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博文转载]教学管理讲座七之十一(开创教研室工作的新局面)

教学管理讲座七之十一(开创教研室工作的新局面)

[日期:2011-11-02]来源:  作者:四川省荣县教育教学研究室主任 钟炜[字体: ]

编者按:本人对“教学管理讲座”分为七个系列:一教研组工作、二备课组工作、三教导处工作、四教科室工作、五学校管理工作、六片区联教工作、七教研部门工作,对“教学管理讲座二(备课组工作)”分为若干个专题。本文是“教学管理讲座七(教研部门工作)之十一:(开创教研室工作的新局面)”。

对“教学管理讲座七之十一(开创教研室工作的新局面)”分为三个版块: 一是教研机构要提高服务基层能力;二是不断创新工作思路,逐步创建教研品牌;三是在教研工作中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教研机构要提高服务基层能力

部分省市教研部门负责人谈教研工作新策略新思路

中国教育报  作者:李建平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面对我国千百万中小学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提升专业素质的历史重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研工作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提高教研机构教学研究的能力和服务基层的能力,建立新时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教研工作新机制,成为当前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这是日前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教研室主任工作会议”上与会者一再强调的。

1.1、加强教研机构能力建设 .

⑴针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研工作重点,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基础教育课程中心负责人表示,在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要充分认识教学研究工作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立和完善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中的任务和作用,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教学研究机构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建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教学研究工作机制,是当前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⑵各级教研机构应当进一步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提高教研机构教学研究的能力和服务基层的能力,积极开展以改变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旨的教学研究与指导工作,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的各项要求。同时,要建立和完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增强教研工作的活力,形成教研工作的新机制,开创教研工作的新局面。

1.2建立教研工作新机制 .

⑴山东潍坊教育局局长李希贵提出,提高地方和学校的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推进评价与考试的改革、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促进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通过网络平台为基层学校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等,都必须通过教研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来实现。因此,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研工作的改革与创新,使教研机构真正成为当地的教学研究中心、课程发展中心和教学资源中心。

⑵部分省教研室主任还呼吁,加强对教研工作的研究和指导十分必要,应定期组织教学研究工作会议,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发现典型,表彰先进;针对不同阶段教学研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确定研究课题,组织开展研究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教学研究工作的指导,重视教研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队伍在落实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中的重要作用,要对教学研究机构在编制、经费、政策、工作条件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

 1.3、明确教研工作新策略.

⑴教研工作是落实新课程目标的核心环节,如何抓好这一核心环节,海南省教科所所长蒋敦杰认为,当前,一方面需要加强对教研员队伍的培训和提高工作,另一方面最为紧迫的是转变教研室的职能,促进教研员角色和工作方式的转变。各级教研机构要将教学研究工作重心下移到学校,教研人员要深入课堂,与教师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共同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要灵活运用区域教研、联片教研、结对教研、网络教研等多种形式,搭建交流平台,加强指导和服务,发现和培养典型,总结推广优秀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建立教学资源共享机制;要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和课例研究,充分发挥典型案例对指导教师教学的作用,增强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重点支持和帮助农村学校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研究工作。

⑵黑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牧童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推进和深化课程改革,必须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加强地方和学校课程实施与建设的能力。当前,要充分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的不均衡状况,为促进广大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健康地发展,为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地区和学校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教学研究工作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1.4、教研员要服务于基层.

⑴为了能真正有效地进行服务,教研员首先应该全面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准,应对教研工作的历史性的改变;教研员首先应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不愧对老师的“老师”的光荣称号;教研员应该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养魅力给教师注入持续拓展课程改革的源源动力。

⑵为了能真正有效地进行服务,教研员还应该培养自己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教研员必须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除了专业知识外,还应涉猎科学、艺术等领域。

⑶为了能真正有效地进行服务,教研员还应该培养自己终身学习的素质,为基层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同时要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教研员应该在实施新课程中更好的把握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站在哲学的高度看待新课程,增强预见力,成为教师终身学习的楷模。 

⑷为了能真正有效地进行服务,教研员还应该培养自己执著的研究素质。教研员应该研究改革的方向;具备科学严密的课题设计能力;严谨务实的实施能力;捕捉信息,总结反馈的能力;学会欣赏和借鉴别人经验来发展自己,在工作中有所创新,有所建树,成为实施新课程的促进者。

⑸为了能真正有效地进行服务,教研员还应该培养自己较强的组织与交往能力。要能独当一面,出面组织各类课题研究;举行不同层次、不同时空的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以点带面加以推广,进而推进面上的教研活动,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伙伴甚至知己,尽职尽力帮助年轻教师尽快走向成熟、年长教师独具风格、骨干教师成为专家。

