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血压药物:医生应驾驭的武器

今天突然接到一个正在调整血压阶段的高血压患者电话,告诉我今天他的血压突然 100/50 mmHg 了,自觉头晕恶心、出汗。

患者平素服用氨氯地平降血压,但是血压最近一直持续很高,收缩压一般都在 180~190 mmHg。根据患者的特点,我给患者加了吲达帕胺。

患者昨日到医院就诊,找了另一个医生,医生看他的收缩压数值在 140~155 mmHg,「果断」让患者又加服一种降压药物,患者由于血压降得过快出现了组织灌注不足,交感神经兴奋,这便有了头晕恶心、出汗的结果

通过这个实例,使我有了一些思考,很多临床医生虽然知道治疗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但并不能熟知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基于此,我总结了一些常用降压药物药代动力学特点,以便于大家共同学习。

钙离子阻滞剂

氨氯地平

口服氨氯地平治疗剂量后,6~12 h血药浓度达至高峰,绝对生物利用度约为 64%~90%,终末消除半衰期约为 35~50 h。连续每日给药 7~8 天后,氨氯地平的血药浓度达稳态。老年患者以及肝功能衰退患者,氨氯地平的药物清除率减慢。

硝苯地平

由于首过效应,即释型硝苯地平胶囊口服给药后的生物利用度为 45%-56%。缓释片Tmax在 1.6~4 h之间,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平缓长久,每服用一次能维持最低有效血药浓度(10 ng/mL)以上时间达 12 h,24 h后 90% 的药物消除。

稳态时硝苯地平控释片的生物利用度相当于硝苯地平胶囊的 68%~86%。硝苯地平控释片给药后血浆药物浓度按控制速率升高,首次给药后 6~12 小时达到高值稳定水平。多剂量给药后相对恒定的血药浓度得到维持,给药期间 24 h内血药浓度的峰谷波动很小(0.9~1.2ng/mL)。

非洛地平缓释片

口服吸收完全并经历过首过代谢,生物利用度约为 20%。血药浓度达峰时间出现在服药后 2.5~5 h。本品在年轻、健康受试者体内的全身血浆清除率约为 1.2 L/h(正常人的血量约占体重的 7%~8%;60 kg 的人血量为 4.2~4.8 L)。本品的血药浓度随年龄增加,老年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 74 岁)的平均清除率仅为年轻人(平均年龄 26 岁)的 45%。

ACEI 类

依那普利

吸收后在肝内水解所生成的二羧酸依那普利拉,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作用比本品强,但口服依那普利拉吸收极差。口服本品后约 1 h血药浓度达高峰,而依那普利拉高峰血药浓度是在 3~4 h。多数给本品后依那普利拉的有效半衰期为 11 h。口服本品后,降压作用于 1h开始,4~6  h达高峰,降压作用可维持 24 h以上。

培哚普利

培哚普利被迅速吸收并在 1h内达到峰浓度。培哚普利的血浆半衰期为 1 h。培哚普利是一种前体药物。27% 口服的培哚普利以活性代谢物培哚普利拉的形式进入血流中。培哚普利拉在血浆中 3~4 h达到峰浓度。培哚普利拉通过尿液清除,其游离部分的消除半衰期大约是 17 h,4 天内可以达到稳态。

贝那普利

该药在体内可以迅速转化成有活性的药物贝那普利拉,在空腹服用盐酸贝那普利以后的 30 min和 90 min,贝那普利和贝那普利拉的血浆浓度分别达到其峰值。贝那普利拉有效累积半衰期为 10~11 h,2~3 天后达稳态。贝那普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是从血浆中迅速消除(4 h内完全消除),贝那普利拉分两个阶段消除。初始半衰期为 3 h,终末半衰期约为 22 h。终末消除期(从第 24 h起)提示贝那普利拉和 ACE 的牢固结合。

ARB 类

缬沙坦

单剂口服 2 h内产生降压效果,4~6 h达作用高峰,降压效果维持至服药后 24 h以上。重复给药时,治疗 2~4 周后达最大降压疗效,并在长期治疗期间保持疗效。缬沙坦绝大部分(94%~97%)与血清蛋白(主要是白蛋白)结合。稳态分布容积较低(约为 17 L),与肝血流量(30 L/h)相比,血浆清除速度相对较慢(大约 2 L/h)。

厄贝沙坦

口服后大约 1.5~2 h可达血浆峰浓度。机体总清除率和肾清除分别为 157~176 mL/min和 3.0~3.5 mL/min,厄贝沙坦的终末清除半衰期为 11~15 h。

替米沙坦

替米沙坦在首次用药后 3 h内降压效应逐渐增强,一般在开始治疗 4~8 周后达最大降压作用且在长期治疗过程中稳定维持。替米沙坦的血浆浓度呈双指数下降,终末清除半衰期超过 20 h。

奥美沙坦

口服给药 1~2 h之后即达血药峰值浓度。在 3~5 天之内可以达到稳态血药浓度,血中半衰期可长达 13 h。

β 受体阻滞剂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由琥珀酸美托洛尔微囊化的颗粒组成,每个颗粒是一个独立的贮库单位。每个颗粒用聚合物薄膜包裹,以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药片接触液体后快速崩解,颗粒分散于胃肠道巨大的表面上,药物的释放不受周围液体 pH 值的影响,以几乎恒定的速度释放约 20 h。该剂型的血药浓度平稳,作用超过 24 h。

富马酸比索洛尔片

90% 的生物利用度。每天 1 次给药后血浆半衰期为 10~12 h,在血浆中可维持 24 h。分布容积为 3.5 L/kg,总清除率约为 15 L/h。

利尿剂

氢氯噻嗪

达峰时间为 4 h,3~6 h后产生降压作用,作用持续时间为 6~12 h,主要以原形由尿排泄,本品半衰期 T1/2 为 15 h。

吲达帕胺

服药后 12 h,血药浓度达峰值。血浆消除的半衰期为 14~24 h(平均 18 h)。用药 7 天之后血药浓度达稳态。主要以非活性代谢物的形式经尿液(达给药剂量的 70%)和粪便(22%)排泄。

编辑:张跃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血压用药,只知道适应证、禁忌证就够了吗?
请注意降压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
高血压用药,只知道适应证、禁忌证就够了吗?
药理学|药物半衰期及合理用药
药物的体内过程及药物代谢动力学
「房颤百问」18. 达比加群,在体内是如何吸收、分布、代谢及消除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