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注意!服用这些药可能增加老年人跌倒几率

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

跌倒对老年人来说,可产生一系列不容忽视的伤害。造成老年人跌倒的因素较多,其中药物是引发跌倒的重要因素,药物的种类、剂量、多种药物联用均可使跌倒风险增加,而通过药物重整可以有效减少这种风险。

哪些药物可能引起跌倒

可能引起跌倒的药物包括: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心血管类药物、降糖药等。另外,多重用药(是指使用5种或以上的药物)也是引起跌倒的重要原因。药物可致老年人意识、精神、视觉、步态、平衡等方面出现异常而导致跌倒。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主要包括:抗精神病药物如喹硫平、氯氮平等;抗抑郁药物如米氮平、帕罗西汀等;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镇静催眠药如艾司唑仑、劳拉西泮等;抗帕金森病药物如左旋多巴、普拉克索等;阿片类镇痛药如芬太尼、吗啡等。

心血管类药物主要包括:利尿剂如呋塞米、托拉塞米;降压药如哌唑嗪、特拉唑嗪等。这2类药物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致跌倒。以地高辛为代表的强心药,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复视等症状致跌倒。

降糖药主要包括:胰岛素及其类似物、口服的各类降糖药物。口服药如格列齐特、瑞格列奈、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均可能出现低血糖致跌倒风险。

预防跌倒应定期调整药物

如果准备应用或正在应用以上药物,如何预防跌倒呢?跌倒高风险老年人或者既往曾经出现跌倒的老年人,在应用以上药物前,应咨询临床药师、老年科及专科医师,调整相关药物。同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不同,可根据镇静作用强弱、肌肉松弛作用的强弱,选择风险小的药物。

对于精神类药物如抗抑郁药、镇静催眠药等应优先考虑行为治疗、心理治疗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减少精神类药物的使用,确需使用时应维持最小剂量。

服用降压药物时,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的时间常为开始服用时或者调整剂量时,为避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应缓慢下床或站立前静坐几分钟,便于血液回流。

同时,老年人尽量避免长时间站立,尤其是在炎热天气下的长时间站立。可通过双足背屈、蹲坐或弯腰等方式增加站立位的静脉回流,加快心率,从而升高血压。对于静脉回流差的人群可考虑加穿弹力袜等方式增加直立时静脉回流血量,减少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应日常随身携带碳水化合物类食品,一旦出现低血糖可立即食用。而对于服用阿卡波糖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患者,则需使用葡萄糖或蜂蜜来调节低血糖,食用蔗糖或淀粉类食物效果较差。

老年人多重用药的情况非常普遍,发生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可导致跌倒风险增加。建议每隔半年重新评估所有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咨询临床药师进行药物重整。尽量减少用药的种类和数量,必要时调整剂量,采取综合性保护措施预防跌倒。

责任编辑:王鹏静

本文来自【烟台日报-大小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服用三类药易让人跌倒
易致跌倒药物(弱相关药物补充)
这些老年人常用药可能会增加跌倒风险
什么药物易致老人跌倒?
药品不良反应竟致老年人跌倒 专家已证实
“药驾”被我们遗忘的角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