2、不断创新工作思路,逐步创建教研品牌

来凤县教研室  郑远祥

来凤教研和整个来凤教育一样,曾经辉煌过,在全州乃至鄂、湘、川(渝)、黔边区都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但是,随着来凤教育的整体下滑,前几年来凤教研也曾滑向了低谷,给来凤教研人心灵上蒙上了阴影。怎样使来凤的教研工作走出低谷,走上健康和谐发展的轨道?来凤教研人在思考着,探索着。经过反复探索和实践,来凤教研人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发展道路:以“三个代表”的重要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统领教研工作,认真践行“重心下移,阵地前移”的教研理念,切实履行“研究、指导、服务”和管理、培训、参谋的职能,以“创学校满意的教研室、做教师满意的教研员”为共同愿景,积极开拓,不断创新,努力创建教研品牌,促进来凤教育事业稳步、和谐地发展。

2.1、抓住根本,着力提高教研员的整体素质.

在社会生产力的诸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也是最根本的因素,所以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本化、人性化、人情化管理,着力提高教研员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促进教研员的专业发展。

⑴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这些制度的突出特点是着重围绕教研员的思想、学习和工作,着力点是提高教研员的整体素质,如《来凤县教研室职工学习、工作、生活纪律》,全方位地规范全室职工的各项行为;《来凤县教研室教研员形象规范》进一步强化了教研员的职业修养;修订的《来凤县教研室工作岗位职责》明确了教研员16项本职工作。这些规章制度对提高教研员的素质,促进教研员的专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⑵建立旨在促进教研员整体发展的系列制度.这些制度主要包括:

①学习汇报制度,要求教研员每学期突出一个学习重点并拟出学习计划撰写学习心得,在职工会议上交流学习心得.

②总结反思制度,要求教研员在从事重要的工作(如调研考试命题制卷、大型视导、教研活动、专题调研)时及时总结,并反思工作的成败得失,提出改进措施.

③考核评估制度,以年度为单位统计教研员的工作业绩,并以此作为教研员年度考核评估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进入教研员的个人业务档案.

④奖勤奖优制度,以《来凤县教研室职工奖惩办法》、《来凤县教研室成果奖励办法》和《来凤县教研室出勤奖、工作奖、加班费、命题费发放办法》为蓝本,对工作成效较好、工作业绩较大和教研成果较突出的予以奖励.

⑤联系乡(镇)、校(园)制度,每个教研员都要联系一所初中,一个乡(镇)的小学或一所县直小学或民办学校,不仅要指导工作,更要在实践中学习。这些制度的实施促进了全室工作的健康发展,基本形成了争先创优、务实求真、真情服务、勤于学习的教研文化。

⑶采取系列措施,着力提高教研员的思想素质和专业能力。

①推出 “德”、“实”、“信”、“苦”、“绩”五字建室方针,即加强一个“德”字,坚持教研员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建设;突出一个“专”字,加强教研员的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的发展;树立一个“信”字,讲究教研信誉,通过专业水平、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树立教研权威;落实一个“实”字,做实本职工作,讲求工作实效;追求一个“苦”字,勤俭教研,“苦”中求乐;体现一个“绩”字,讲业绩,出成果。

②推出“十”个“一”教研工程:每学期研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进行一次互动式教学研究讲座、与教师共研一个课题、参与并指导一次校本研究、联系一个乡镇(校)、组织一次大型研讨活动、进行一次调研、解决课改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写一篇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命制一套高质量的学科考试试卷。

③通过不断努力,教研员的整体素质得到较大提高,教研员的整体形象得到根本好转,“做教师满意的教研员”的观念已植根于每一个教研员的脑海中。

2.2、抓住机遇,切实履行教研室的基本职责.

