻阅几大教科书也未见讲述。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下关于PI的相关知识吧!


一、什么是PI?

PI,芳名为“灌注指数”,全称为perfusion index,是经皮脉氧饱和度监测仪测得的,定义为局部组织的搏动性成分AC(主要为搏动性的小动脉)与非搏动性成分DC(静脉、毛细血管和非脉动动脉血及组织)在940nm处的『光吸收比值』,即AC940/DC940。

虽然同样是通过光学原理从SpO2模块获得数据,但PI的主要意义并不在于氧和功能的监测,反而是一个反映血流动力学的指标,跟『循环』的关系更为密切。

之所以这么讲,原理在于,测量部位局部组织的光吸收在心室收缩期达到最大,产生的收缩压使外周动脉血管进行扩张、充血,此刻,在光源下动脉血容量是增加的。也正是这个变化,才得以测量搏动性成分的光吸收。


二、PI的临床参考意义

其实,PI反映了『中枢』和『外周血流动力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简单看作是每搏量与外周血管阻力之间的一个平衡。但在更多的应用场景中,尤其是临床麻醉管理中,PI是作为一个反映血管张力(即血管舒缩状态)的指标而出现的①。

这种应用的基本思路为:动脉血管如果是舒张状态,管径就大,畅通无阻,流量大灌注就好,因此,PI值大说明测量部位的动脉血管处于扩张状态,阻力较低。反之,外周血管收缩,PI值较低

由于影响因素众多而复杂,PI的取值范围很大,报道的值在0.02%-20%之间波动。现在市面上的监护仪,其PI范围(%)参考如下:
    <>
<>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pi(血流灌注指数)
血气结果不对劲!动脉血和静脉血你到底抽明白没有?
卵泡发育与子宫、卵巢血流的意义
胎儿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多图】宫内缺氧的超声诊断
胎儿血流频谱与宫内缺氧的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