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随礼的基本规则

随礼,也叫行礼、行门户,出份子钱,是中华民族积淀已久的礼仪形式,上至达官贵人,下至普通百姓都避不开这一活动。它是维系血缘亲情、社会关系的主要纽带,形成了大部分人认同而遵循的规则。在拙文中想说以下几个问题。

1.总原则——礼尚往来。简单地说,就是该请的必请——请客过事的主人要周密地考量,无论通过那种方式不漏也不多将客人请到位;请到的必到——被请的客人如果与过事的主人有礼往必须到,至少礼金不可缺。否则,后续无法往来,那主客以后就断亲或失去联结。

2.两大关系链——血缘亲情链与社会关系链。亲情关系链主要有宗族亲、岳丈亲、兄弟姐妹亲、姑及姑表亲、舅及舅表亲、姨及姨表亲六个。社会关系链比较复杂,各家各户各个人的情况不同,有的有,有的没有,主要有乡邻、同学、同事、战友、师生或师徒以及其他朋友。无论是婚嫁喜事,丧事葬礼,还是生辰满月,开业庆典 ,升学庆功……请人或被请者都是以这些关系链寻求联结点的,不同的关系礼金数额是不同的。

3.行礼的规矩——

首先,必须明确一个人啥时开始行礼。社会关系链中,除了乡邻关系外,无论自身结婚成家没有 ,处在其他社会关系链的人,有请必到行礼。而血缘亲情关系链中则以结婚成家为界,结婚后必须行礼。随着大家庭的逐渐消失,结婚年龄的增大,年轻夫妇结婚后即独立门户,不管你兄弟姐妹是几个,必须开始行礼,否则一些礼往就难以开启。

其次,血缘亲情链的礼往是几代——

宗族亲代代传承。

娘舅亲、姑表亲四代以上,特别是如果父母早逝,姑姑,姑奶奶……后辈子孙必须以老娘舅身份参加葬礼,对应的舅爷、舅公、表亲……后辈子孙必须以外戚身份参加葬礼。

兄弟姐妹间自身三类礼必须行:比自己结婚迟的结婚是女孩子已婚要行礼,子女婚嫁、子女的孩子满月宴、女婿生父母葬礼等四类礼必须行。

姨表亲两代以上。即姨及子女必须礼往,子女的后辈根据情况决定。

最后,一个人啥时间停止行礼。这个问题比较复杂。

社会关系链上——

乡邻——自己的老人都安葬结束,孩子娶媳嫁女完毕,有儿女续着行礼,停止。

同事——退休离职后,单位没有一起共事的停礼,一起共事的同事儿女婚嫁、父母葬礼等,如果你在职时给你行过礼,必须回礼。否则可以随意。

同学、战友、师生及其他朋友根据交往情况确定,没有年龄的限定标准。

血缘亲情链上——

兄弟姐妹之间——子女男娶女嫁及子女的孩子满月以及女客公婆葬礼必须行礼,自己的生身父母不用说。子女的子女即孙子外孙男婚女嫁等,不上礼账,可随意给钱給物。

宗族亲——无论是长辈、平辈、晚辈,如果自身的孩子都结婚而且独立门户,可以后续行礼,而且六十岁以上,就不再行礼。

娘舅亲、姑表亲——基本与宗族亲相同,但前提是必须有续礼的后辈,不能缺席。

此外,生日宴,升学宴,寿宴,庆功宴,周岁宴,暖房宴,谢师宴,开业宴,十岁或十二岁成人宴……这些宴席没有男婚女嫁、丧葬礼、满月宴三大宴席具有普遍性,其规则也不同,这里不再赘述。

行礼,是维系亲情与人情的重要纽带,随着大家族的逐渐消失,频繁地住地迁徙,办理喜事丧事形式多样,简约随意,但基本规则还是要遵循的,拙文就此做了归结,仅供参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赠书 | 在古代找不到对象?可能会跟表哥表妹结婚!
郑林(著名书法家文忠轩主郑玄鲲)解析《论语》——孔子的“父子”观,是孔子“伦理”观的基本思想内容之一
儒学源流:父子有亲,百善孝为先
人去世后为什么要穿寿衣
农村随礼新方式,父母去世子女各设礼摊敛财,究竟是习俗还恶俗
70后断亲,80后无亲,90后无后,血缘亲情会走到尽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