课程改革对教研室的生存和发展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关键是怎么面对的问题。我们紧紧抓住了这个机遇,切实履行教研室的基本职能,在课程改革将各项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⑴狠抓教师的培训工作,保证课改的师资水平。在积极组织参加国家、省、州课改骨干教师培训的同时,从2004年开始,我们就充分利用暑假对全县课改教师进行轮训,仅2006年暑假培训的各学段各学科教师就高达800多人次,到2007年,初中所有学科教师的课改培训已经完成,小学除语文、数学、英语外,其他学科教师的培训工作也基本完成。通过培训,全县教师对课改的认识普遍提高,适应课改教学工作的能力得到普遍增强。

⑵逐步完善校本研究制度,发挥教学研究的效益。不仅制订并印发了《来凤县校本研究实施方案》,还成立了“来凤县校本研究理论与实践核心研究组”,加强对校本研究本身的研究力度,编印了《来凤县校本研究实施指南》;确立教研员校本研究基地,加强校本研究理论与实践的的引领与指导;2006年还评选的校本研究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通过努力,全县许多学校都形成了自己的校本研究特色,如县实验中学的德育管理、县实验小学的《校园来凤拳的开发与利用》,县民族小学的集体备课,百福司民族小学的民族教育,革勒乡中心小学和太平小学的艺术教育、绿水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

⑶积极探索教学评价改革,推进课改工作健康发展。认真研究课改的基本精神,积极探索适应课程改革的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建立了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的课堂教学、教学常规及其管理、教师教学评价、学生学业评价的教学评价体系;逐步推行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研制并试用了《学生成长册》。

⑷围绕课程改革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继续推进传统“四优”(优质课、优秀论文、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课件)评比的同时,还大量组织开展联乡、联校教研活动,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展示和观摩活动,送课下乡活动,课堂教学研究校校行活动,教育故事现场讲述活动,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育随笔评比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近几年来,许多青年教师在课改中逐步成长起来,成为全县的课改骨干,在去年全省的优质课竞赛中,小学语文、科学、初中数学均荣获省级优质课一等奖。

2.3、抓住中心,努力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质量.

质量管理,是基层教研室的中心工作。“理直气壮抓管理,大张旗鼓抓质量”。已经成为了我们一切教研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成为了一条主线贯穿在一切教研活动之中。在近几年中,我们围绕这一中心扎杂实实地开展了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⑴加强教学视导,强化过程管理。在教学视导中,我们将整体视导和专项视导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专项视导。每学期中学和小学均安排1-2次整体视导,全方位地视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写出专题视导报告反馈给被视导学校,同时提交给局领导,充分发挥整体视导成果的运用。每学年要安排四次专项视导,全县初中、中心小学、部分村级完小为视导对象,视导结果和年度考核挂钩。

⑵加强教学常规的检查和教学管理的考核力度,强化质量监督职能。以《教师教学常规》和《学校教学管理考核方案》为依据,每学期中途进行1-2次教师教学检查和学校教学管理考核,年终进行集中检查和考核,检查、考核结果和调研考试、学校年度教育目标结合,以此促进学校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⑶加强薄弱学校的管理与指导,提高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只有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了,才有全县教育质量的提高,才能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才能促进教育公平。近几年来,我们每年都锁定几所管理比较落后、质量比较低下的乡镇和学校,采取送课、视导和引领的方式,彻底改变薄弱学校的管理现状,提高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师素质,促进薄弱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几年来工作成效比较显著,凡被锁定重点扶持的薄弱学校教学质量得到不同程度地提高。

⑷建立质量监测制度,形成比较完备的质量监测体系。通过积极探索与实践,我县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质量监测体系:县级组织的考试除了中考外,还有小学六年级的毕业合格检测,初中小学的秋季调研考试,春季初三的模拟考试,这些考试都直接和学校的奖励挂钩,有力地调动学校和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

⑸认真组织备考工作,提高备考工作的科学性。召开全县性的备考工作会,交流备考经验,研究备考措施,出台评价与奖励方案;组织模拟考试,认真进行质量分析,及时查漏补缺;开展“备考工作校校行”活动,与教师面对面地研究备考工作。这样,克服了学校和广大教师备考的盲目性,提高了备考工作的科学性。

⑹恢复学科竞赛,营造培优辅优氛围。从2006年起,我县恢复了初中学生的数学、物理、化学学科竞赛,今年将扩大到英语和作文。这些竞赛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果,培优辅优工作得到学校和广大教师的进一步重视。

⑺加强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研究和指导力度,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优势。研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和常规教学的整合,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管理与使用纳入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和学校的教学管理之中,并作为教学视导、教学检查、学校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每年集中组织一次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学科课堂教学竞赛和观摩活动,提高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水平。

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近几年,以学校的德育管理和班主任工作为抓手,着力提高学校的德育工作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4、抓住创新,逐渐创建教研品牌.

在总结和反思传统教研的基础上,我们审时度势,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和《教育部关于加强教研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等文件精神为依据,汲取传统教研的精髓,准确定位新课改背景下全县的教研工作,在上级教科研部门的指导下,在县教育局的领导和支持下,全体教研员齐心协力,积极践行“重心下移,阵地前移”的教研工作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克难奋进,积极进取,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实现了教研工作的重大转变,逐步创建了自己的教研品牌,得到领导的高度肯定,受到学校和广大教师的广泛好评。

⑴实现教研工作的几个重大转变.

①是研究重点的转变,由侧重研究教材转变侧重研究课程上来,由侧重研究教法转变到既研究教法又研究学法上来,更侧重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的研究,由侧重研究考试转变到研究考试与综合素质的评价上来.

②是研究方式的转变,更加注重现场教学情境的研究,实现研究与指导的有机结合.

③是实现了教研室职能的根本转变,由管理、检查和指导的单一性能向研究、服务、指导、管理、培训、参谋等多重性能转变,使教研室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④是实现了教研员角色的根本转变,研究着、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的新型角色更加彰显了教研员的价值和作用。

⑵经过努力,我县在如下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①是质量监测已成体系,将调研考试作为教学监测的重要手段,与其他检测考试相辅相成,将教学常规管理作为质量监测的重要抓手.

②是教师培训已成规模,我县教师培训抓得扎实,将理论讲座和案例教学有机结合,培训的人数多,范围广,内容全,均是免费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③是德育研究初见特色,从大的方面看,着重抓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序列活动和学校的德育管理和班级管理,从小的方面,一些学校的德育课题起点高,成果多.

④是教研活动形式多样,既有综合性的教研活动,也学科教研活动,既有全县性的大规模的教研活动,也有局域性的小规模的教研活动,既有传统的教学比武等旧式教研活动,也有新型的沙龙式等新式教研活动.

⑤是学科竞赛已经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从2006年起,学校逐步在培优辅优上化力气、下工夫,使学生得到了不同层次的发展,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⑥是《来凤教研》渐趋成熟,从2004年秋季起到现在,经过三年的努力,《来凤较研》这本内部刊物在交流课改经验、展示教研成果、树立教育形象上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得到学校和老师的认可。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来凤教研已逐步走出了低谷,迈上了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来凤教研人一定会继续抓住机遇,不懈努力,以豪迈的气概、激越的情怀,同心同德共创来凤教研美好的明天。

3、在教研工作中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绵阳市教育局(绵教研[2006]4号)

    为了充分发挥教研部门在落实市教育局“三条思路、四项任务”中的重要作用,根据王和金局长关于“教师队伍建设要作为教研部门工作的份内之事来抓”的要求,经研究,提出我市教研工作中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

3.1、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各级教研部门对教师队伍建设的责任意识.

    ⑴教学研究、教育科研对于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我市教研机构和各学校均应高度重视教师的教研和教育科研工作,并结合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的需要,充分发挥教研和教育科研工作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⑵教研机构是教师、教研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我市教研机构要充分利用教研人员熟悉中小学教材教法、熟悉中小学教育教学状况、擅长教改实践研究、与广大教师联系紧密的优势,充分发挥教研机构的继续教育功能。

    ⑶当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热切呼唤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由此,我市教研工作的重心应进一步下移到基层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教研工作应努力面向教师、面向课堂,在组织教师广泛参与的教学研究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中小学课程建设与管理的能力,这既是教研部门自身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教研机构的基本职责。

    3.2、以课堂和教研为抓手,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研究、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及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是教研部门的主战场和主要工作形式。我市教研机构在这些活动中,应充分立足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重点致力于教师师德和教学业务素质的提高,从而推动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

    ⑴深入课堂听课,既是对教研员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教研员指导教师十分重要的方法与手段。教研员听课应以指导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为主旨,并努力提高指导的水平。要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根据学生认知、技能、情感发展规律和学科教学规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确定到教学流程的设计,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等诸方面,及时同任课教师交换意见,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重点,促进教师成长与提高。市、区市县教研员每年听(评)课不得少于100节。

    ⑵我市教研机构要组织力量,按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研制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以引导、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水平。要组织、督促学校领导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多深入课堂,应用“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指导、检查、评价教师的教学,以改变“校长评课水平不高”和“教师教研哑语”的状况,逐步形成和强化教研工作与教师队伍建设良性互动、互相促进的关系。

⑶我市教研机构要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教学反思、实践探索、区域交流等多种针对性、实效性强的教研形式,组织和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的实践活动,使之在具体的教研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经验、能力和增强素养,使不同状况的教师均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大的进步与发展。

⑷教研机构要广泛收集、汇总教育教学及教研信息,并及时向教师传递,使广大教师能很快的了解当前教育教学的动态、经验、成果,并应用于教学活动之中。与此同时,教研机构要充分发挥教学业务管理与教学研究专业引领的职能,为广大教师搭建研究、交流的平台,使广大教师的才华得以充分的展示,使教师对自身的发展潜力更加自信,以更好地激励广大教师通过学习、研究、探索,不断成长成才。

⑸各级教研机构要坚持正确导向、努力促进师风师德建设。

3.3、组织灵活多样、切实有效的课程标准、新教材培训活动,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服好务.

近年来,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教师的育人理念有了明显的进步,大批新的教学骨干在课改中茁壮成长。但是,就大面积的教师而言,仍然存在诸多的不适应,教育教学观念落后、知识面狭窄、教育教学方法单调、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因此,组织灵活多样、切实有效的课程标准、新教材培训,为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服好务,是我市教研部门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需着力抓好的重要工作。

    ⑴我市教研机构要认真分析市内学校课程改革的现状,根据课改推进和学校、教师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培训活动。培训活动要充分注意针对性、可操作性、实效性,在形式上则要进一步增强教师的参与性和培训者与教师的互动性,以切实解决教师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⑵增强培训的计划性,提高教师的参与度。教研部门对教师参加课改培训要有明确的要求,确保全体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师都能接受教研部门的学科性培训。要继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培训方式要减少“教研员讲教师听”的灌输式,要拓展培训资源,多开展诸如课堂教学观摩、示范课、研究课、教学方案设计比赛、说课比赛、讲课比赛、教学基本功比赛等培训活动,让广大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热情,参与到培训过程中来,使更多的教师得到“实践性”锻炼。

    ⑶加强对农村学校教师的培训与指导。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应是教研部门重点关注的对象,教研部门要尽可能多的派教研员到农村学校指导、研究教师的教学工作,努力送培训到农村学校,多组织“示范课下乡(镇)”活动,让广大农村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得到普遍的提升。

     3.4、组织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大力推动学校“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向纵深发展.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关键在教师自身的不懈努力。当前,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研究活动,共同探索和解决一些教学中的现实问题,促进教师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并不断改善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实现其专业发展,这既是教师自身发展与提高行之有效的现实选择,也是教研部门抓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我市教研部门要因势利导,推动各学校“校本教研”制度建设,通过教师“个个上公开课”、“人人有课题”等活动形式,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向纵深发展。

    ⑴推动“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就是把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其一是强调教学研究的主战场在学校,要求把教学研究活动渗入到学校教学活动之中;其二是强调广大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要求充分发挥教师个人及教师集体的作用,形成人人参与教研的良好局面;其三是强调教研内容以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自身面临的现实问题、特殊问题为主,通过教研来改善教学,形成教师、学校的教学特色;其四是强调日常教研活动是基本的教研活动类型,课题化的研究活动应与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的日常教研活动紧密结合、统筹安排,努力达到“教学即研究,研究即教学”的境界。

    ⑵教学活动中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是当代教师的新的职业生活方式。我市教研部门应根据教师的这一职业特征,建立引导、考核、评价教师的方案。逐步达到教师人人有研究专题(课题),期期有研究目标,过程有督促检查,结果有考核与评价的局面。

⑶教研员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参与者、指导者、组织者。我市教研部门的教研员要深入学校调查研究,努力发掘学校教学改革实践中显现出来的共通性问题,会同学科教师以专题研究等方式深化校本教研活动;教研员要多向学校教师介绍先进的、适用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方法,以提高教师校本研究的技术水平;教研员在指导教师进行校本研究时,要虚心向教师学习,善于发现教师的优点和长处,与教师建立平等对话的合作伙伴关系。教研机构对教研员指导学校校本教研的情况,要纳入教研员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之中。

3.5、加强教研机构与人事部门、师培管理机构的合作与协调,合理分工、整合资源,形成齐抓共管、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

⑴在市、区市县教育局的统一领导和规划下,教研机构应将教师队伍建设与培训纳入重要的工作职责,落实任务、切实抓好。     ⑵人事部门应将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教研工作业绩,纳入教师的年度考核目标,并作为评职、晋级、评优、表彰、提拔的重要依据,建立和完善教研工作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评价激励机制。

⑶师培管理机构应抓好教师培训的统筹管理与协调,积极做好相应的指导工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校本教研制度
学校用的各种教学管理制度集锦
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提升教研服务指导水平
创新教研机制 推动教学改革——2011年市县“教研工作亮点”综述
蒙城县教研室2009年工作计划
山阴县教研室2013年工作计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